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小圈
QQ: 2077525879
微信: xinjiapoquan001
“我PR結果下來了,被拒了。”
“我PR都申請一年多了,現在都還沒消息”
近些年,新加坡對于外國人申請工作准證、PR和公民的要求提高,政策縮緊,惹得在新加坡生活的外國人滿腹抱怨;另外一邊,新加坡本地公民也因太多外國人加入到新加坡,使新加坡人滿爲患, 增加了競爭力等原因,對外國人也存在著不滿的情緒。
兩邊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道理。但是新加坡的發展需要新移民的獻身,因此,新加坡需要繼續接納外國人這一現狀,在短時間內並不會改變。既然現狀不能改,那麽就需要在中間的過程中尋找突破點,從而達到最理想的平衡狀態。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會實驗室(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Social Lab)的一位分析師 Eugene TENG 就【新加坡應重新審查移民標准,促進一體化】這一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據悉在2008年的時候,拿到新加坡PR身份的外國人高達7萬9000人,但從2010年起,每年通過PR和公民申請的人數突然下降,分別每年保持在2萬人和3萬人左右。
對外政策的收緊平息了不少民間怨憤,但依舊有很多人對新移民的融入程度存有質疑。這說明了新加坡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接受新移民的,但是他們的顧慮在于這些新移民是否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本地社會當中,成爲真正的新加坡一份子。
對此,這位分析在吐槽PR申請存在的問題的同事也給出了兩點建議,希望能夠對本土新加坡人接受新移民方面有所幫助。
1. 重新審查新移民篩選制度
目前,無論PR還是公民的審核過程還是很傳統的,僅需要申請者提供個人基本資料,比如國籍、種族、教育、家庭和工作背景等硬性指標。一旦申請者的條件符合了這些硬性指標,甚至超過了預期,那麽成功申請成爲PR乃至公民的幾率就大大增加。
然後在這些硬性指標的基礎上假定申請者能夠很好的融入到本地的社會環境當中,這就是目前新移民篩選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根據2012年IPS調查顯示,本土新加坡公民和新移民的思想觀念還是存在著一定大的差異的,舉些例子來看:
1. 59%的新移民認爲應該和鄰居之間搞好關系,而同意這一觀點的本土新加坡人占81%;
2. 41%的新移民擁有講英語的能力,而本土能講英語的新加坡人占70%;
3. 新移民平均花49%的時間生活在新加坡,而本土新加坡人在新加坡居住的時間大約在70%;
種種數據都顯示出新移民和本土新加坡人之間的明顯差距。
在目前的制度中,成功申請成爲新加坡新公民的人需要通過一個叫做新加坡公民之旅的課程(Singapore Citizenship Journey,SCJ),這個課程帶領所有新成爲公民的新移民們學習新加坡的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識,讓這些人加深對新加坡的了解,促進社會融入。
但如果把這項課程放在申請PR或公民之前,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審核制度,相信能夠更好地推動SCJ課程的實用度。這一舉動也能夠幫助區分並篩選哪些才是擁有非常強意願並且爲融入本地生活而做出努力、真正願意加入新加坡新移民行列的人。
新加坡國會議員傑樂(Darryl David)去年在一次演講中提出,擁有聽說讀寫英語的能力和參與社區服務應當成爲申請新公民的必備條件,這兩條要求能夠確保新公民在日後能夠無障礙與本土公民溝通,也能夠確保新公民深入到新加坡的社區當中,切身體驗與了解新加坡的社會習慣和文化。此外,擁有本土公民支持和推薦也可以是申請成爲公民時的一個要素,因爲這樣便能夠證明此人是否願意或有能力融洽地融入到新加坡本地社會當中。
2. 申請和篩選過程透明化
相信很多申請過PR的網友都過這樣的體會,有時候自己被拒是爲什麽都不知道。
當整個PR和公民的申請和篩選過程完全透明時,才能夠增加政策的公信力;只有讓本土居民了解了新移民能夠成功拿到身份的理由,才能提高新移民在新加坡人民之間的接受程度。
在這方面,可以參考加拿大的全透明打分系統(points-based system)。這個打分系統有著明確的指標和指向性,並且過程完全透明。系統將綜合考量申請者的教育和工作背景、英語語言能力等方面,並打出相應的分數,當申請者的綜合得分超過67分時,就代表申請者滿足了成爲新移民的條件,因此可以拿到身份。
這樣的系統不僅增強了本土居民對于新移民選拔過程公平性的信心,還能夠鞏固國家接納新移民的文化。
雖然 新加坡需要新移民的到來來爲經濟增值,但也是要考慮到新移民對社會結構和對平等觀念的影響。
因此,審查新移民的申請和篩選流程是必要的,不是出于民族主義原則,而是爲了確保社會的凝聚力。爲了實現這一目的,必須要從新移民剛來到新加坡的那一刻就開始努力,而不是事後諸葛亮。
推薦閱讀
新加坡圈房産專欄作者: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