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個有著多元文化的國家,華族,馬來族,印度族等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卻也各自保留著自己獨有的文化傳統,各種種族節慶活動在新加坡都不會缺席。再過幾天就是印度新年排燈節Deepavali, 新加坡小印度區早早便開始洋溢著排燈節的節日氣氛。
首先科普下排燈節,Deepavali ( festival of lights) 排燈節又稱屠妖節、萬燈節、或印度燈節,是印度教、錫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所以它和我們小時候讀過的一千零一夜神話中的阿拉丁神燈並沒有神馬關系哦。
( 阿拉丁:表煩我!!)
新加坡小印度是(Little India)是新加坡的一個泰米爾人和印度裔的族裔社區,位于新加坡河東部(牛車水對面),甘榜格南以北。MRT NE7 Little Indian 小印度站下車,很容易找到。相比于環球影城,濱海灣花園那區的都市風光,小印度則展現了新加坡市井的一面。它保留了很多曆史建築以及新加坡古早年代的泰米爾人商鋪,印度教廟宇,保存完好的19世紀哥特式小教堂。在我看來,要看一個地方的文化,就要去那些活著的社區,活著的意思是:早晨有熱氣騰騰的早餐攤散發出的香味;有人們忙碌著爲了生活的奔忙;廣場街邊有當地人去休閑,討價還價買新鮮的蔬菜,有大媽們在路邊聊天;有,實實在在的生活,擁擠卻毫無粉飾。而小印度,無疑是這樣的地方。
作爲資深遊俠(sheng jing bing er tong), Deepavali只是去小印度看人潮絕對不是我的範兒。于是扯了6米紗麗布料,然後找Tekka market商場裏面的印度裁縫哥給量身做了一套紗麗,立馬cosplay成北印女孩兒。(什麽?眼睛不夠大,沒看我這使勁兒睜呢嗎!!)
除了包括每年盛大的亮燈儀式,今年的Deepavali慶祝活動還包括 Deepavali Heritage & Craft Exhibition 排燈節傳統木雕展覽,Deepavali Bazaar 排燈節集市,還有一年一度的Deepavali Countdown Concert 排燈節倒數晚會。更多信息可查詢http://littleindia.com.sg/, 附上今年Deepavali倒數晚會門票,拿走不謝。
Deepavali Festival Village 位于 Campbell Lane 和 Hastings Road 之間,有點像牛車水的中國新年集市,有各種印度飾品,小玩意,燈啊,鮮花和印度特色小吃。最喜歡就是小印度這裏的布料店,各種豔麗的色彩撞擊在一起洋溢著異國情調。通常棉質或雪紡布料也不貴,30塊新元左右就可以買一塊兒6米左右,裝飾著blingbling金絲或是亮片的布料哦,做紗麗或是家裝都不錯。裁縫店在Tekka market最多也最劃算,一般做一件紗麗手工費40-70新元不等,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拿到成品。
附上搜集來紗麗的正確穿著方式: 先穿上襯裙(PETTICOAT)和長度剛剛蓋住胸部的打底小襯衫(CHOLI),然後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層層疊疊的把那塊大布料巧妙的裹在身上,再把關鍵部位用別針固定,就完成了,如下圖。
從面料來講,印度南部的女性偏愛絲綢和棉布的,北部的多爲雪紡。印度南部是絲綢産區,相對便宜,而婚禮等大型活動所用的紗麗絲綢就很昂貴了。根據地區的不同,紗麗也有很多穿法,腹部褶皺的數量,後面那一段是搭著還是蓋在頭上或掖在腰間,都有不同。除了紗麗Saree,印度女性的傳統服飾還包括,salwar kameez ,GhaghraCholis (Lehengas),pattu langa,和Churidar 。
也許全世界只有在這裏你才能看到這樣一個神龛,它同時供奉兩位不同宗教的神,和一位宗教觀並不明確的精神上師。左起印度象頭神迦尼薩(Ganesha是濕婆神(Shiva)與雪山女神(Parvati)之子,在印度,人們進行任何活動前均先禮拜象頭神迦尼薩,因爲他是創生和破除障礙之神。你可以擁有愛,擁有榮譽,但不要太過執著。因爲分離是必然的。–智慧之神迦尼薩迦尼薩),中間觀音菩薩我想不用多做介紹了吧,和最右邊印度上師舍地·賽·巴巴 Shirdi Sai Baba (28.09.1835 – 15.10.1918),說起此位上師,他頗具魔性,因爲他的追隨者遍布世界各地,很多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信他,他崇尚內心靈性修煉以及自我實現,而他最著名的警句是 “”One God governs all”:只有一個神統治著世界。
晃蕩在小印度的Deepavali Festival Village ,街邊常見給畫印度手繪曼海蒂Mehndi (或 Henna)的女孩兒,Henna是一種天然染料,它來自Henna(指甲花) 又名散沫花,是千屈菜科,主要生長在埃及,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氣候幹燥炎熱的國家。溫度高于48℃的幹燥土壤,可以讓Henna長的更茂盛,由其葉子所制造出來的染料,則會有更佳的上色效果。用Henna 做彩繪與永久刺青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只是將顔料染在皮膚外面的角質層,並不會深入到皮膚破壞真皮層,一般10天左右可以自動褪去色彩。它的根也常常用來作爲植物染發劑的原料。Mehndi彩繪發展到如今已經成爲印度女性不論婚喪嫁娶還是重大節日的准備活動之一,據說印度新娘結婚前要畫上4個小時左右的Mehndi,來討婆婆歡心,並顯示娘家的財力。
別看小印度是印度族裔聚集地,這邊也有很多其他種族文化的曆史遺迹。建于1894年的Kampong Kapor Methodist Church 是新加坡第四座衛理公會教堂並且是新加坡第一座土生華人的教堂。 這座教堂位于小印度的 1 Kampong Kapor 路,屬于哥特式建築風格,它建有一只4米高左右的管風琴,是新加坡僅有6架管風琴中的一架。幸運的話,也許可以趕上一場神聖莊嚴的管風琴演奏。
新家坡古早年代,Kampong Kapor 衛理公會教堂只給新加坡的土生華人使用(Peranakan也叫做海峽華人:早年華族男子和南洋當地婦女所生的後代族群)。當初,教堂的共同發起人Sophia Blackmore成功說服許多當地人把他們的女兒送到教堂讀書,而在那之前女孩子接受教育是前所未聞的。她還創辦了新加坡美以美女子學校( Methodist Girls’ School )和花菲衛理學校(Fairfield Methodist School)。
在小印度遊走,循著那些曆史遺迹,和那些塵封已久但卻依然令人暖心的往事,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著時空。而那些夾雜著熱帶氣息,鮮活明媚著的本地生活畫面,又將我拉回此刻,像南洋的香料,豐富辛辣,刺激著我所有的感官神經。小印度的魅力,總是讓我迷失又欲罷不能。
在我看來,消除成見最快的方式,就是放下自我文化背景的視角,融入當地文化,去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悲與喜,苦與樂。而旅行,無疑是那最直接的方式。它不一定是從你呆膩歪的地方跑去別人呆膩歪的地方,拍個照,到此一遊。有時候,旅行只是你推開門,去到這個城市裏你從來沒有去過的角落,去發掘那些有意思的人和事。有一天,你會發現世界變得很寬,而你無需費力便可理解那些和你不同行事方式的人,在別人試圖和你爭論時,你完全能淡然地置之一笑,而不是爭辯回去或憋氣憋到內傷。換個角度看世界,也許,這,便是旅行的意義。
Happy Deepavali!
特別感謝攝影師Sharon Liu幫我記錄此時此刻的風景和心情,待我日後回味追憶。
附上大牛攝影師Sharon Liu的介紹:
Sharon Liu:畢業于黑龍江大學藝術學院攝影系,07年加入Getty Image控股東方風韻圖片庫(OTHK),爲上海人文圖片庫負責人,爲上海,西安等多家博物館策劃拍攝中國百年建築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記錄工作,並爲全國四十幾家4A風景區拍攝宣傳圖片。同時,Sharon也爲衆多影視明星(包括林志玲,孫紅雷,陳坤,蔡依林),企業家,文化名人等打造個人形象定制及商業廣告攝影。09年獲得OTHK圖片庫年度五十佳攝影師,2010年獲得蓋蒂圖片社亞洲最具潛質獎(人文類分類)。Sharon在新加坡創辦此時此刻人文影像公司(Present media & image Pte. ltd.),任職公司藝術總監,負責人文類圖片,商業人像,廣告攝影的拍攝制作,以及商業包裝策劃等。約片及商務合作可至微信PRESENTphotography, 或郵件[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