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產值占GDP約40%,工業產值僅占15%。衣索比亞人口超過1億,占非洲總人口的1/12,是非洲的第二人口大國。雖然生育率已經由7下降到4.28,但仍處於迅猛的高生育高增長期,一半人口在18歲以下。農牧民占總人口80%以上,廣種薄收,靠天吃飯,常年缺糧。這與我們中國改革開放前,10億人口8億農民很相像吧?
作為非洲最古老的國度之一的衣索比亞,有著3000年的歷史,有自己的文字和文明,一百年多年前就被標籤為「非洲代表、黑人希望」。
在近代,它是非洲唯一的獨立國家,依靠著同時代的槍炮,痛打了想殖民的義大利,傲視非洲大陸。因此,衣索比亞是個非常自傲的民族。
從1930年到2012年,長達82年的時間裡,衣索比亞只換了三個領導人——皇帝海爾·塞拉西、左翼革命中篡權的門格斯圖、反抗獨裁暴政成功的梅萊斯·澤納維。雖然每次更迭也都伴隨著血腥與戰火,但在戰亂頻繁、政權更迭比翻書還快的非洲已屬異類了。
衣索比亞人第一次見識到中國人厲害的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由於受到美國的蠱惑,衣索比亞派一個營的軍隊參加了美國侵略朝鮮的聯合國軍,結果在上甘嶺戰役中一仗死傷大半,教訓慘痛。從此衣索比亞徹底醒悟,堅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人們一邊。
上世紀七十年代,衣索比亞還試行過「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土地、金融財政機構和工業國有化。今天埃塞的執政集團「人民革命民主陣線」,原本就是國際共運大潮的一部分,1991年在武裝奪取政權的同時,隨著時代形勢,宣布放棄國家和黨綱原有的列寧主義路線,轉向「革命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但至今黨徽上仍是齒輪、麥穗、火炬、五星等紅色元素,黨內也以同志相稱。
埃塞雖然貧窮,然而人們卻心態平和、待人有禮、知足常樂、和善守序。比起那些部族紛擾、民族廝殺、民眾慵懶的非洲國家來說,文明程度要高得多。
可以說,衣索比亞是非洲政治局勢最穩定的國家,沒有大的反對派,沒有嚴重的宗教衝突,與中國和西方均關係良好。既是中國的經濟合作夥伴,也是協同美國打擊索馬利亞恐怖主義的重要盟友。
梅萊斯·澤納維
更關鍵的,執政黨埃革陣是一個成熟有力的執政精英集團,而不僅是某個政治強人的家丁派對——不要小看這個要素。可持續的、超越個人威信的強統治力,是非洲最缺少的東西。
海爾馬里亞姆訪華
梅萊斯·澤納維,1955年生,19歲從醫學院退學參加武裝鬥爭,1991年36歲時率領埃革陣推翻門格斯圖獨裁統治,從反獨裁的熱血青年成長為叱吒非洲的政治強人。2012年8月,與疾病搏鬥了一年的梅萊斯·澤納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醫院去世,享年僅57歲。小10歲的副總理兼外長海爾馬里亞姆獲得黨派和議會批准,繼任總理職務,平穩接班。第二年10月,同樣由執政黨提名的穆拉圖·特肖梅出任新一任總統。
梅萊斯、海爾馬里亞姆、穆拉圖都多次說過,在國家發展上,借鑑中國在過去30多年來積累的成功經驗十分重要。中國是衣索比亞值得學習的榜樣和發展夥伴。
中國上海
作為領導人的共識,多年來,在制定國家具體發展措施上,埃塞各級官員曾多次到中國學習取經和接受培訓,並參照中國的模式制定了五年一期的「經濟增長和轉型計劃」(類似中國的五年規劃),確定了近期和中長期目標,內容也由以農業扶貧,改為大規模工業建設與發展。
在眾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宣布要學習中國發展經驗的不少。但真正付諸有效行動的國家,目前唯獨衣索比亞一份,而且已經長達10年以上。
對外開放、出口加工、經濟開發區、五年計劃、復興大壩……過去30年間,中國人熟悉的一幕幕,正在這個遙遠的非洲國家上演。許多到過衣索比亞的中國人都說,「這個國家,很像30年前的中國。」
概而言之,中國模式首先就是人民受過基本的教育,渴望用自己的勤奮努力獲得更好的生活;其次是政府大力招商引資,吸引外來投資與技術引入;再則是要有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撐,同時以投資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拉動經濟增長;還要有政府的產業政策引導,最後是一個總體穩定的社會環境。這些在東非高原的衣索比亞幾乎都能找到一一對應。
埃塞全國實行10年義務教育,包括小學8年、初中2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80%,高中和大學入學率分別為28%和17%。在最貧困國家裡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數字。衣索比亞中學課本里還專門寫入了那麼一課:中國在近代也貧窮落後,但近幾十年通過勤奮創造了經濟奇蹟;既然中國能由窮變富,那麼我們衣索比亞也能創造經濟奇蹟。這篇課文在衣索比亞青年中產生了極大的震撼,希望到中國學習的年輕人非常多。
而近年來,政府採取放開絕大部分投資領域、降低最低限額、簡化審批程序、免稅等措施加大吸引投資力度,來自中國、美國、印度和沙特的外國直接投資增長很快。同時,積極依靠世界銀行、非洲發展基金等國際援助,拉上中國搞基建,發展基礎設施、能源和電信等基礎性行業。
如今,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就是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熱火朝天地建設,到處都能感受到民眾對改善生活的熱切渴望。城市版圖不斷擴張,在昔日的城市遠郊,新的商業中心正在成形,大片大片的新住宅小區正在興建,幾百棟新建的多層住宅拔地而起,替代了原本低矮的棚戶區。
與此同時,伴隨的貨幣供給的超長增長,房價五年內漲了4倍。相對當地人300多人民幣的月工資,房價收入比高達20甚至30,遠超過3-6的國際標準,一套房子得不吃不喝攢30年。
2015年2月開始試運行的輕軌一期工程,總長約32公里,採用的也全部是中國標準,項目由中鐵二院設計,中鐵二局承建,中車長客提供車輛,華為提供通信設備,最後,由深圳地鐵負責先期運營。
這是東非第一條城市輕軌,是亞的斯亞貝巴現代化的標誌,深刻地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但還不算不上是埃塞的國家級工程。
埃塞的國家級工程是「衣索比亞的偉大復興大壩」(Grand Ethiopian Renaissance Dam)。
此前埃塞全國的發電裝機容量僅有190萬千瓦,連首都的供電需求也只能滿足1/3,今年9月,埃塞西南部的奧摩河吉布3水電站全面投產,10台中國發電機組將這個數字剛剛翻了一番。
地處高原的埃塞有「東非水塔」之稱,蘊藏的水電經濟可開發容量達4500萬千瓦(中國的1/10),潛力可觀。除滿足本國所需之外,還有出口的潛力,獲取可觀的外匯收入。
通往蘇丹、吉布地、索馬利亞的電網已經修通,通往肯亞的第一條1045公里、輸送容量200萬千瓦的500千伏直流聯網工程也已由中國國家電網啟動施工。與此同時,埃塞還在積極開發豐富的風電資源。
最後,作為一個沒有海岸線的內陸高原國家,埃塞最大的瓶頸還是缺乏與外部世界相連的便捷、大運量交通。公路運輸用時漫長,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但中國修建的亞吉鐵路,終於將這個最大最頭疼的問題給解決了。其意義不言而喻。
因為興建基礎設施、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做法在中國取得了成功,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也讓中國成為世界出口行業的領頭羊。他們在積極學習中國近40年來的經濟開放過程和經驗,想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市場發展初級加工業,給國家創匯。這個國家有一億人口,其中一半在18歲以下,70%在30歲以下,這就意味著幾千萬人並且還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資源。
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對埃塞在市場框架下的共贏合作。雙方的傳統友誼深厚,政治互信程度很高。
在埃塞,從上到下都熟知中國長期給予的真誠幫助,洞悉中國對本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重大意義。中國與中國人的形象非常友善而正面,對華熱情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