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年初,我們報道了一名在新加坡出生、長大、老去,卻沒有任何國家國籍的故事。爲了成爲新加坡人,他苦苦熬了50年……
但其實,新加坡有數以千計的無國籍人士。截止2016年1月31日,新加坡就有1411名的無國籍人士。
因爲國籍問題,這些人的生活無比艱難……. 以下是一名無國籍人士的自訴,讓我們看看他都因爲無國籍,遇到了哪些難處! 沒錯,是CI,不是IC(Indentity Card 身份證)的誤寫。 CI是什麽?是 Certificate of Identity 的縮寫,身份證明也。簡言之,它是無國籍(Stateless)的新加坡永久居民(PR)出國時的旅遊證件。什麽什麽?有兩點不明白,第一,除了護照(Passport)外,難道還有CI這種旅遊證件嗎?有的,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懂其他國家有沒有這種與護照不同的旅遊證件,可能這是新加坡的特産吧! 第二,每個人都有國籍,難道真的有人是所謂“無國籍”嗎? 千真萬確,在下就是。 在馬來西亞出生,自小定居新加坡,也持有新加坡身份證,這本來沒什麽問題,因爲新馬本是一家。 1965年新馬分家,問題就産生了。馬國出生、定居新加坡,需要申請新加坡公民權,但不獲准,就不是新加坡公民,只算是永久居民;又因長期離開馬國,沒有馬國身份證,也不是馬國公民,所以我就變成無國籍了。 宣布獨立時,李光耀因擔心新加坡未來控制不住地流淚爲了申請CI,曾搞到我團團轉,大費周折。31 年前由于想去西馬旅遊,出發前三星期我到那時位于皇後坊的移民廳申請CI。 移民廳職員告訴我,要申請CI,必須先拿到馬國最高專員公署的證明信,證明我雖在馬國出生,也有馬國出生紙,但卻不是馬國公民。 于是我趕到馬國最高專員公署,那裏的職員說,要給證明信,必須先有一張新加坡高等法庭的宣誓書,宣誓我不是馬國公民。 就這樣我先去高等法庭取得宣誓書,然後才拿到馬國最高專員公署的證明信。 好了,終于把所有的證件都准備齊全,移民廳職員收下證件後,照慣例的程序說,明天你就可以來交30元手續費拿CI了。 我松了一口氣,原以爲第二天去移民廳就能夠順利拿到CI,誰知事與願違,又起變卦,沒有拿到CI,那裏的職員面無表情地說:“你的申請在考慮中,請回去等我們的通知信”。一等就等了兩個星期,距離我預定要去西馬旅遊五天前,才接到移民廳的信,通知我可以去拿有效期半年一次性的CI 。(有了這第一次經驗,後來更新CI,當移民廳職員再說第二天可以來拿時,我心裏就偷笑:別高興得太早,一定要回去等幾個星期,接到通知信才能拿到CI的。事實證明我的預料沒有錯。) 拿到CI,已是春節前夕了,匆匆趕到馬國最高專員公署辦理簽證 (Visa),在星期六停止辦公半小時前,幾經折騰終于拿到簽證,春節去西馬旅遊才如願以償。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才拿到的CI , 還有故事呢! 當初持CI出國旅遊,出入關卡時,有些官員對這種旅遊證件似乎很陌生,翻來覆去看了老半天,還睜大眼睛對我這個持怪證件的怪人打量一番。 官員有時實在不懂這個證件是什麽東東,還要去請教上級,所以排在我後面等過關卡的遊客不禁嘀咕:爲什麽我過關花的時間比別人長? CI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 馬國、印尼、中國、英國等國家都准許我以CI辦理簽證去旅遊,唯獨美國卻不買賬。 那年兒子在美國大學畢業,所有證件我都准備齊全(包括美國達特茅斯(Dartmouth)大學校長邀請我出席畢業典禮的信),去美國大使館申請簽證,交了費用,癡癡等了半天,使館職員卻說不批准。 後來通過移民廳寫信給美國大使館,說CI就是新加坡政府發給我的出國旅遊證件,應該讓我去美國參加畢業典禮;但美國大使館態度強硬,說CI我們不接受,你們給他護照,我們就給他辦簽證。 護照是公民的旅遊證件,給我護照就等于是給我公民權。 就這樣,由于美國不接受CI,我要去美國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就泡湯了。 我拿CI出國旅遊超過30 年了,雖然現在CI的有效期已是五年,旅遊次數也沒有限制,而且更新時翌日就能拿到,然而我還是不禁懷疑:CI是不是“二等護照”? 但CI封面內頁有一段文字似乎消除我的疑慮,說明CI並不是“二等護照”。 這段文字譯成中文是(按:請以英文爲准):“發出本證件唯一目的是讓持有人擁有相等于國民護照的身份證件,它不會對持有人存有偏見,也不會影響持有人的國民地位。當持有人獲得國民護照後,本證件將失效而必須立即歸還給有關當局。”CI的故事什麽時候才結束?要看什麽時候CI失效了……. (本文原載于2013年11月,《藝術天地》第34期) 作 者 簡 介網雷,原名蔡世居,祖籍福建金門,生于馬來西亞柔佛州笨珍,自幼移居新加坡,現爲新加坡永久居民。華僑中學高中畢業,後完成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專科課程。現任商團執行秘書。著有:詩集《我們隔得那麽遠》、散文集《湖畔晨曲》《山崗舊夢》《椿樹長榮》、小說散文合集《無花果之憶》、詩歌小說散文合集《歲月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