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事”之一中已經講過,新國有十幾條地鐵線,有好幾條高速公路,有滿街跑的公共交通車(巴士)和德士。這是人們出行到主要方式和選擇。當然還有私家車、單位的公車等。(圖源:陸交局網頁)地鐵線像人體的動脈一樣貫穿東西南北中。許多大型和中型的地鐵站,附近都有大型的購物廣場、娛樂場所,有紮堆的小餐廳和食閣,還有銀行、醫院、圖書館、理發店IC卡充值點和政府服務機構等,以滿足來來去去過客的需求,簡直就像一個綜合服務社區。乘坐地鐵的方式與中國的城市差不多。新國地鐵起步價是1.3元,同一天你每乘坐一段路(N個站),包括轉站和乘坐公交,同用一張IC卡,會遞減式累計計票,越多站統計時的票價遞增就越少。實際是怎麽樣我也說不清楚,總之,乘公車的費用很覺得“公益”。
(圖源:陸交局臉書)幾年前乘坐地鐵和公交,起步價不用1.3元的,記得只是1元。的士起步價過去是3.5元和3.7元(約車和晚上坐車加幾塊錢)。這次來發現“漲”至3.9元。從機場坐到坎貝拉社區,我不知道公裏數,只知道路程時間32分鍾,消費約30元。 公交大車站內也有類似之處,設置不鏽鋼欄幹,方便大家排隊。但許多馬路上的站點,沒有設置欄杆,人們靠自覺依次上車,一般不會爭先恐後。公交車經常有位置可坐,因爲車次比較多和正常。偶爾人滿了就得站立。乘公交站用IC卡,上車時對著儀表“滴”一下,下車再“滴”一下,這才完成交票款的程序。乘地鐵和乘公交用同一張IC卡。卡在許多大中型地鐵站有售(窗口人工售或卡機自助)。 (圖源:網絡)新加坡對私家車進入市區中心的數量有所控制。控制的手段一是停車收費昂貴,以小時累計遞增。因此許多車主都不願意開入市區中心,而是開到市區邊緣停車場停,然後換乘的士或公交車或地鐵。(圖源:網絡)二是通過車牌來限制,車牌登記發放分顔色以區別,有的是周一到周五可以進入;有的是周六到周日才可以進入;有的是周末才能在新加坡境內上路駕駛。車牌是有價的,得向政府買。具體什麽情況,我說不來。 這裏也有摩托車和電動車、自行車上路,但電動車和自行車規定了在人行到上的路線,不能想到哪就到哪。我也看見有共享單車放路邊,但踩車的人很少。(圖源:網絡)馬路上,機動車駕駛員都十分守規章,不闖紅燈。一些無紅綠燈的左彎道,車主發現有人要過,往往會停車讓你先過。倒是這兩年,我發現不少行人會沖紅燈(尤其是見左右沒車經停的情形下),實屬不該。坎貝拉昇菘店前的馬路,明明再走100多米就是紅綠燈口了,但一些行人就是不顧後果 , 橫過馬路(那是一個路中缺口的機動車拐彎處),每看到這,我總替他們捏把汗。新加坡的文明形象受到一次次挑戰。(圖源:作者提供)還有,新國的機動車,與香港一樣,靠左行駛。公交車(巴士)行駛途中,從不鳴喇叭,以至于我懷疑公交車上沒有喇叭裝置。車上有殘疾人專留位置,車門有可以掀開的活動墊板,專門給殘疾人車用。我就曾看到過,車一到站,司機停車後“樂腳樂手”過來爲殘疾人乘客掀下墊板,讓殘疾人乘客的輪椅車下車門。這一幕讓我感到好溫馨。 (圖源:作者提供)(圖源:作者提供)新加坡的的士都打表計費,該找錢時分文不少找還給顧客。這裏的重要場所都有的士搭乘專道,顧客排隊候車,比較有秩序。 一句話,新加坡的交通便民惠民。真的是:民爲國納稅,路爲民所築,車爲民所配,情爲民所系。(待續……)
(作者:新加坡眼App的文以載道)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