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4月2日)中午12點,新加坡新增4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8例爲境外輸入,累計確診達1049人,累計死亡4人。本地確診41個病例中,有26起與早前確診的病例和感染群有關,另15起目前與其他病例沒有關聯。
今天有21人病愈出院,總出院人數達266人。
鄰國方面,馬來西亞今天新增208例,累計3116例。印尼新增113例,累計1790例。菲律賓今增322例,累計2633例。
今天新加坡出現第4起死亡病例,是一名68歲印度尼西亞籍男子(第476例確診患者)。他持有新加坡工作准證,1月20日至3月16日之間到過印尼。
3月22日他被送入國家傳染病中心,同天確診,並在3月26日被轉入加護病房。他生前患有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確診後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在加護病房7天後,于今早6點43分去世。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
鄰國方面,馬來西亞今天新增208例,累計3116例。印尼新增113例,累計1790例。菲律賓今增322例,累計2633例。
隨著全球疫情越來越嚴峻,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昨日(4月1日)公布了一項新加坡針對無症狀新冠感染者的最新研究,調整了對美國人感染風險的定義。
感染新冠病毒後無臨床症狀的現象,最先由中國發現,中國也曾通報過相關病例。湖北省一項較早的研究也表明,超過10%的傳播可能發生在患者出現症狀之前。
而新加坡的這項研究,則主要是調查新加坡1月中至3月中所公布的243例新冠確診病例,發現竟有7個感染群可能都涉及無症狀的病毒傳播!
在這一報告所研究的243個確診病例中,有157人沒有旅行史,而這其中,又有10人屬于無症狀病毒攜帶者,占比6.4%。
例如,新加坡第138號確診病例雖不曾到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與地區,但與多個確診病患有過接觸,他是第83例的家屬,與第66例有關。
在確定關聯後,他被新加坡衛生部要求隔離20天,直到隔離結束後都沒有出現任何臨床症狀,可是隔離結束當天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最後,他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被記入新加坡確診病例。3月6日入院,3月9日就病愈出院了。
(圖片來源:陳笃生醫院FB)
看似健康但可能傳播病毒的人被分爲:1. 傳播時沒有症狀,幾天後發病的“症狀前”感染者;2. 從未出現症狀的人。
新加坡和中國目前的大部分病例,大多屬于“症狀前”感染者,即A在未出現症狀時傳染了B,之後A才出現症狀,甚至比B出現症狀的時間還要晚。
研究人員列舉了發生“症狀前”傳播的新加坡7個感染群病毒傳播時間線,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少感染源患者(加星病例),幾乎和被他們傳染的二代患者同時出現症狀,有的感染源甚至症狀更輕微。
(以上圖源來自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研究人員還在研究另外一種可能性,即額外的病例是由“無症狀”的感染者引發的,但他們從未出現明確的臨床症狀,已經康自愈康複,但仍可能具有傳染性。
新加坡這一研究出爐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改變了對美國人感染風險的定義。昨日發布的新指南,主要針對那些沒有症狀但接觸過已知或疑似感染者的人。不管是否有症狀,任何人都可能被認爲是病毒攜帶者。
(圖片來源:陳笃生醫院FB)
世界各地的多項研究表明,無症狀病毒攜帶者這一群體不容小觑,這無疑增加了防疫挑戰。這份研究還建議進行接觸者追蹤的公共衛生官員,應把病患在症狀發作前一段時間所接觸的人包括在內,因爲他們可能已經在無症狀態下,把病毒傳給了別人。另外,加強保持社交距離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