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土生華人博物館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它和集郵博物館是同一條街,所以當天我們從土生華人博物館出來後就順便前往集郵館瞧一瞧。
集郵館給我們的印象就是看郵票、世界各國、各種各樣圖案與年代的郵票,就只是去看郵票,會不會覺得很悶哦?!尤其是孩子。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對郵票感到興趣,尤其是在現在科技化的年代,不像我們以前小時候,那時沒有電話、電腦,寫信、交筆友是很普遍的興趣,自然而然收集郵票也是大家的共同交流的活動與話題,記得當時家裏都有好幾本集郵簿呢,不過後來不知何故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不去不知道、去了才知道,原來公民和永久公民入門免費,而且集郵館裏面的內容很豐富,去集郵館真的不止是去看郵票而已哦!
進門以後,首先,我們跟著牆壁上的小綿羊登上二樓,然後直接走到走廊最尾端,那間房裏面有一項專爲兒童和家庭觀衆舉辦的 “Counting Sheep, Dreaming Goats” 的羊年郵票展。
這個郵票展廳設計無論是擺設、色彩或燈光都讓人覺得很舒適。
兩個孩子一來到這裏就各自去尋找目標,很明顯這裏面能夠吸引到孩子並且激發孩子的興趣,不然她們也不會自動去探索了,而且在興趣的推動下,可以發現孩子在參觀的當兒是多麽的熱情和認真。
在這裏面展示了很多枚世界各地自1966年到今年所發行的羊年郵票,從所展示的羊郵票上可以認識一些稀有的羊品種,按一按按鈕可以聽到不同的羊叫聲,還可以伸手觸摸各種的羊毛,最好玩的是那裏設置了一個小鋼琴,鋼琴的前面有兩支與羊有關的兒歌樂譜,分別是 Baa Baa Black Sheep 和 Mary Had A Little Lamb,兩個沒有花錢學過鋼琴的女兒都能成功地彈奏像樣的羊曲子,讓爲娘的我感到洋洋得意,後來又發現角落有一些羊的頭飾頭箍,于是我們就開始變變變,一會兒是山羊、一會兒是小綿羊,我就是楊家將的羊媽媽, 哈哈!我們是快樂的羊兒家族。我們在裏面度過了一段羊騷味特別的重的親子時光。
看!原來參觀郵票展並沒有想象中那麽枯燥、納悶。
使用放大鏡看郵票對孩子們來說很有趣
舉起小手來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羊品種與不一樣的羊毛
小小羊兒在彈鋼琴
除此之外,二樓的展廳也介紹了新加坡的文化及風土人情。
一個不小心的轉身,我們就穿越到了80年代的牛車水街上。
摸一摸、動一動、看一看, 我們是好奇寶寶。
原來有一種茶叫平安茶。
窗口、竹竿、涼衣, 這是新加坡平民百姓的最好生活寫照。
舊的東西就是味道
而樓下除了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郵票以外,還有美國貓王的展覽,我們對貓王的興趣不大(裝摸作樣還行),孩子們反而被地上的跳格子給吸引住。
跳格子我們都懂,可是這樣的郵票格子看起來多麽有趣味,兩個孩子就在走廊上跳來跳去,不亦樂乎。
原來集郵館是個寓教于樂趣味十足的好去處。
從集郵館步行出來,發現路邊的這個垃圾桶好特別哦,整個垃圾桶都被貼滿了集郵館和土生華人博物館的入門貼紙,估計環境與衛生局都要哭暈在廁所了,哈哈
(感謝作者jong授權新加坡眼分享本文,本文來源于博客:有兩個女兒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