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小圈
QQ: 2077525879
微信: xinjiapoquan001
事件發生在位于裕廊的維林中學(Westwood Secondary School),網上盛傳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名男學生向一名坐在教室裏使用手機的男同學丟椅子,椅子砸中同學所坐的椅子後,該名同學只往後望了一眼便回頭繼續使用手機。
但另一名學生並沒有就此罷休,再用另一張椅子丟向男同學,然後走向前大力拍打他的頭部,還對他拳打腳踢,多次往他的頭部揮拳,再把該名男同學連人帶椅推倒在地上,繼續毆打他。
從視頻截圖我們也可以看到 周邊還有別的學生,但是他們坐著觀看這一切,沒有絲毫要阻止的意思。
校方立即采取行動,爲涉及這起事故的學生進行輔導,並且采取適當的紀律處分。
學校也同這些學生的家長合作,幫助學生們從這起事故中吸取教訓。
有不少網民在留言中爲被欺淩的男同學叫屈說:“那孩子只是在看手機做自己的事,那個有問題的孩子有什麽問題,需要當衆侮辱他?”
也有網民說:“受害者做了什麽,竟被如此對待?”
什麽是校園霸淩
校園霸淩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爲,校園霸淩多發生在中小學。
比如:對受害者的直接攻擊,包括拳打腳踢、掌掴拍打,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等等。
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校園霸淩通常都是重複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
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
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欺淩者。
校園霸淩也不僅僅包括肉體上的折磨,還包括了區別對待的軟暴力。
比如:給同學取侮辱性外號與喝罵,傳播關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等等。
較之前者,軟暴力對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傷害更大。
校園霸淩産生的原因
學校本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當種種欺淩行爲不斷傷害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沖擊社會的道德底線之時,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孩子變得暴戾?
在校園欺淩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爲然。
有些孩子“天真地”認爲暴力行爲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夠解決問題的。
有些孩子想當然地把暴力當作一個“引起關注”或是“樹立威風”的方式……
這些現象的出現,折射出的是青少年價值觀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發育不完全,情緒不穩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調節能力差是常見的現象,這也是導致青少年暴力行爲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則是青少年對施暴力行爲的認知出現了偏差。
而偏差的出現與其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包括家庭、社會等諸多方面。
調查表明,在很大程度上,校園欺淩的根子在家庭:
-
許多施暴的孩子有著相似的家庭背景;
-
或是家境優越,認爲不管出了什麽事,家長都可以擺平;
-
或是家境惡劣,自己也有過被父母暴力對待的經曆。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會引起孩子的模仿。
做事不講程序規則、處理問題簡單粗暴、缺乏溝通,諸如此類的社會大環境,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成爲校園欺淩滋生的土壤。
比如電影電視劇中出現的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情節,網絡遊戲裏大量的打鬥、殺人的情境,這些都會讓孩子形成一種“心理免疫“。
換言之,當孩子接受了、習慣了暴力的環境,暴力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正常現象,一旦現實生活中出現了矛盾,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將暴力行爲應用到現實當中。
畢竟青少年心智發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産生思想上的混亂。
校園欺淩會給孩子帶來什麽危害
校園欺淩在很多人的心裏都留下很深的烙印。
這種不良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受害者身上,也給施暴者的心靈成長和社會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對于施暴者而言:
給他人帶來傷害,要承擔治療甚至賠償費用,要受到學校老師的嚴肅批評教育,甚至無法繼續完成學業。
他們的行爲很難獲得社會(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的認可,那些常在中小學打架,特別是加入到暴力幫派的學生,很多最終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對于受害者而言:
帶來肉體損傷甚至殘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氣;造成心靈的陰影和傷害;厭學甚至辍學。
那麽,在校園欺淩事件中,學生、老師和家長分別該怎麽做?
面對校園欺淩,學生該怎麽做?
① 獨自面對時
一個人遇到突發霸淩狀況,要盡快走開。
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機發泄不快,如果你沒有反應,對方往往不會再糾纏。
如果對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
如果實在不能避開,氣勢上不能軟弱,施暴者總選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堅定,保持沉著冷靜,腰杆也要挺得筆直,傳遞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或者直接告訴對方“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老師知道了會批評你的”。
② 大聲說出來
如果已經遇到校園霸淩,要勇敢地向老師、學校或權威部門反映。
告訴他們施暴者是誰?他們具體做了什麽?
在哪裏?什麽時候?持續多久了?對自己造成了怎樣的困擾?
當你覺得霸淩已經威脅到你的人生安全,那你必須說出來!
如果相關部門遲遲沒有回複,試著向其他權威機構求助。
這聽起來很複雜,但是只要堅持不懈,問題就能解決。
向父母傾訴。
或許你會擔心他們反應過激,但是他們依舊是最願意幫助你的人。
③打理好自己的情緒
遭遇霸淩並且克服它帶來的傷害並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情,所以如何擺脫校園暴力帶來的心理陰影是每一個受害者都需要面對的困境。
盡量嘗試著表現的和平常一樣,自嘲或幽默地調侃會減弱不安的情緒,或者跟自己信任的人積極交流。
要把注意力放在個人和情緒管理身上,羅列出積極的目標,並且努力實現它們。
這樣帶來的成就感會增加你的底氣。
面對校園欺淩,教師該怎麽做?
①在暴力事件未發生前進行預防
不論我們的應對措施是有多麽的到位、多麽的成功,都不如將校園霸淩事件預防在萌芽狀態。
日常教學應對給孩子們講述校園霸淩的危害,讓可能成爲施暴者的學生得到警示,使可能成爲受害者的學生學會保護自己。
②預防手段可以采取多樣化
建議各位教師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問題上要重視,不要以爲自己的學生不會做出那麽恐怖的事情。
可以帶孩子們去參觀少教所,可以讓他們觀看校園暴力事件的案例視頻之類的。
③班級確定多名班情聯絡員
教師不可能將全部時間都和自己的學生們進行相處,要想避免校園暴力事件,還是需要學生群體中有人監督、觀察可能存在發生暴力事件的現象,及時跟老師彙報。
或者在暴力事件發生後這部分班情聯絡員能夠第一時間告知教師具體情況。
④多了解班級情況,鼓勵學生們團結
一個班級之所以會出現霸淩事件,和班級的團結與否有很大關系,教師應該多關心班級的團結問題,讓班級的凝聚力加強,孩子們團結了自然就不會出現矛盾,班級就和諧了。
⑤ 當暴力事件出現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程序走,切勿隱瞞
很多教師怕暴力事件一旦報告了,就會影響到個人的發展問題。
正是教師的這種態度讓施暴方肆無忌憚,讓受害方倍感屈辱。
當暴力事件嚴重的時候如果教師故意隱瞞還涉嫌違法,如果被媒體曝光了更是容易飯碗不保。
所以,不論站在何種角度上,按程序走才是最正確的。
面對校園欺淩,家長該怎麽做?
首先,一定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教會孩子自尊自愛和自我保護。
許多遭受校園霸淩的孩子在第一時間會自我懷疑,認爲真的是自己不好,才會受到欺負,這會讓校園霸淩的情況持續存在。
實際上,校園霸淩尤其容易發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負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
很多情況是,有些家長在家中打壓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順從,這樣的孩子在學校很有可能會成爲被欺負的對象。
所以,家長要教會孩子面對霸淩勇敢面對、保護自己。
家長在孩子被欺負時需要親自出面,采取行動,聯系老師,要求老師和學校有所作爲,教育懲戒欺淩孩子的學生,而決不能聽之任之,任由孩子遭受傷害。
其次,幫助孩子學習識別和建立有益的人際關系,對抗人際孤立和欺淩。
另一類容易遭受校園霸淩的孩子,是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孩子。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際關系的能力。
如果孩子遭受欺淩,而仍然能和班裏的一些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那麽就會對校園霸淩的影響産生很大的緩沖作用。
家長也需要和孩子解釋,某個同學的孤立和排擠可能是出于嫉妒或其他動機,但並不意味著不能和其他同學建立好的關系,讓孩子對同伴關系抱有合理的預期和期望。
家長們要多帶孩子參加一些親友間的社交活動,營造環境提供機會讓孩子參與同伴社交,耳濡目染,會對孩子上學後的人際適應産生良好的影響。
如果察覺孩子性格有些孤僻,缺少有意義的同伴關系,一定要及時的幹預和治療。
推薦閱讀
新加坡圈房産專欄作者: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