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小圈
QQ: 2077525879
微信: xinjiapoquan001
新加坡雖小,但一座座標志性的建築絕對堪稱藝術品!在林立的建築中,一些具有標志性的建築在實用之余也運用美學,讓建築外觀散發不一樣的視覺魅力。
然而,也不是最近十年新一代的建築才有耀眼之處,一些幾十年的老建築同樣有著非凡特色。今天,就和小圈兒一些品一下新加坡最有魅力的十座建築!
1、最高法院大廈
新加坡最高法院大廈(Supreme Court of Singapore)在2005年啓用,由英國建築師事務所Foster and Partners所設計。
大廈耗資兩億新元、曆時三年半建成,總樓面達7萬2000平方米,內有12個民事庭、八個刑事庭和三個上訴庭。大廈內也有許多空曠空間,追求明亮清新又不失莊嚴的感覺。
這座建築最搶眼的設計,莫過于頂樓的圓形“飛碟”。這個“飛碟”是該建築的最高樓層即第九層樓,新加坡的終審法院——最高法院上訴庭就設在這裏。“飛碟”象征著新加坡司法制度的最高權力。
2.珍珠苑
位于歐南園(Outram Park)並處在半山腰的珍珠苑(Pearl Bank Apartments),建于1976年,雖已有40年曆史,至今仍受建築愛好者追捧,希望永久保留這棟富有特色的樓宇。這棟舊樓可說是住宅設計中的一個時代典範,幾十年來對新加坡和東南亞的住宅設計深具影響。
珍珠苑由新加坡雅科本(Archurban)建築規劃設計公司創辦人、現已過古稀之年的陳青松所設計。這座建築有38層樓,達113米,建成後一度是本區域最高的住宅建築,也是人口最爲密集的私人住宅項目。其形若馬蹄鐵的樓身設計更是前衛,在當時被認爲是穿越時空的創作。
馬蹄鐵形的外觀不爲標新立異,而是從空間設計上做到讓272戶單位都能前後通風。此外,每一層樓有八個單位和八架電梯,以及共用的走廊與露天樓梯,讓住戶在享有隱私的同時,也有進行互動的社區空間。
3.華僑銀行大廈
矗立在新加坡河畔金融區的華僑銀行大廈(OCBC Centre),于1976年落成,其52層樓的高度,當年是新加坡最高的建築物。這座大廈一直是金融區一座標志性建築,40年過去,四周高聳的新建築早已奪去其新加坡最高大廈的美譽,卻奪不走它40年來一直獨樹一幟的魅力。如此曆久不衰的傑作出自大師——美國著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之手。
華僑銀行大廈的外觀,有三個由小窗口拼出的巨型方塊,這使它有了“計算器”的昵稱。樓身的邊角呈渾圓狀,這其實是建設時兩旁各造一個半圓形大柱,中間再以三個巨梁銜接,以加速建造過程。
這座大廈設計風格簡樸卻美觀,被一些建築師評爲實在又實用,是上世紀70年代粗犷主義建築風的經典之作。
新加坡河畔駁船碼頭對岸,即皇後坊(Empress Place)亞洲文明博物館(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旁邊河岸,是欣賞華僑銀行大廈的最佳地點之一。
4.濱海灣螺旋橋
2010年啓用的螺旋橋(The Helix Bridge),是世界首座雙螺旋結構的人行彎橋,連接較早發展的濱海中地區與後來發展的濱海南地區(即濱海灣金沙所在地段)。
其雙螺旋(double helix)結構就像細胞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這個設計可均勻地支撐弧形橋身的重量,也象征了生命、延續、更新和成長。整個螺旋結構所用的鋼條達2250米。橋身有鋼與玻璃頂蓋,並建有五個以金木水火土爲設計主題的瞭望台。到了夜晚,橋身會亮燈,並可配合不同節日營造不同氛圍。
螺旋橋280米長,其中一側有一座平行且直行的汽車天橋,彎橋最彎處與汽車天橋銜接,這樣的設計提供了連接性,卻又讓行人避開公路喧囂。
螺旋橋是整個濱海灣沿岸3.5公裏步行環道的一部分,遊人可借由它從濱海灣金沙,到對岸的新加坡摩天觀景輪(Singapore Flyer)與濱海藝術中心。
螺旋橋的設計師是國際著名建築師Philip Cox率領的團隊,由澳大利亞建築師事務所Cox、工程師事務所Arup和新加坡的Architects 61組成。螺旋橋于2010年在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獎項中,獲得最佳交通建築的榮譽。
5.亨德申波浪橋
亨德申波浪橋(Hendersen Waves)銜接新加坡南部兩座山——花柏山(Mount Faber)與直落布拉雅山(Telok Blangah Hill)。這座橋274米長,8米寬,距離亨德申路(Henderson Road)路面36米,有12層樓那麽高,是新加坡最高的一座人行橋。
亨德申波浪橋于2008年建成,橋身猶如後浪推前浪,有四個波峰和三個波谷。拱起的波峰也是遮篷,下面有長凳讓遊人休憩。晚上橋身亮起橙黃色燈光,仿佛一盞盞大燈籠,與周圍幽靜的自然景致渾然成一體。
6.翠城新景公寓
翠城新景(Interlace)公寓是新加坡最大的私人住宅項目之一。它坐落在德普路(Depot Road),占地8萬1000平方米,總共有1040個公寓單位。它的建築設計並非一般的擎天柱高樓,而是由31棟各70米長、六層樓高的大樓,循著六角形的格式,如積木般疊起來,形成非常獨特的外觀,也讓住戶窗外的景觀更多元化。
這個項目由世界知名建築師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所設計。設計師在采光和通風設計上落足心思,每棟建築的角度配合南北的最佳方向,減少西照陽光直射。因此,每個單位寬敞明亮,又能不受陽光正面照射。六角形的排列,也能促進空氣流通。
這個由凱德集團(CapitaLand)開發的公寓項目,也注重以人爲本的設計。樓座之間有八個不同主題的大庭院,而庭院樓梯地面的顔色,選用深淺交叉的灰色,以加強視覺上的差異,防止使用者踩空。庭院四處都有方便輪椅和嬰兒推車使用者的設施,如斜坡和扶手。九個空中花園也都配有升降梯。
2013年落成的翠城新景,于隔年獲得新加坡建設局頒發的“通用設計標志獎”(Universal Design Mark Awards)的最高榮譽白金獎。通用設計指的是讓所有使用者都能通用的建築設計理念。2015年,它也獲得世界建築節的年度建築獎。
7.濱海藝術中心
2002年開幕的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新加坡人昵稱它爲“榴梿殼”。它的屋頂共用了1萬零508片玻璃,但因新加坡長年烈日照射的原因多加了遮陽設計,遮陽板“帶刺”的樣子,像極了熱帶水果之王榴梿的外殼。
這個項目由英國的建築師事務所Michael Wilford and Partners與新加坡的DP Architects所設計。據設計師的說法,這些“刺”的設計,靈感來自東南亞傳統工藝品的圖案,也與一些葉子的形狀相似,而且每個“刺”的角度都經特別設計,以讓陽光自然透進來。
濱海藝術中心可說是一代人的夢想,1975年時任文化部長王鼎昌提出建造藝術中心的想法,但這個想法在20多年後才落實。這座耗資6億新元建造的藝術中心,有音響設備一流的音樂廳(1600個座位)、劇院(2000個座位)、小型劇場、戶外演出場地、購物商場與餐館,以及本區域第一所表演藝術圖書館。
8.濱海灣金沙
2010年開業的濱海灣金沙(Marina Bay Sands)綜合度假勝地,造價高達80億美元,由以色列著名建築師Moshe Safdie所設計。這座巨型的建築爲新加坡濱海灣增添了漂亮不凡的風景線。
濱海灣金沙主建築是三座55層樓的酒店,由一個340米的長形空中花園SkyPark銜接。
SkyPark面積達1.2公頃,當中有餐館、酒廊、花園與遊泳池,可同時容納3900人。
SkyPark設有世界最大的公衆觀景台。這個觀景台長67米,懸空而建,可容納約900人。在此除了可飽覽市區華廈美景,也能看到不遠處的濱海堤壩(Marina Barrage)與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以及一望無際的海景。濱海灣金沙也建有一座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建築形狀像一朵蓮花。
9. 濱海灣花園“花穹”與“雲霧林”
2012年開幕的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當中有兩個巨型且內部結構不設有柱子的玻璃植物冷室(Cooled Conservatories),分別叫作“花穹” (FlowerDome)與 “雲霧林”( Cloud Forest)。這兩個冷室被譽爲“世界最華麗的植物冷室”,裏頭展示20多萬株來自各地山區和半幹旱地區的各類植物花卉,富有異國情調。
冷室建築由英國建築師事務所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所設計,兩個冷室造價各約500萬新元。花穹占地1.2公頃,高38米,可同時容納1400名訪客。由3332片玻璃覆蓋的花穹,模擬幹冷的生長環境。
雲霧林占地0.8公頃,可容納1200人,裏頭造了一座35米(約13層樓)高的山和一道30米(約11層樓)高的瀑布。不同于花穹,它模擬的是濕冷的生長環境。
由于兩個冷室的溫度需長期保持在23至25攝氏度,因此冷氣系統的設計也需講究。冷室有大型“煙囪”,可將升到冷室上端的熱氣回收,用來烘幹冷氣系統的除濕劑。它也善用木屑等園藝廢料,用來焚燒發電,給冷氣系統供電。焚燒過程中散發的熱氣也可用來烘幹冷氣系統的除濕劑,灰燼則可充作植物肥料。
此外,特制的光譜選擇性玻璃(spectrally selective glass)能讓高達64%的陽光穿透冷室,但同時擋住65%的熱氣。冷室也裝有自動布簾,感應到多余陽光時,會局部關上。
花穹與雲霧林的建築與環保設計,讓它獲得2012年世界建築節的年度世界建築大獎。
10. 芽籠24A巷店屋
芽籠24A巷(Lorong 24A Geylang)這條會館林立的巷子,兩旁是建于上世紀20年代、富有濃郁南洋色彩的店屋,原有的門面保存完好,漂亮迷人。新加坡商人盧朝運和友人黃山忠20年前一口氣買下這條巷子的四棟店屋,之後聯合另兩位友人,花五年再收購四棟。
2010年,他們決定同時爲這八棟店屋進行內部大翻修。
這項翻修計劃很特別,業主們找來七位建築師,讓每位建築師自由發揮,但規定每棟店屋的翻修費不能超過60萬新元。結果八棟店屋內部風格迥異,以13號店屋來說,焦點是一道似 “紅色火龍”的旋轉樓梯。隔壁11號店屋則以不經修飾的洋灰、鋼鐵和玻璃作爲建材,類似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的風格。21號店屋格調高雅,燈光柔和,還造了水池;曝露的磚塊設計營造質樸與現代感兼容的效果。
2013年,這項翻修計劃贏得了新加坡市區重建局頒發的舊建築修複工程獎(Architectural Heritage Award)。
如今,這八棟內部猶如一件件藝術品的店屋,改變了老巷子的氛圍。店屋每棟能以萬元高價出租給外籍專業人士,當店屋因更換租戶而有“空檔”時,業主們也大方地把店屋借給畫廊或年輕藝術家辦畫展與攝影展。這些活動帶來不同的訪客,無形中提升了整條巷子的格調。
推薦閱讀
推廣
新加坡圈房産專欄作者: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