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陷入了停頓,許多政府不得不面對的棘手問題就是養老金。疫情導致政府財政收入和個人家庭收入都下降,而老齡化問題在許多社會是難以逆轉的,養老金開支越來越龐大。因此,政府需要思考養老金和社會保障等政策的重塑。
從全球範圍的形勢來看,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許多政府也在加強養老金的充分性和可持續性方面有所進展。不過,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全球疫情大流行,養老金政策改革面臨著舊挑戰和新困境。
通常,養老金計劃旨爲老年人在消費和貧困救濟方面提供幫助,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開支,預防貧困。養老金體系不僅可以爲老年人提供保護,而且還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特別是在醫療和衛生方面。
近年來,全球養老金體系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和調整。最近的養老金改革浪潮始于拉丁美洲和東歐,並逐漸擴散到世界其它地區。這一浪潮將現收現付(pay-as-you-go ,PAYG)的公共部門運營的養老金轉變成了私人管理的固定繳款計劃(defined contribution systems)。
不過世界上各國的情況非常複雜,因此上述改革趨勢只是一種解決方案。盡管世界銀行和國際勞工組織都提出了養老金制定原則 ,但能否適應不同國家的養老金制度還取決于當地社會和文化因素以及該國人口和勞動力的結構。
因此,各國養老金制度要遵守養老金充分性、可持續性和廉潔性的總體原則基礎上進行調整,以實現政府的預期目標。
不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許多國家的養老金改革也更加複雜化。
例如,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地區的養老金改革將風險和財務負擔轉嫁給了員工,並取消了政府的兜底責任。在正常年景下這類改革就已經讓員工的經濟狀況處于不利的狀態。如果是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失業率上升,這會給很多家庭帶來災難。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國家不得不在現有養老金體系內建立緩沖機制,以減輕勞動力所面臨的經濟痛苦。其中一些應對措施包括允許提前提取養老金,減少或推遲雇主和/雇員的繳費,提供養老金補貼。
例如,加納允許個體經營者和永久失業者提早全部或部分提取養老金;印度則允許生病的人或失業者提前提取。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冰島也實施了類似的規定。
部分國家的政府頒布了減少或推遲員工向其養老金賬戶繳納費用的政策。在泰國,雇員(以及雇主)的社會保障繳款從5%降低到了4%。
在印度,2020年5月至8月期間,每月基本工資爲15,000盧比的員工只需向其職工公積金戶頭繳納10%的費用,而不是其月薪的12%。爲中央政府工作的人員可豁免繳納此費用。
在馬來西亞,員工繳納的強制性雇員公積金(EPF)繳費從每月工資的11%降低到7%。
爲了減輕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一些政府已暫時推遲或減少雇主的養老金義務。例如,中國允許雇主推遲或降低繳納比率,具體金額取決于公司所在地、公司的規模和行業性質。越南還宣布,根據受影響的程度,一些在疫情期間遇到困難的企業可暫停強制性繳費。
許多政府還爲養老金計劃內的特定工人群體提供了退休金補貼。在印度,中央政府願意爲企業內最多100名工人支付其24%的工資,爲期三個月。
新冠疫情暴露了養老金覆蓋面的不足,特別是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勞動力大軍集中在非正規部門(印度的情況特別突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至少擴大養老金的覆蓋範圍,以滿足自雇人士或非正規部門勞動力的需要,爲今後工人退休做好准備。
社會保障、養老金制度仍然是政府的主要事務,需要政府實施嚴格的監管和支持等服務。盡管多個國家由于新冠疫情而對養老金計劃進行了臨時調整;但在後疫情時代,所有政府都必須對其養老金計劃進行檢討,以解決其中存在的一些系統性問題。
新冠疫情讓公共政策制定者須面對好多重要問題。除了從公私夥伴關系中受益外,政府在管理養老金方面還應重新考量其所扮演的角色。之前,在許多國家,公衆對增加退休收入的保障相當不滿,認爲是“銀發”政治、特別是老年人爲了增進自我利益推動退休收入的提高。不過,決策者應著力給公衆解釋、消除疑慮,特別是強調退休收入保障會爲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諸多好處。
盡管養老金改革在許多國家懸而未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經濟、社會備受疫情沖擊之後,政府決策者必須保護和擴大養老金的充分性和可持續性,這樣可以提高一個社會應對災難的能力。
文章來源:Global-is-Asian
作者:Fatimah Abolanle Odusote,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吳木銮,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副教授、助理院長
翻譯:師文華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內容來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官方機構觀點
吳木銮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副教授、助理院長;研究領域主要爲發展相關議題,包括公共財政、政府間關系和地方治理,承擔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共政策研究項目;同時也是歐盟關于大中華地區的咨詢專家,爲歐盟委員會及歐盟安全和防務計劃提供政策建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