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高中和大學的時候,說起身邊的某某人去留學了,那簡直就是高富帥白富美的同義詞啊。腦子裏YY的都是上流精英,財富新貴,旅美華人等等這些形而上的詞。而現在隨著留學市場化和物質化,加上國內留學生的低齡化和土豪化。“留學”這個本該象征著學術,名校,自由,遠方等等美好畫面環繞的詞彙,已經被拉下神壇,low爲凡物。有人依然堅信留學是個開闊眼界,增強學術,提升逼格的高地;也有人調侃留學只是混個文聘,燒些人民幣的遊戲。
我覺得—-他們說的都對,但是又都不對。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對于一個抱怨社會的人,逼格最高的回複是——你是什麽樣,你的社會就是什麽樣。我想這句話同樣也適用留學的人:
“你是什麽樣,你的留學就是什麽樣。”
一堂master Program的課堂上。永遠會有幾個上課總是要遲到幾分鍾的靓仔美女,他們不太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與老師的交流,而更熱衷銅鑼灣的的商場和旺角的美食。但同時也會有一些會提前在圖書館看好材料,做好功課,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而且我發現年齡越大的人,往往越會珍惜來讀書的機會。班上一個日本婦女,用一口不太流利的日本英語經常積極勇敢的回答問題,讓我由衷感動。在城大聽法律課上印象較深的一位中年人,教授抛出的問題她都能回答,知識淵博,令人側目,課件休息時還經常和教授交流,由衷欽佩。
在我看來,留學從來不是什麽可以標簽化和定義化的産物,因爲它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平常不上課的時間裏,有些留學生在打著固定冷氣,光線明亮的屋子裏,奮力的打著遊戲,他們也是在留學;有些人在這座物質極度繁華,美食極度多樣的shopping 天堂,眼睛放光的尖叫著折扣,氣喘籲籲的忙著代購,他們也是在留學;有些忙著認識不同的有趣的人,參加著各種主題的派對和活動,感受這個城市的精彩與不止一面,他們也是在留學;有些忙著在圖書館看著不同的資料和書籍,踏著日光出,背著月光回。他們,是的,也是在留學。
留學不止一面,看你想要哪一面。有人在這裏風生水起,怒放著生命。也有人好像夢想已遭閹割,只剩萎縮。但是,那又怎麽樣呢,我們又有什麽權利揶揄他們的留學生命怒放的是否不堪呢。
因爲留學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那麽,留學對我又意味著什麽? because 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now my question.
踏上這片magic land with infinite possibilities. 從一開始的outsider, 到漸漸的融入這個城市的脈搏與心跳,和這個城市的人一起擠地鐵,在地鐵上看書或睡覺,開始習慣時不時的出口說“唔該”(雖然這個詞之前一直覺得很wierd)。也漸漸的開始用粵語接一些簡單的買單點菜討價還價,而不是用英語或普通話。城市表面的繁華與新鮮已經沒有太多驚歎,從圖書館眺望不遠處的維多利亞夜景也沒太多沖動,除非有佳人陪伴,不然只想回家早點睡覺。
而對于這個城市的複雜,文明,這座城市的思想和精神,自由的氣息,卻越來越深的吸引著我,但是這種感覺——我怎麽和你形容呢?
我一直覺得自己對于精神的追求是超過對物質的渴望,雖然我也喜歡豪宅名車(誰不愛呢,是吧)。但是聽一堂震撼靈魂或者思想啓蒙的課,便會覺得這一天無比美好,睡覺都能挂著微笑。
比如聽宗教課的professor說:”What is faith? Faith is a strong belief or trust that is based on conviction rather than on proof.”
那一刻,覺得整體世界都亮了。
比如聽文學課,看到一行字:If equal affection cannot be, let the more loving one be me.
不能更愛。
比如傳媒課的教授問:“辦報紙和雜志明明不賺錢,爲什麽還要辦?”我想到的是,廣告還有收入啊。
教授回答“最重要的一點是爲了奪回話語權”。頓時覺得自己low爆。
雖然在香港待的時間不夠長,自己所看到的接觸到的都只是表面,但是每天似乎都有期盼,能感覺到內心一灘水被重新攪動,思想起著陣陣波瀾,雖然不知道會産生多高的浪花,但我知道,它一直都在蓄勢。
現在也不願多想這一年留學到底值不值的問題,生命終究是一個自己的旅程,如果能有幸能做自己認同的事情,培養出自己認同的品格,而成爲讓自己尊敬的人。那就是正確的選擇吧。
文/Spenser_Chen
關鍵詞:新加坡留學,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