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別名是佛粥,關于臘八的來曆民間流傳有很多個版本。講兩個最經典給大家聽。
版本一根據漢地佛教的說法,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釋迦摩尼成道之日。四大天王【注1】從天而降,分別用裝有八寶飯的金、銀、琉璃、瑪瑙等缽供養世尊,世尊欣然接受以後,把四缽合而爲一。爲了紀念佛陀成道,一些佛教寺院會在這一天煮粥供佛,並分送十方善信。久而久之就稱爲“臘八節”。版本二“于時地中。自然而生千葉蓮華。上有乳糜。女人見此。生奇特心。即取乳糜至太子所。頭面禮足而以奉上。” ——《釋迦譜》
根據《釋迦譜》的記載,傳說佛陀成佛前在迦耶山附近苦修六年,仍然沒有悟道。于是決定去附近的尼連禅河畔洗去身上的汙垢。由于太子身體虛弱,倒在了沙灘上。有一位牧羊女碰巧路過,供養乳糜(奶粥)。悉達多恢複氣力,渡過尼連禅河,走到菩提樹下,發下大誓:“我道不成。要終不起。”
最後在初八這一天,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
佛寺爲了紀念,故而在臘八這一日煮粥、喝粥。一來表示對佛祖的紀念和感激,二來也期望神靈的庇佑。
而到了唐宋時期,漸漸地就開始流行臘八食粥的習俗。在《東京夢華錄》(描寫北宋宣和年間舊事的著作)中,就有相應記載:
十二月,街市盡賣撒佛花、韭黃、生菜、蘭芽、勃荷、胡桃、澤州饧。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古時候,其實臘八粥的食材很簡單,大都只有紅小豆、糯米。慢慢地食材才豐富起來,加入了胡桃(核桃)、松子、芡實(雞頭米)、杏仁、花生、紅棗、葡萄幹等等。皇宮裏頭會用上等奶油、羊肉丁,百姓們則將各色雜米混在一起熬成甜粥。
在老北京人的眼裏,吃臘八粥是一項盛事,連家裏的小雞小狗都要餵上幾勺,以討六畜興旺的彩頭呢。而在杭州的很多寺廟和藥鋪,臘八粥會放有十八種材料,主料爲糯米、晚粳米和黑米,配料除赤豆、花生、米仁、紅棗、蓮子、桂圓老六樣外,還有豇豆、葡萄幹,還會加入枸杞、山藥、茯苓等中藥材。
臘八粥的熬制,在古時候也頗爲講究。要在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了,把各色米和幹果均洗淨泡發,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要熬一宿,到第二天清晨。必須時刻看著火候,不停地攪拌,因爲熬糊了可是“大凶”之兆。
可憐咱們的祖先沒有高壓鍋啊,省時又省力,還不會糊!
不過那爲家人祈福的滿滿心意,卻是真的難能可貴!
我聽過的臘八都是甜粥呢,不過聽說也有加鹽的。所以問題來了:
你家的臘八粥,是甜的,還是鹹的?
注1: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手拿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手握龍(另一說是蛇);北方多聞天王,手扛寶傘(偷偷告訴你們,他是古印度的財神爺哦!小財迷們,一定要多拜拜)。在中國神話中,四大天王代表了風調雨順,是吉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