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發出警告,本地可能再次爆發骨痛熱症!而且,還是罕見的第三型病毒(DenV-3),這一類型的骨痛熱症已有30年未在新加坡爆發。骨痛熱症病毒可分爲四種血清型,DenV-1和DenV-2病毒向來是新加坡骨痛熱症主導病毒類型。2016年起,DenV-2病例所占比例較高。然而,今年1月的數據顯示,DenV-3病例(47%)已經高于DenV-2病例(39%)。進入2020年開始,每周的骨痛熱症新增案例在300-400左右。(每周累計骨痛熱案例)截至2月10日,已有114個骨痛熱症集中區,其中包括秋海棠路、崗沙路、惹蘭景萬岸、宏茂橋10巷、和裕廊西91街。根據數據顯示,在本周裏增加了369個案,平均每日增長53人。(每日骨痛熱案例增加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新感染人數幾乎增長一倍,分別爲1723和1057。骨痛熱症又叫做登革熱,是通過黑斑蚊屬的幾種伊蚊傳播,把濾過性病毒傳染給人類。說白了,被攜帶病毒的伊蚊叮了,就有可能會感染。症狀一般爲,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還有典型性的麻疹樣皮疹。嚴重者會導致死亡,2019年新加坡因患骨痛熱症而死亡的人數爲18人,創2017年以來新高!
迄今爲止,新加坡已發現約140種蚊子,只有兩個能夠傳播骨痛熱病毒,也就是基孔肯雅熱和寨卡病毒。他們主要在白天咬人,但晚上也可以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咬人。
埃及伊蚊 – 新加坡傳播骨痛熱的主要蚊子 白紋伊蚊 – 可以傳播骨痛熱,但效率不如埃及伊蚊。環境局表示,當前骨痛熱病例達到頗高數量,以及DENV-3在這三個月內激增,可能導致超過往年水平。這類蚊子在室內很容易繁殖,爲防止骨痛熱病例增加,環境局呼籲民衆采取預防措施。
而那些表現出骨痛熱症狀的人則應及早求醫。與此同時,環境局也啓動了骨痛熱社區警報系統,以在骨痛熱案例集聚區顯示帶有顔色編碼的標語(黃色,紅色或綠色標語),以便及時向居民提供有關本地區骨痛熱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