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網際網路安全責任論壇在京召開。騰訊公司聯合中山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大數據傳播實驗室聯合發布了《2017騰訊公司謠言治理報告》。據報告顯示,騰訊公司攔截謠言超5億次,各平台處理的有效謠言文章中,健康與養生類文章占比最大。
我們綜合整理了2017年度網絡傳播較為廣泛的十大養生謠言,從專業的視角予以分析闢謠,希望2018年這些謠言不再繼續傳播,也給廣大讀者一個養生的參考。
謠言1、空心菜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蔬菜
【謠言內容】「空心菜千萬別吃,因為空心菜在所有綠葉蔬菜里,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
【真相解讀】農產品的生產取決於三大要素:空氣、土壤和水質。無論是空心菜還是其它蔬菜,對這三大要素都有嚴格的指標要求。蔬菜生長的環境如果存在大氣污染、工業殘渣或者工業污水灌溉等問題,都會被蔬菜吸附。在吸收重金屬能力方面,空心菜確實強於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本身並不高,國內外都會吃空心菜,空心菜並不是有毒蔬菜。
空心菜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蔬菜,作為藥材的名稱叫作「蕹菜」。空心菜中粗纖維含量豐富,可增進腸道蠕動,對於防治便秘及減少腸道癌變有積極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空心菜屬於寒涼性蔬菜,大便溏泄、脾胃虛寒、血壓偏低者不宜多吃空心菜。
謠言2、西瓜和桃子一起吃會中毒
【謠言內容】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同吃會產生劇毒,嚴重者可致命。
【真相解讀】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因為兩者的成分中並沒有產生毒素的物質,也不會起到產生中毒反應的成分,所以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二者不存在相剋的說法,更不會吃出中毒的反應。如果有人因為吃了兩種水果出現中毒反應,可能與不潔飲食有關係。由於中醫所說的中毒與西醫的中毒意思不一樣,所以若是單純從中醫的角度還是有提示價值的,因為二者的性味是恰恰相反的。
中醫把西瓜叫做「天然白虎湯」,中醫的白虎湯針對大熱、大渴、大汗出、脈洪大的「四大症」而設,有清熱生津等功效。西瓜雖為果品,但味甘性寒,甘能生津,寒以祛熱,功能與白虎湯非常相近,所以有上述說法。那麼,對於桃子來說就不一樣了,中醫認為桃子有生津的作用,這點與西瓜類似,但是桃子性味不是甘寒而是甘溫,也就是說屬於偏溫熱類的水果。那麼,大家試想一下,如果你喝了冷飲然後去喝白開水,你的腸胃是怎麼樣的一種感覺呢?如果脾胃功能本身就不好的人可能馬上會覺得不適,會有腹痛甚至腹瀉的反應,這種不良反應在中醫看來也是一種「中毒」的反應,不過與西醫所說的食物中毒是兩個概念罷了。
早在齊梁時期的中醫著作《名醫別錄》中已經告誡桃子「多食令人有熱。」到了清代,著名藥學著作《本經逢原》中對桃子吃多的弊端說得更具體:「多食令人腹熱作瀉。」由於西瓜偏寒性且多吃會有駐濕的弊端,所以脾胃虛寒的人、體內有濕邪的人都不適合多吃。總得來說,如果是少量食用西瓜和桃子,一般不會出現不適的問題,但是如果多吃對腸胃等還是有不利影響的。
謠言3、藿香正氣水+頭孢=中毒,會立刻喪命!
【謠言內容】藿香正氣不能和頭孢一起吃,會中毒,甚至會喪命。
【真相解讀】藿香正氣水與頭孢同時服用,的確會有不良反應,但是網上說會立刻喪命有些誇張。兩種藥物同時服用易引起「雙硫侖樣反應」,會有頭痛、頭暈、出汗等症狀出現,重者會出現呼吸抑制、心動過速,更嚴重的甚至有過敏性休克。之所以兩種藥物一起服用會產生如此不良反應,原因是藿香正氣水含有40%—50%的乙醇,頭孢類藥物抑制了乙醇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的繼續降解,如果在體內大量堆積,會進一步引起中毒症狀。所以,藿香正氣水和頭孢一定不能一起服用!
謠言4、低鈉鹽是「送命鹽」
【謠言內容】急診的高鉀血症越來越多,追問病史,許多人都是用的低鈉鹽……腎臟科醫生天天講,就買最便宜的雪花鹽,不能買低鈉鹽,低鈉鹽就是高鉀鹽,是送命鹽……
【真相解讀】高鉀血症患者的確比較多,但是不存在明顯增加的現象,而且,業內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表明這些患者都是因為食用了低鈉鹽才導致的高鉀血症。高鉀血症患者主要還是因為飲食不健康導致的,比如喜歡吃一些含鉀比較高的食物,有的患者則可能是服用藥物導致的。還有的人可能是過度運動引起的,比如過度運動會破
壞肌肉細胞,這些被破壞的細胞會分泌出大量的鉀,進入血液中會引起高鉀血症。
一般人食用低鈉鹽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食用低鈉鹽對維持鈉鉀平衡有好處,因此對控制血壓也有好處。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不但要低鈉飲食也要注意低鉀飲食,但是低鈉鹽也含有一定量的鉀,即便是輕度的腎病患者也有一定的排鉀能力,正常用量都沒有多大的問題,但是要注意定期到醫院監測腎功能、電解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含鉀食物的調節,預防不知不覺中攝取鉀過多導致高血鉀症。
謠言5、圍巾其實是一種中藥,比吃玉屏風更有效果
【謠言內容】你還在吃玉屏風預防感冒嗎,其實一條圍巾就能解決,在中醫上,頸部是冬季最容易進風寒的地方,如果您能很好的保護著您的頸部,比吃玉屏風更有效果。
【真相解讀】玉屏風為中藥名方,出自元代醫家危亦林所著的《世醫得效方》一書,由防風、黃芪、白朮(炒)三味中藥組成。可斂汗固表,也是體質虛弱者防治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黃芪重用益氣固表,白朮健脾益氣,防風走表而御風邪。圍巾有抵擋風寒的作用,但無法與玉屏風這個方劑相提並論。在空調間裡只要溫度適宜即可,不存在非要用圍巾來預防,而且頸部的肌膚也需要呼吸,但是天冷時節為了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出去戴上圍巾還是有必要的。
對於哮喘病患者來說,冬天最好不要帶有毛的圍巾,否則會容易誘發哮喘。不少圍巾大多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纖維極易脫落,又容易吸附灰塵、病菌,而且一般圍巾不常洗,所以,在圍巾接觸人的口鼻時,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很容易隨呼吸進入體內,使人誘發哮喘。此外,很多男士不愛乾淨,一條圍巾戴一個月甚至一個季節不清洗的都有,但是圍巾因為常露在外面會沾染上很多灰塵、細菌,間隔一周左右就應該洗一次。
謠言6、洗澡先洗頭導致腦溢血
【謠言內容】人的血管非常薄弱,遇上高溫就會「熱脹」,一不小心就會爆裂。冬天洗頭時一碰熱水,血液一下子就集聚到頭部,這時如果馬上洗頭,可能會導致頭部血液流通不暢,長期如此可能誘發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腦溢血,日本每年1.4萬人因此致死。
【真相解讀】洗澡誘發的腦卒原因並不是大腦血管受熱膨脹,而是因為洗熱水澡時體溫升高、心率加快、用力過猛引起的血壓變化,可能誘發腦卒中。謠言所說的「日本每年1.4萬人因此致死」,是對日本《日刊現代》雜誌2013年11月21日一則報道的曲解。該報道稱:「日本每年因洗澡不當導致死亡的人數高達1.4萬人,其中約9成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特別是12月、1月期間,由於溫差使血管及心臟負擔增大,在洗澡時摔倒從而溺死的情況尤為突出。」報道寫的很清楚,原因是「溫差」而不是「受熱膨脹」。該報道提醒我們,老年人冬季洗澡要採取防滑措施,動作不要過快,避免忽冷忽熱等。
謠言7、電熱毯輻射會導致癌症
【謠言內容】電熱毯發熱時會有電磁輻射,長期使用會致癌。
【真相解讀】電熱毯屬於極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並無損害。而且正確使用,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電熱毯都是一款安全又經濟的產品。常用的家用電器,比如電吹風、電視、電腦、電熱毯,都屬於極低頻電磁輻射,一般不會損傷基因和細胞,對人體無害。但是,使用電熱毯時需要關注用電安全。
謠言8、便秘吃薑皮?感冒吃薑肉?
【謠言內容】姜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如果表現為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體內有「熱」症,最好只吃薑皮,這樣既可發揮姜皮的利水功效,又可避免「火上澆油」。但若是患了風寒感冒,想喝紅糖生薑水緩解病症,生薑最好去皮,只食姜肉,以發汗。
【真相解讀】中醫認為姜皮的確有利水消腫的功效,一般用於治療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病症。對於便秘來說,理論上,表現為大便乾結、腹部脹滿、口乾口臭等症狀的熱結便秘患者比較適用於姜皮輔助治療,因為《醫林纂要》中已有記載「姜皮辛寒」,但是姜皮主要以祛皮膚風熱為主,肛腸部位的熱邪一般用其他的中藥治療,比如決明子茶。所以「便秘吃薑皮」的說法對虛寒、氣虛、血虛等證型的便秘都不適用。即便是熱結便秘的患者如果症狀比較嚴重也不適用。
老百姓常用的「生薑紅糖水」防治風寒感冒時有道理的,因為生薑性溫,其特有的「姜辣素」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進而達到驅寒的功效。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方法用來預防和輔助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的患者是可以的,但是中重度的寒性感冒患者則不適用。因為生薑主要用於解表,發汗作用較弱,臨床上常配合麻黃、桂枝等同用,能增強發汗力量。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去皮才能有驅寒的效果倒也未必,只是說去皮之後效果更好一些罷了,總體上影響不大。
提醒,對於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患有炎症疾患及糖尿病與痔瘡患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薑,也不適宜擅自服用生薑入藥的方劑,最好使用前諮詢有經驗的中醫師,以免弄巧成拙。
謠言9、熏艾條、放洋蔥能去除甲醛
【謠言內容】新裝修的房屋用熏艾條、放洋蔥等方法能有效去除甲醛。
【真相解讀】去甲醛的方法,最靠譜的還是通風。打開門窗通風,通過自然稀釋的做法去除甲醛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新裝的房子至少要空置通風3-6個月才安全,而且後期入住不注意通風依舊會造成甲醛超標。在開窗通風前應該先把裝修後的房屋門窗關嚴,封閉幾天,讓室內溫度升高,這樣有利於甲醛等有害氣體從地板、家具中儘快釋放出來,然後再開窗對流通風,如此反覆數次更好。
10、多喝水能防流感
【謠言內容】流感有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粘膜的濕潤,要多喝水,如果喉嚨的黏膜乾燥,在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
【真相解讀】預防流感的關鍵環節是不接觸傳染源,預防流感與多喝水、保持喉嚨濕潤也沒直接關係,誇大了喝水對流感的防治作用是不科學的。人的喉嚨乾燥,是否10分鐘病毒就會入侵體內,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流感的預防,第一是關注個人衛生,常洗手;第二,注意室內通風;第三,儘量避免去人群比較聚集的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外出時,可考慮佩戴醫用口罩。平時應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地飲食,注意合理的身體鍛鍊。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