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路上行人和機動車差點相撞
那些沒素質的人往往下車就會吼:
“是不是沒長眼睛呀你,你以爲馬路是你家的呀?”
在新加坡
這話你可不要隨便亂說
因爲新加坡的有些路
真的就是他們家的
!!!
Eu Tong Sen St
余東璇街
把這條路放在第一,是因爲我知道你們對這條路肯定會熟悉,就是那條牛車水的主幹道,那條一邊是裕華國貨、一邊是唐城坊的熱鬧街道。
「余東璇-“余仁生”創始人」
這一條路,就是以新加坡著名富商余東璇命名,如果當時有富豪排行,那他一定在榜上!其實余仁生是當年余東璇父親創建的小藥房,後來由余東璇將其業務拓展到整個亞洲。不過,在余東璇的産業裏,其實余仁生還只是賺小錢,畢竟人家還有橡膠和錫礦産業呢!
余東璇除了土豪,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風流,他一生有11房妻妾,11個兒子,13個女兒;兒子和女兒們,現在又有了兒子和女兒,所以在路上遇到他們家子孫的機會還是蠻大的!
下次你要是在牛車水撞到了人,可千萬不要吼人家“這條路是你家開的呀”,他也許就會告訴你“沒錯,就是我家開的!”
余東璇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地主,名下最著名的兩個房産就是的就是大華戲院和南天大酒店,也就是“裕華國貨”的前身!南天可是當時唯一裝有電梯的豪華酒樓,號稱華人萊佛士酒店!
「地標建築」
不只是裕華國貨和唐城坊,克拉碼頭的The Central也是在這條街上哦!
Seah St
Liang Seah St
Eu Chin St
Peck Seah St
爲什麽要把4條街放在一起呢,因爲他們都屬于一個家族!Eu Chin St是“佘有進路”、Liang Seah St是“佘連城路”、Peck Seah St是“佘柏城路”,而Seah St就是以他們的姓氏“佘”命名,這樣以家族姓氏命名的路,新加坡應該僅此一條!
在這四條路中,你們最熟悉的肯定就是Liang Seah St,畢竟你們最愛的香草香草雲南火鍋、寬寬幹鍋、胖胖雞、重慶烤魚、阿秋甜品,就是在這條街上,哈哈哈~~
「佘有進-“義安”創始人」
你可能不知道佘有進,但你一定去過義安城購物吧,一定聽說過義安Poly吧,新加坡但凡是以”義安“命名的,基本都是義安公司的産業,而佘有進就是義安公司的創始人!
“佘氏”家族的産業,基本可以用“巨富”來形容。産業涵蓋船舶、織造、茶葉、甘密和胡椒種植,有“甘密王”之稱!1863年,作爲華人唯一代表參加新加坡各籍僑領討論殖民地轉歸英皇直轄問題。
作爲潮汕商人中的傑出代表,佘有進不僅有財富,還有卓越的社會名望,當年就經常出面調停各組織間的紛爭,現在潮汕人在新加坡華人中的地位,多是由于當年佘氏家族的努力!
佘有進130周年忌辰,“潮州八邑會館”特意組織了隆重的祭祀活動。
Liang Seah Street,那條著名的美食街,就是以佘連城命名,所以中文就叫做“連城街”,佘連城是佘有進的次子,繼承了家族産業並將其發揚光大!
Chun Tin Rd
春田路
看到這個路名,你可能有點陌生,但是說到這條街所在的區域「武吉知馬」和附近的MRT「Beauty World」,你肯定就很熟悉了!
「張春田—新加坡第一位合法牙醫」
這條路,就是以「張春田」命名的,原籍廣東香山,在美國進修牙醫專業。1869年來到新加坡,那時新加坡人民貧窮,而看牙醫又非常的昂貴,很多人有病治不起。張春田牙醫不但醫術熟練,且收費低廉,被譽爲新加坡牙科醫生之“開山鼻祖”。
張春田1898年去世,他的兒子雖然沒有繼承他牙醫的衣缽,但是通過經營橡膠生意把家族壯大,圖中的這位先生是張春田的曾孫,他自豪的說:在之前,「武吉知馬」的大部分土地都屬于他們家。
不只是「春田路」,武吉知馬這附近,還有4條路都是以他們的家人命名,還有Cheong Chin Nam Rd(張春田的兒子張振南)、Yong Thong Avenue和Tham Soong Avenue(張振南的兩個妻子)。
「地標建築」
美世界購物中心和博偉國際學校,都是這附近的地標建築,這兩個地方,也和張春田家族頗有淵源:建立了龐大的家族産業之後,張春田的兒子花錢造學校、購物中心,大大促進了武吉知馬地區的發展。
Boon Keng Road
文慶路
Boon Keng文慶,不僅是路名,也是一個MRT的名字,很多人對這個地方都不陌生啦。
「被誤解的“漢奸”—林文慶」
林文慶的傳奇,不在于其資産,而是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林文慶雖然出生去世讀書都是在新加坡,但是他曾經作爲廈門大學第二任校長,在廈門居住了16年。
現在鼓浪嶼仍保留著當年林文慶當年居住了16年的別墅。在新加坡,他也積極推進教育的發展和男女平等,林文慶是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學校的創辦人。
林文慶跌宕的人生,是從戰爭爆發之後開始。林文慶早年就結識了孫中山,在南洋各處奔走幫助爲民主革命籌款;中日爆發之後,更是創立華僑籌赈祖國難民委員會來幫助中國對日抗戰。
“誤會”就是從日本人占領新加坡後後開始。日本人威脅林文慶擔任華僑協會主席,在日寇的刺刀下,他違心接受“華僑協會”會長的職務,被大家指指點點出賣國人。戰後,他對此深感內疚,閉門謝客,像一位小市民般隱居在新加坡,默默地度過余年。
1957年,88歲的林文慶在新加坡逝世,臨終時,他留下遺囑,將他五分之三的遺産和鼓浪嶼的別墅舊居捐獻給廈門大學,因爲這是他一生最無憂快樂的一段時光。廈門大學的“文慶亭”就是對這位傳奇人物最好的紀念。
這些看似普通的路名
其實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然後這背後,卻是新加坡的華人先驅們
超過一個世紀的艱辛奮鬥史
小編整理的這些資料
僅僅是那段艱辛曆史的冰山一角
當年那個被人遺忘的小島嶼
要是沒有這些華人的努力
也不會有今天閃耀的“赤道小紅點”
(文中部分資料來自視頻“爺爺的路”)
獅城頻道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