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約15%的人真正健康,15%的人確診患病不健康。剩下的70%,既不健康又沒有疾病,而是處于生理機能低下,有很多疾病前期征兆的“亞健康”狀態。
有些人經常申訴渾身乏力,做什麽都提不起勁,想休息時又睡不好,用餐時間卻沒有胃口,做體檢又查不出什麽所以然。如果你也面對這個問題,那麽你很有可能處于亞健康狀態。
一個人從健康到生病,中間是有過程的,亞健康就是這個中間狀態。馬光保健集團資深中醫師張冀秋博士說,亞健康既不是健康也不是生病,但身體已經感覺到不舒服。
根據統計,約15%的人真正健康,15%的人確診患病不健康。那麽,剩下的70%,既不健康又沒有疾病,而是處于生理機能低下,有很多疾病前期征兆的“亞健康”狀態。
這些人確實存在著各種不適的主觀感覺和體征,包括常常疲累、淺眠,不容易入睡、易感冒、易緊張、有壓力、做事很焦慮,喉嚨常痛、胃口不好,吃不下飯等等。
這些不是大病,在醫學上也無法明確診斷爲疾病,但同時又不能說這些人完全健康。
不及時調理會致病
張冀秋醫師說:“有些40歲左右的人,尤其上班族,身體檢查都是正常的,但開始發現有些問題出現了,例如有三高一低的傾向,驗血血糖接近最高值,但還不是糖尿病,血液粘稠度高,血脂偏高,免疫能力低下,經常有喉嚨痛感冒,咽喉不舒服。這種人處于一種臨界狀態,如果不及時調理,可能會進一步發展,導致疾病的形成。”
她認爲,人不應在生病的時候才看醫生,而是平時就要注重養生,重視調理身體,預防疾病的發生:“中醫很在乎亞健康。有一句古話說: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好的醫生在沒有出現疾病狀態之前進行身體調理。一般的醫生是人家生病了才給予治療。中醫自古以來重視保健養生。”
中醫把人分爲九種體質
張冀秋醫師解釋,中醫把人分爲九種體質: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禀質。其中,只有平和質是正常的,其他都屬于陰陽失調的亞健康體質。
“例如,陽虛體質的人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稍吃點兒冷的就容易腹脹腹瀉,大便散爛不成形。如果覺得這不是病,不去調整,慢慢就會有疾病出來,像是腹瀉、陽痿、女性經痛等等。”
新加坡屬于熱帶雨林型氣候,常年夏天,濕氣和熱氣重,但中醫在臨床上發現很多人在這麽熱的天氣下所出現的病症卻是寒性的,時常頸肩酸痛,吃了寒的東西就拉肚子,或者糞便黏黏膩膩的,沖水總是沖不幹淨。這些常見的狀況,跟我們長期在有冷氣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有著很大的關系。
“冷氣這個人造的寒邪比自然界的那個寒邪還要厲害,而寒邪又是傷人最厲害的外邪。”
在家光腳走路寒由腳下生
張醫師在診病時,注意到許多中老年病人患有老寒腿,即下肢腫脹,酸痛沒有力,容易關節疼痛。新加坡這麽熱的天氣,哪來的寒性體質老寒腿?
“這與我們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習慣在家中不穿拖鞋光腳走路,地氣是寒涼的,俗話說寒由腳下生。對人體非常重要的腎經就起于足下,所以中醫很在乎腳底的保暖。”
中醫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進行調理,使身體陰陽調和、氣血調和,也就是中醫辨證施治,從而治療,預防疾病發生。
亞健康的出現是不分年齡的,有些小孩夜間尿床,有些沒有胃口吃不下飯,有些很容易感冒。這些孩子身體虛弱、瘦小,診斷不出具體的疾病,是亞健康狀態,若經過體質調理,就會健康成長。
“有些老年人覺得他們已經患病了,太晚了,好像來不及了,其實不是。因爲很多病有輕重之分,並發症不同。譬如糖尿病有很多並發症,在你還未出現並發症以前,還沒影響到腦血管、腎髒、眼睛、神經系統的時候,怎樣通過中醫中藥改善體質,做到既病防變,這個在臨床上也非常重要。”
亞健康的高危族群
此外,張冀秋醫師說:“真正的健康不單單指軀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以及對社會適應能力的健康。”
她舉例,年長者也容易出現心理疾病如常常感到緊張害怕、焦慮不安,甚至恐懼等情志方面的問題,這跟氣血不足、腎精虧虛有關。
有些人精神負擔很大,家裏有患病老人或有患病的孩子要照顧;用腦力工作的上班一族工作壓力大;重體力勞動者;人際關系搞得不好的人,如處理不好同事、婆媳、夫妻、朋友之間的感情;夜生活,生活不規律者;這些族群容易出現亞健康。
來臨的11月11日樂活講座,觀衆可以現場測試自己是否屬于亞健康的高危族群。張冀秋醫師也會講解各種體質,什麽是陰虛、陽虛,什麽是虛不受補,濕氣對健康的影響等等,讓大家了解中醫如何運用陰陽、氣血的概念來改善體質,來養生,讓身體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快樂。
-摘自 聯合早報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公衆微信號,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