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緩緩君
來源 | 緩緩說
01
#蕭山情侶婚前聊天記錄曝光#上了微博熱搜第一。
一位用戶名爲@阿薩德的 網友在“蕭內網”(蕭山本地論壇)發帖說,他一個10年的好兄弟因爲買房的事和談了3年的女友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他兄弟一邊聊微信一邊哭。
“你們能想象180的大男人當街哭是什麽感覺嗎?”
@阿薩德的 把兩人的聊天記錄發在了本地論壇上,沒想到經微博轉發後引起了輿論的發酵。
我去找到了@阿薩德的 在蕭內網的原貼,裏面有這麽一句話:“不用私聊我,有什麽看法直接回複吧,讓當事人也能更清晰的看到。”
這裏特別要注意的是,@阿薩德的 發帖前是征得男主和女主同意的。
由此判斷,男主和女主應該是各自都覺得過錯不在自己,但又當局者迷,所以希望有局外人能夠給出客觀的意見。
先貼一下兩人的聊天內容,可能你已經看過了。
02
我分別去微博和知乎看了留言評論,發現兩邊的畫風截然相反。
微博的高贊評論幾乎一面倒指責男方出爾反爾,知乎的高贊幾乎是一面倒地指責女方索取無度,兩邊都充斥著對男主、女主動機的揣測。
我一直都反對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用極大的惡意去揣測他人動機,這只會加深對立和敵視。
所以在評價之前,還是先盡可能來還原事實(由于信息量有限,所以只能說是盡可能)。
1.男方的家庭很可能是拆遷戶。
蕭山原本是一個縣級市,後來成爲了杭州的一個區。整個杭州近兩年的拆遷安置費(貨幣安置)大概在300萬元-600萬元左右(主流水平),考慮到男方父母加起來的收入只有10萬+,但有能力全款買400萬的房子,那麽他們是拆遷戶的可能性很大。
2.男方家長答應過給全款買房,但男主不同意。
女主說:“你爸媽不也都同意全款買房了嗎?”
男主說:“就這樣花掉他們一輩子的積蓄,我會一輩子良心不安的。他們是他們,不能代表我的意思。”
所以這裏的事實是比較清楚的:男方家長曾做出過全款買房的口頭承諾,但男主覺得掏空自己父母會良心不安所以不同意。
3.男方家長承諾時沒有商定地段,給矛盾埋下了伏筆。
女主一開始問,聽說你在准備買房了,打算買哪裏呀?可以的話能不能買北面的,畢竟她不會開車,這樣上班方便。
從這一段可以看出,雙方之前並沒有商定地段,所以也給矛盾埋下了伏筆。
下面這張圖是蕭山的房價。
圖裏可以看出,蕭山的房價差異很大,北面的大多在3萬以上(部分區域甚至接近5萬),南面的2萬出頭還能買到。
正好我也在關注蕭山的樓盤,最近那些新開的樓盤,稍微好一點的(比如龍湖天矩),每平方3.2萬-3.3萬還是要的。
男主說,買129方再加個車位一共400萬,已經是按3萬整的單價算的,再加上稅費手續費,說實話400萬資金已經很緊張了。
4.如果全款買房,兩邊的財産支出對比
買房按400萬。
彩禮18.8萬,女方全部拿出來再貼錢買50萬的車,這一項女方淨支出31.2萬。
辦酒錢兩家平攤,按6000每桌,一共30桌算,合計18萬,即男方女方各出9萬。
根據以上數字做大致估算,這對小兩口全款買房+結婚的話:
-
男方家庭需淨支出427.8萬
-
女方家庭淨支出40.2萬
有不少評論說,男方和女方的家境不在一個層面上,這個還真不一定。
女方只是自己的朋友家庭條件比較好,但她自己未必。
我的大學同學身價上億的和幾千萬的都有,但和我沒什麽關系。
5.關于財産分割的法律問題
-
如果領證前男方家長全款買房,房産證只寫男主一個人的名字,那無疑是男主一個人的婚前財産。
-
如果領證前男方家長全款買房,房産證寫兩個人名字,屬于共同財産(買房前去公證處做份額約定的除外)。
-
如果領證前男方家長付首付,房子只寫男主的名字,那麽房子屬于男方,但是離婚時男方應該將還貸以及增值部分補償女方。
-
如果是男方家長付首付,房子寫兩個人的名字,無論買的時候有沒有領證,都屬于共同財産(買房前去公證處做份額約定的除外)。
以上是事實層面的分析,接下來作一點價值談判。
但價值判斷很容易被立場所影響,所以我們不妨先來做一個假設:
假如你是男方的家長,你覺得男主做得對嗎?你願意掏空自己的養老錢給小兩口全款買房嗎?
假如你是女方的家長,你覺得女主的要求合理嗎?你願意讓她嫁給這樣的男孩嗎?
03
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男主一方肯定有過錯,他們最大的過錯就是父母答應全款買房但男主卻變卦,這相當于給了女方希望又讓她失望。
這種感覺會特別差,所以我很理解女生當時的失落甚至是憤怒。
但微博評論裏的有些誅心之論實在讓人看不下去。
我沒覺得女的特別錯,反而是男方算精了,我覺得女孩家真沒什麽心思就想結婚安穩點不要背債,雖然提到朋友,但也沒要求跟別人一樣要300平,反而是男方借著孝順在打共同財産的算盤。
這種就是純粹的法盲。
如果男方婚前全款買房寫男主名字,那才是婚前財産。男主提出讓爸媽付個首付,房子寫兩個人名字,那是共同財産。
所以,男主在做打算的時候是充分考慮了女方的利益的。
而且所謂的“沒要求跟別人一樣要300平”,在我看來這不是什麽值得理直氣壯拿出來說的事。
在全國房價排名第四的城市買300平的房子難道還成了標配?
男孩不是孝順,也不是不想全額買房,只是不想和這個女孩結婚全額買房罷了,鑒定完畢。
這種人是來添亂的。
看一下男主當時說的:
“目前買房子壓力真的太大了,我也不希望結個婚,把爸媽一輩子的積蓄都花掉。這些畢竟也是他們的養老錢,如果結婚辦酒算下來,可能還要背上不少債。”
“房子真的太貴了,對不起。”
“這些年,我知道,你對我付出了很多。”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再根據發帖人的描述,男主和女主聊微信時,一邊聊一邊當街痛哭,這讓我覺得男主的態度是真誠的,一方面他是真的不想掏空父母的養老錢,一方面他又對女朋友有虧欠之心。
但無論是男主父母還是男主自己,對女主應該是有誠意的。
畢竟哪怕只是先付首付,那也是要拿出兩、三百萬真金白銀的。
對于一對快退休了年收入又只有十多萬的夫妻,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讓我意外的是,微博評論裏這種不負責任的鑒定和毫無根據的惡意揣測,點贊數居然還能排第二。
但還有更毀三觀的。
你爸媽既然能全款買房那就證明手上有點錢,不全款買,他們老兩口留著錢幹嘛?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其邏輯就是父母手上有錢爲什麽不榨幹?
04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男人娶媳婦的時候准備好房子是天經地義,但那是有代價的。
這個代價是農耕文明和宗族觀念烙印下的男尊女卑。
看看“娶”這個字,上面是取得的取,男人娶媳婦意味著一種取得,而“嫁”這個字,則來源于“婦人外成以出示適人爲家”。
所以過去普通認同的一種觀念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現在不少農村地區依然認同這個觀念)。
在傳統的宗族觀念裏,兒子是自己家的人,媳婦也是自己家的人,但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作爲代價,男方家庭要准備好兩樣東西:一是彩禮,二是房子。
前者是對女方娘家的補償,但這種補償隱含的是對女性赤裸裸的物化。
後者是對女性本人的生活保障,但這種保障同時也伴隨著束縛和荼毒。
他們在給女性提供保障的同時,還強行施加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主從關系,他們要求女性操持家務,侍奉公婆,傳宗接代,相夫教子。
他們會用思想作枷鎖,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學習女德。
女人根本就沒有和男人平等的權利,在北方的一些地區,女人吃飯甚至都不能上桌。
女人還必須以生兒子爲榮,如果生不出兒子,會被鄰裏鄉親看不起。
婆婆可以理直氣壯地對媳婦指手畫腳,小媳婦要熬成婆才能揚眉吐氣。
等到這些女人有了女兒,女兒長大之後她們可能會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剝奪她自由戀愛的權利,讓自己的女兒重蹈覆轍。
傳統的宗族觀念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穩定性,他們會給女性現成的房子,給女性生活的保障,但也剝奪了女性自由選擇和自我實現的權利。
西方過去也對女性有著類似的壓制,但隨著女權運動的興起,女性終于有了工作、受教育和投票等權利,于是又衍生出了西方的現代家庭觀念。
在這種觀念下,家庭的主體和成員之間的邊界是非常清晰的。
(吳軍老師對典型的美國人的家庭觀念的介紹)
婆婆不能對媳婦指手畫腳,因爲媳婦才是小家庭中的女主人。
丈夫有義務和妻子分擔家務,而不是娶一個媳婦回家當成保姆。
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會打著爲你好的大旗催你結婚,因爲她們清楚這是你自己的事。
但女人在擁有了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學會獨立並承擔責任。
最典型的就是父母不會勒緊褲帶幫你買房子。
05
無論是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還是西方的現代家庭觀念,背後都有一個規律:
-
你想獲得一點什麽,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隨著教育的普及,確實有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清醒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中國還是有大量的男人和女人都沒有長大。
無論是“我月薪一萬,娶個保姆怎麽了”,還是月薪5000的男人說“我養你”,這些男人的思維都停留在給女人一口飯吃就要對方感恩戴德的大男子主義裏,他們不懂平等、尊重和體諒女性。
他們很可能會成爲那3000萬光棍之一。
但同樣的,那些一邊喊著要平等,要獨立,要受到尊重,一邊卻理直氣壯地要求男方父母掏空家底買婚房的女人,同樣也沒有長大。
所有的權利和尊重都是用自己的擔當換來的,而不是討來的,要來的,喊出來的。
一邊要享受傳統家庭觀念中的保障,一邊又要索取現代家庭觀念中的權利,好處都讓你占了,責任丟給對方和他的家庭,這樣是不是太貪心了?
06
07
微博裏有一個評論我印象特深:
如果這是我的兒子,我會很感動,覺得這個女孩不是我兒子的良人。但如果是我的女兒遇到了這樣的男的,我可能不會同意她嫁過去,我怕她受委屈。這就是人性。
08
我相信看到這裏,肯定還是會有一些女性覺得女主吃虧了。
公衆號裏不是一直都在說麽,你愛我就要給我最好的。
正是在這種觀念的洗腦下,微博下面這種惡意的揣測才能獲得1.8萬個贊。
要記住,你體諒別人,別人才會體諒你。
所有的權利和尊重都是用自己的擔當換來的,而不是討來的,要來的,喊出來的。
最後,我奉勸所有的男人,別想著讓女人一邊在外工作,一邊又在家做保姆;也奉勸所有的女人,別把自己想要的,當成別人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