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武裝部隊泰萊斯(Terrex)輪式裝甲運兵車在香港被扣一事,已有一個半月。
這批裝甲運兵車是星光部隊在台灣演習之後,在運回新加坡途中,貨輪停靠在廈門時,中國大陸的執法部門已經發現船上有軍用品,隨後向香港海關通報,導致香港海關以涉嫌走私軍火爲由將這些軍車扣押。
▲被扣的裝甲車
起初,此事看似法規事件,即承運公司未根據海關條例進行必要手續。但是,很快的,隨著中國外交部的表態,事情就明朗化——表面上這是法律問題,實際上是政治問題。如果是簡單的法規事件,不可能一個半月後的今天,香港政府的調查工作“還需要一些時間完成”。
那麽,是什麽政治問題?中國外交部的表態十分清楚,“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交流與合作。中方要求新加坡政府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這就回到星光部隊在台訓練這一事實。新加坡武裝部隊自70年代就在台灣進行代號爲“星光演習”的短期軍事演習和訓練。星光部隊不是駐軍,演習結束隨即離開。
▲星光部隊
早在中新建交之前,新加坡已經在台灣進行星光演習。在新加坡,星光演習家喻戶曉,並不是秘密。星光演習在中國也不是秘密,早在兩國建交之前,新加坡已就此事向中方說明並獲得中方諒解。應該說,星光演習的存在不牽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而且,從當年的汪辜會談到2015年底的習馬會,新加坡在兩岸和平交流和溝通上一直扮演積極角色;也多次重申“一個中國”立場,認爲台獨嚴重威脅本區域和平穩定,2004年,時任外交部長楊榮文就曾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指出台灣一些團體試圖讓台灣走向獨立是危險之極的舉動。
時過境遷。40年多後的今天,隨著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中國的姿態自然作出改變。中國當年可以默許星光演習,今天不見得維持同一態度。扣車起的是敲邊鼓的作用,一個目的在于告誡新加坡在政治上“不能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這個範圍就很廣,包括南中國海、美國亞洲再平衡,當然還有更爲關鍵的台海兩岸問題。這就引出另一個目的,即警告蔡英文政府,打擊其台獨傾向和新南向政策——尤其曾一度聲稱此政策“指揮站”將設在我國。
既然如此,爲何不開誠布公地明確反對星光演習,而是采取了讓香港扣車這一做法?
默許星光演習是中國在鄧小平時代的決定,中國當前領導尚未准備公開推翻這一決定,于是通過扣車這一方式,傳達強烈信號。對中國來說,這似乎既維護了當年默許的尊嚴,又滿足了當前不許的現實需要,同時還顧全了對方面子,一舉三得。
但是,這種做法有兩個問題。一是前後不一,一是不宣而“戰”。既然不願星光演習繼續存在,應該正式提上議程,通過協商或談判來處理,但目前看來不知是否存在事先溝通。裝甲車事件的事實很早就已經很清楚,是報關的手續問題,不存在軍火走私。如今以報關問題扣留軍車,但重點卻是星光演習,令人想起當年薛蠻子上央視認罪,重點不在聚衆淫亂,而在于微博言論。這種處理方式在中國並不新鮮。
扣車事件不是純粹技術上的法規事件,站出來說話的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而不是港府海關官員。涉事對方的主體表面上是香港,實際上是中國大陸。通過法律途徑與香港協商,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不是根本辦法。政治事件只能政治解決,並非法律所能解決。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跟中國對話。要跟中國對話,又存在手上有無籌碼可助談判的問題。
裝甲車事件,關鍵不在于車本身回不回來,而在于什麽時候以怎樣的方式回來。這不但關乎新加坡的尊嚴與體面,也關乎中國的國家形象。
作爲小國,新加坡必須堅守原則,尤其是依循國際法處理國際問題的原則,以及不受外力支配的原則。但是,同時得維護好跟大國的關系,尤其是跟它的最大投資目的地、最大貿易夥伴、本區域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關系,兩者發生矛盾時,該如何取舍,如何平衡?
隨著經濟的騰飛和財力、軍力的跳躍,中國在世界的政治影響力日漸深遠。新形勢下的中國正在重新審視各國與自己的關系,也在重新確立自己在亞太區域乃至全球的地位。中國如何處理跟周邊小國的雙邊關系,對其他國家的對華外交戰略起著重要的參考作用,長遠來說,自然也會對中國的外交造成重要影響。扣車此舉是提高了還是破壞了中國的國家形象?是高招還是敗筆?是否有更恰當的方式對星光部隊課題提出反對?見仁見智。
裝甲車事件如何妥善收尾,考驗的是兩國外交主事者的智慧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