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規定違反行管令SOP者的罰款將提高到最高罰一萬令吉,今天(11日)生效。這對大部分馬國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根本就是強人所難。
可能有人會說,只要你沒犯規就不用怕被罰。相信馬國人對此,只能回以無奈的苦笑。
先不說SOP多如牛毛,亂如雜草,最讓人無法心安的還是執法者自己也搞不清楚SOP章程和規定,到時官字兩把口,你能否據理力爭是極大未知數。

這當中還有人會質疑會否讓執法者更可能索取“咖啡錢”,價碼也會因一萬罰款而水漲船高?
違反SOP的罰款從最初的罰100令吉增至1000令吉。3月11日起,又再加一個0,變成10,000令吉。這罰款金額的考量耐人尋味。
100令吉增加到1000令吉,是因爲違規者太多,需要提高來增加阻遏效用,筆者完全贊同。
只是當官的到底如何判斷罰款的金額,是否就在後面加個0作爲最簡單容易的准則來提高罰款呢?

一萬令吉是否太誇張了一點,政府是否考慮到馬國人能否負擔這筆罰款,不是都在說要考慮人民的生計,結果把SOP搞得四不像,這裏放寬那邊照常營業,用的理由不正是要照顧老百姓的生計,非常冠冕堂皇。那這個一萬要老百姓如何負擔?
如果老百姓真的不怕牛肉幹,違例情況依然讓人不滿意,政府是否就會把罰款再加一個0,變成10萬,更有阻遏效果?
提高罰款應該符合邏輯和可行性
提高罰款確實能有更高的阻遏作用,但不也應該符合邏輯和可行性?
據《星洲日報》報道,根據2019年家庭收入、支出及基本設施調查,馬國華人的平均家庭收入以每月9895令吉居首。其次是印裔的8216令吉,土著(包括原住民及東馬土著)則以月入7093令吉排第三。報告顯示,全馬約有727萬戶家庭,平均每戶家庭有3.9人,並有1.8人有收入來源。
這是家庭收入,若看個人方面就更低了,《東方日報》報道,根據馬國統計局統計,馬國2019年的雇員平均月薪與2018年同比增長4.4%,從3087令吉增至3224令吉。與前一年相比,男雇員的月平均薪資提高4.1%至3304令吉,女雇員則提高5%至3108令吉。
那請問萬一中一萬的罰款,老百姓要如何償還呢?
尤其是馬國執法准則混亂,SOP朝令夕改,恐怕沒有人能搞得清楚到底SOP的正確版本。這麽高的罰款難免造成人心惶惶,同時也難控制不去質疑當局的雙重標准。
當然,當局也已經多次強調,沒有只許州官點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說法,就看大家願意相信嗎。
但不相信你又能怎樣,還不是只能在網上繼續看這些州官把違規照片放上網,自己暗自生氣?
看得太多只會讓自己“內傷”,大家還不如多花點心思研究研究SOP,然後提高警戒,嚴格遵守所有條規,盡量避免任何違例的灰色地帶,把萬一中一萬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若真的不幸中一萬,有人說可能就要到處去借錢還罰款。
還有人開玩笑說只好去行搶或借大耳窿了。突然想到政府會否仿效交通罰款等主動繳交就有折扣的做法,這個一萬罰款是否也會出現這種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