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街頭,不會感覺是在國外,只會覺得是在中國南方的某個城市罷了。可新加坡當地華人總是強調“我是新加坡人”,與此同時,他們會說自己是福建人或是廣東人或是客家人,還會在祖籍一欄中寫上中國的字眼。便有些摸不著北了。
看過一本書,似乎早期的新加坡華人的本土觀念不強烈,且一直想著母籍祖國的事情。可是對現在新一代的新加坡人來說,中國對他們是一個很虛的字眼。許多小孩子也是只會講新加坡英文,不會講華語。且似乎懼怕學華語,在他們看來,華文簡直是星外的文字。有意思的是,在新加坡,不可以說中文是中文或漢語,必須說是華文,否則沒有人能聽明白。
在新加坡人的意識中,中國是貧窮的代名詞。他們會常常向你解釋:新加坡是發達國家,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國人;我學的是華文,不是中文。
沒有人知道,中國起碼有幾百萬先富起來的人生活比他們過得還好,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新加坡的總人口三百萬人。不過新加坡的政府對人民的利益維護得相當好,絕對是向服務一樣,將新加坡人照顧得方方道道,絕對不會讓肥水流外國人田。
只要翻開報紙廣告,只要是用人公司,都會寫上只限新加坡人或是永久公民。這是政府規定,政府優先給自己的公民創造就業機會,雖然在新加坡的外國人很多,但必須有工作證才能工作。如果雇主雇傭的不是專業的外國人,而只是一般的外國勞工,每月還要向政府繳一定的勞工費。再如新加坡的國家圖書館,免費向新加坡人開放,但是對外國人,則要收取一定的年費。雖然數額不多,但是由此可見新加坡政府對自己的子女絕對是愛護的。
我從馬來西亞轉機飛往新加坡時,飛機剛起飛,空中小姐便會讓你填一張表格,當然,每個進入新加坡的外國人都要填入境表格,但是新加坡人是絕對受優待的。從新加坡機場入境時,新加坡人有自己的專門通道,很快就通過了,外國人則需要走另一條通道,還要在關口接受移民官的一番問話。似乎一入境新加坡政府便例行公事地給外國人下馬威。這是初到新加坡的感受,後來才知道,全世界海關都是有外國人通道的,有的外國人受歡迎,有的外國人被盤問重重,如美國。
新加坡原本像美國一樣,是移民國家,一向歡迎外國人移民。但是這些年來對外來人口的控制日趨嚴格。另一方面,對新加坡人利益保護也越來越增多。電視和報章上的抽獎活動差不多每天都有,各商家爲了招徕顧客,也有定期的贏巨獎活動,這樣幾乎每星期都可能炮制出一個百萬富翁來。不過這不可能是外國人,因爲參加抽獎的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
也許中國人是最寬容的,對外國人的優惠遠遠要超過國人。一個朋友曾經講她陪一位外國人參加廣交會,門衛放了那個老外進去,卻不肯放她進去,怎麽說都不可以。門衛的理由是:她是中國人。反觀新加坡政府,覺得溫和中藏著嚴厲:歡迎來觀光旅。消費,大大歡迎;工作也歡迎,不過別忘了向我繳額外的費用。
很奇怪新加坡人有驚人的辨別人的本領。通常我和一個新加坡人華人朋友一起在街上走,就會有人笑嘻嘻地打招呼:同志。我問新加坡朋友,人們怎樣看出來我是中國人。朋友說,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嗎!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對于許多海外的中國人來說,畢竟是寄人籬下,而且是窮寄富籬下。只是想起許多國內我們對外國人的寬容,便有些心中怪怪的。什麽時候新加坡人能不再強調自己是新加坡人而強調他的祖籍中國呢?
從國內來的LISA,只告訴別人她的洋名,而非華人名,似乎這樣她便不是來自中國。有時她會老道地指點說:在新加坡不可以穿短絲襪,否則會讓別人看出你是中國人。
看出中國人又怎樣呢?
文/胡曼荻
作者簡介:美籍華裔作家,自幼熟讀《紅樓夢》,文風受之影響而婉約精雅,且知性大方。其畢業自南開大學,曾供職天津日報社,于新加坡出版散文集《中國女孩》和紀實報告文學《目擊中國經濟》。其著有長篇小說《美漂》,這是一部關于如浮萍般的華裔在美國的移民留學夢事,由作家出版社于五月在中國出版發行。其現旅居美國費城,爲美亞公司董事長,其夫君爲美國律師丹紐·柯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