4月26日,是世界級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百歲生日。
1983年,貝聿銘就獲得了建築界的最高獎,普利策克獎。老爺子在全世界各地留下的傳世建築作品無限。
從蘇州市蘇州博物館、北京香山飯店、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到香港的中銀大廈、法國巴黎盧浮宮,都是其傑作。
別看新加坡地方小,他留下的大手筆可不少。一起來看本地的哪些建築,是他家的娃 。
位于Chulia Street、1976年落成的OCBC中心(OCBC Central),是他在本地的第一件作品。
當年建造時的曆史照片
他設計的萊佛士廣場(Raffles City),矗立在City Hall地鐵站上方,1986年至今已有30余年。
濱海灣設計的總藍圖,也出自其手筆,細節則由意大利著名建築設計師操刀完成。
貝聿銘在本地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作品,應該就是1990年建成的The Gateway (新門廣場)了。
因爲大樓的棱角銳利,一向被坊間戲稱爲“刀片樓”。
看下圖,其實在建造新門廣場的時候,還沒有尼诰大道 (Nicoll Highway)
一種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新門廣場既是朝向新加坡東南海岸的,原本的設計概念,就是將新門廣場的東西兩座大樓,打造成一扇正開啓的“新加坡大門”,寓意“恭候貴賓光臨”。
設計既這麽講究,我們特別請教了URA的前城市規劃師,現GA(瑞盛置業)董事總經理David Liu。他說:還有另外一層深意~新門廣場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建設的時候,所處那塊地界還相當荒涼,周圍什麽像樣的建築都沒有,看起來多少有點煞氣。
所以~就把大樓特別設計成了刀片造型,擋煞!把煞氣都擋在外頭了,那裏頭不就安穩了嘛!
當真如此?!David繼續說:雖然新門廣場不靠地鐵站,交通不算方便,可人辦公室的出租情況,硬碰硬就是好,不由人不服氣。
看上面地圖左上角的Parkview Square(僑福廣場),當初在建的時候,可是費了一番工夫,角度算來算去,就是爲了防備被新門廣場的“刀鋒”刮到。
當然,從建築風水的角度來看,“刀片樓”的整體設計還是做些一些調整,以盡量減低“刀鋒”對內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
比方說,在兩座分別呈菱形的大樓之間,有座半圓形的噴水池。
用意在于:菱形既爲金,兩座並列的菱形建築物,就是強金了,破壞力太大。腫麽辦?就用水咯,削減強金帶來的破壞力!
而且水池還不止一個。除了這個面積較大的水池,還有幾個比較小的,和地面相接的池台,基本都是八卦形的。
據說,就連小型水池的數量,都是根據風水絕學“城門訣”設計的,是不是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