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塞節(Vesak)是南傳佛教傳統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涅槃的節日。每年衛塞節的日期根據曆法而定,是在五月的月圓之日。將這天(或數天)列作公衆假期的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斯裏蘭卡、緬甸、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國。
衛塞(Vesak)是斯裏蘭卡僧伽羅語,源于巴利文“Visakha”一詞。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該節日稱爲“Vesak”;在印度、孟加拉、尼泊爾,該節日稱爲“Visakah Puja”或“Buddha Purnima”;在泰國稱“Visakha Bucha”;在印度尼西亞稱“Waisak”;在斯裏蘭卡稱“Vesak”或“Wesak”;在老撾稱“Vixakha Bouxa”;緬甸稱“Ka-sone”。
衛賽節的傳說
公元前589年四月十五日月圓日,36歲的悉達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發現了無常、無我的真理,放下執著,達到究竟解脫,得到阿羅漢果,完成了人生的目的。
中夜時分,佛陀最後告誡衆比丘說:“比丘們!我告訴你們,不要自負,觀察一切法都是無常變化的。大家應該各自精勤觀察,以徹底證取(解脫)道果。”是佛陀在人世的最後教導。
然後佛陀次第進入四禅八定,返回第四禅時結束于了輪回的生活,證達永恒的大涅盤界。這時在庫西那拉附近地區發生地震及天空無雨響雷等現象。正是公元前544年二月十五日月圓時分。所以現在世界佛教聯盟定公曆的每年五月的那個月圓日爲紀念佛陀日(有些國家爲了方便也直接將其定爲四月十五日) 。
這一天,有能力的法友可以選擇靜修,或者也作一件幫助別人的好事。即使去放一條小魚兒或者給乞討者一元錢也是好的。總之保持一顆寂靜安詳的心境,是每個佛教徒這天對佛陀最好的紀念。
衛賽節的曆史
在1950年,國際佛教團體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在斯裏蘭卡的首屆會議中,通過了慶祝衛塞節的決定,並“請求各國政府領袖,爲其國內多數或少數的佛教徒的存在,作出行動將五月的月圓之日定作公衆假期,以紀念佛陀——祂在全世界上是被譽爲人類的最大利益者之一。”當然,衛塞節(或內容相類似的節日)的傳統實際上已經存在了多個世紀。
在1999年的第54屆聯合國大會上,由十六國代表共同簽署的信件中,請求了對“衛塞節的國際認同”。信中指出:“佛陀的教導,和祂的慈悲、和平、善良的信息感動了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世界上無數的人跟隨佛陀的教導,而且在衛塞節紀念佛陀的誕生、成道、離世。”同年,希臘、挪威、土耳其、美國等國亦加入倡議行列。1999年12月,在聯合國的通訊發表中,表示有關衛塞節的倡議草案在沒有投票的情況下被采用。鑒于衛塞節已獲得聯合國承認,因此國際的正式名稱是“聯合國衛塞節”。
2015衛賽節,馬來西亞是5月3日,新加坡卻是6月1日?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衛塞節都是公定假期,而新加坡把衛賽節定于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五,馬來西亞則把衛賽節定于每年陽曆5月的第一個月圓日。所以今年的衛賽節,馬來西亞于5月3日放假,新加坡卻于6月1日放假,相距一個月之久,造成很多人迷惑。馬來西亞佛教總會不得不特別就2015“衛賽節”節日的日期在其官網中上載了一則文告,並在文告中向佛教徒們給予解釋……
衛賽節的習俗
1.各寺廟會在這一日舉行宗教儀式,包括誦經、說法,以及各種表演與慶祝活動;也包括舉行盛大的遊行。在槟城,是由馬佛總每年主辦和發動全槟城佛教組織參與節日遊行。除了各自的慶祝活動,各佛教組織也派出成員,組成大規模的隊伍,參加佛總主辦的“衛塞節”遊行,引導聖像遊行。
2.善信們除了到各寺廟拜佛,一些寺廟,也在廟中舉行浴佛儀式,讓善信到寺廟爲釋迦的嬰孩銅像沐浴。銅像表現釋迦初生形象,右手指天,左手指地。
3.信徒在爲釋尊銅像沐浴後,又會以瓶子裝了沐浴過佛像的花水,取回家裏供一家人沐浴之用,他們相信由這可以保佑合家平安、福星高照、吉祥如意以及萬事一帆風順。
衛賽節這一天,身在新加坡,該去哪裏朝拜?請點擊:新加坡最大朝拜聖地:光明山普覺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