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8日女神節,那麽大家對人工智能領域的女神有了解多少呢?各個領域都有偉大的女性,我們今天用當前熱門的人工智能領域爲例,帶大家走近這些女神……
從門禁刷臉到拍照購物再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正在以驚人的趨勢席卷世界,改變我們的生活。不過,你或許還不夠了解在背後往前推動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尤其是女性研究員和科學家。
與大多數理工學科一樣,AI/ML領域,女性從業者的數量呈壓倒性的劣勢,管理崗位和C級職位尤其。根據最新的一份調查,在谷歌和Facebook,女性工程師的數量僅有20%,而這已經算是多的——根據女性機器學習會議Women in Maching Learning(WiML)的創始人、AI研究者Hanna Wallach的統計,機器學習領域中女性僅占13.5%。
據Bloomberg Beta的統計,女性在AI/ML各領域普遍偏低,技術和研究崗位尤其,而在管理和C級別職位中,情況更加嚴峻。上圖顯示了C級別職位女性(黑色)與男性人數對比,在CRO和CCO兩欄就沒有女性。來源:TechEmergence
AI研究人員的多元化在未來5-10年都將是很大的挑戰,讓AI/ML更多包容和多樣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WiML成立的目的,便是增加從事機器學習的女性數量,幫助女性取得專業成功,提升女性在機器學習中的影響。此外,還有像斯坦福AI4ALL這樣的項目,旨在改變傳統AI領域的刻板印象,讓更多的女性參與,面向高中女生(美國9年級),讓她們接觸AI專業培訓,發揮自己的才能。
在3月8日國際婦女節的這一天,借著這個機會,我們向所有的女性,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工作的女性喝彩。在這裏,我們還特地爲大家整理出以下幾位中國人工智能值得關注的女性,她們都克服了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的種種挑戰,實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力,成爲行業的領導者和榜樣。
這份名單並不全面。更多有才華的人爲AI做出貢獻,這不是我們能在一篇文章中快速總結的內容。退部分人物的簡介來自網絡,包括高校頁面或個人官網、維基百科以及此前的報道。相關信息若有過時乃至不當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
李飛飛:實現AI普世價值
2017年10月31日,李飛飛到訪新智元並接受新智元創始人兼CEO楊靜專訪。
“AI沒有國界,AI的福祉亦無邊界”。
2017年11月13日,上海,谷歌雲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動情地說完這句話,宣布谷歌將在中國組建AI中心,從北京出發,逐漸遍布全國。谷歌中國AI中心將由李飛飛和谷歌雲機器學習負責人李佳共同領導,主要聚焦基礎研究。
李飛飛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和斯坦福視覺實驗室主任。李飛飛帶領團隊創建了全球最大的圖像識別數據庫ImageNet,由此改寫了圖像識別乃至人工智能的曆史,ImageNet讓人們知道,數據和算法一樣重要。李飛飛關于神經網絡和計算機視覺的研究大幅推動了人工智能發展,可能爲我們帶來更直觀的圖像搜索應用,以及能夠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做出決策的自主機器人。
2016年11月,李飛飛加盟谷歌雲,擔任谷歌雲首席科學家,同時也繼續在斯坦福工作。李飛飛接受新智元專訪,表示自己是利用休學術假到谷歌去實踐 AI的普世價值。谷歌AI中國中心是她加入谷歌便開始積極推動的一個項目,也是爲這個遠大目標做一個小小的貢獻。“隨著技術開始以更深刻的方式塑造人類生活,我們將需要共同努力,確保明天的人工智能會使我們所有人受益。”
李飛飛也有參與AI4ALL的工作,她多次強調,因爲AI承載了人類所看重的各種價值觀,包括道德、偏見、公正或使用權。AI將給人類社會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AI發展需要更多女性的參與,需要多元化技術人員參與AI技術的開發。
李佳:AI賦能,讓所有人都能隨時使用AI
李佳以谷歌AI中國中心總裁、谷歌雲AI研發主管的身份,在2018年2月北京舉行的Think With Google大會亮相。在加入谷歌和李飛飛一起負責谷歌雲機器學習部門之前,李佳是Snapchat的研究部門負責人,她帶領的研究團隊主要負責研發新方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包括在圖片上添加文字、符號等各種內容。更早一點,李佳曾在雅虎實驗室的視圖計算和學習部門擔任負責人。
李佳在2017年底接受新智元采訪時表示,這幾年來,她在工業界看到各種各樣的有意思的ML問題,這些問題通常都是在傳統行業當中,而AI人才通常都在互聯網技術公司,兩者間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希望更多更多的AI的人能夠投身到這裏,發揮技術特長來影響各行各業,最終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的生活”。
李佳帶領的谷歌雲AI團隊處于研究和産品兩者的中心。2018年初,谷歌雲發布了AutoML,讓不懂AI的開發者也能使用AI,大幅降低機器學習的門檻。最先推出圖像功能,是李佳和李飛飛走訪上千客戶,基于用戶需求和前沿研究得出的結論。李佳說,谷歌Cloud AutoML是印證研究和開發可以良性循環結合的很好例子,讓AI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讓實際問題激發研究興趣。在會後接受采訪時,李佳多次提到一句話:
AI賦能,讓所有人都能隨時使用AI。
周以真:龍女士,阿裏達摩院首批達摩祖師之一
外界對周以真教授的評價爲“橫跨學界、政界、企業的計算機思維定義者”。盤點她過去的學術生涯,可以用“開挂”來形容: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師從圖靈獎得主Ronald Rivest,曆任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計算機科學與通訊部門主席、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等重要職位。而最能影響計算機曆史的,則是她2006年發表的《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論著中,周以真倡導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解決問題、設計系統並理解人類行爲的思維方式,這一理念推動了計算機科學在全球教育領域的發展。
同時,作爲空手道黑帶的周以真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武林高手”,被稱爲“龍女士”。2017年,周以真教授作爲首批10位“達摩祖師”之一加入阿裏的達摩院,與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泰鬥Michael I. Jordan、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George M. Church等人一同爲達摩院提供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咨詢建議。
盧宇彤:中國超算巾帼英雄
盧宇彤是中國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同時是中山大學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教授,曾任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軟件所副所長,銀河天河工程副總師。盧宇彤教授參加了五代銀河系統和兩代天河系統的研制工作,還是 “天河二號” 超級計算機系統副總設計師。她在中國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廣東省的支持下,主導了一系列的 HPC 和大數據項目。
盧宇彤教授在 2009 年和 2014 年分別獲得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特等獎。她的長期研究興趣包括並行操作系統,高速通信,大規模並行文件系統和大規模資源管理系統,以及高級編程環境和應用。
谷雪梅:前谷歌中國第一位本土女工程師
谷雪梅現在是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技術産品負責人。她碩士畢業于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2005年1月加盟谷歌,2006年2月調任谷歌中國,是谷歌中國第一位本土女工程師。
加盟阿裏後,谷雪梅先後擔任過阿裏巴巴集團搜索事業部負責人、阿裏媽媽技術産品負責人。在加入阿裏之前,她在搜索基礎設施和知識圖表方面爲谷歌公司工作了10年,任職Google Beijing site lead三年。她在大規模分布式計算平台、搜索推薦及、知識圖譜等方面有多年的開發和管理經驗。
吳華: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首席科學家
吳華,博士,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人機對話、知識挖掘、機器學習等。作爲百度翻譯技術負責人和團隊的創始人之一,吳華博士在機器翻譯及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浸潤多年,負責過多項機器翻譯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開發了多款自然語言處理産品。吳華博士已授權或公開的專利申請100余項、發表論文60余篇。作爲分課題負責人或者成員參與過863重大項目、97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
吳華博士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研究成爲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可,2011年她受邀擔任NLP領域重要國際會議IJCNLP的機器翻譯領域主席(Area Chair),2012年擔任NLP領域最好的國際學術會議ACL的機器翻譯領域主席。去年,她又被遴選爲ACL 2014年的程序主席(Program Chair),她還獲評2017年福布斯“AI傑出女性”。
谷俊麗:馬斯克背後的中國女博士
谷俊麗,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博士,機器學習專家。現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全面負責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研發團隊的創建,領導人工智能創新和自動駕駛軟件的研發,加速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和升級叠代。在加入小鵬汽車之前,谷俊麗在特斯拉搭建了機器學習團隊,其領導打造的Autopilot 2.0,正是特斯拉大規模部署的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系統,甚至有媒體稱其爲“馬斯克背後的中國女博士”。
谷俊麗精通諸多領域,在機器學習、異構計算、高性能計算以及處理器設計方向都有深厚的研發經驗。在清華大學讀博士期間,谷俊麗作爲核心人員研發過超長指令字數字信號處理器,後赴美參與UIUC超級計算機的研究工作,並曾工作于Google總部。2012年7月之後的四年,谷俊麗曾任國際芯片巨頭AMD主任工程師,負責大數據和深度學習軟件的研究開發。
史元春:中國最早開始研究普適計算的學者
史元春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院長、長江學者,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人機交互與媒體集成研究所所長,IEEE高級會員。
她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年起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任教。史元春教授的研究興趣涉及人機交互、普適計算、網絡多媒體技術以及網絡教學技術等領域。作爲國內最早開展普適計算研究的學者,她于 2000 年建立了智能空間研究環境。史元春教授近年投入較多研究精力的方向是自然交互接口和高效交互界面,帶領團隊研制了大幅面交互桌面,基于手機攝像頭等傳感器的手勢交互技術,界面優化和自適應轉換技術等,數次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
初敏:帶領研發第一個中英文雙語語音合成系統“木蘭”
初敏,中科院聲學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覆蓋語音識別與合成、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大數據處理和計算等,在相關領域發表了近百篇學術論文並取得20多項國內外專利。目前擔任思必馳VP、思必馳北京研發院院長,肩負著思必馳拓展語音技術在物聯網外的新業務、新場景落地的重任。
初敏于2000年加入微軟,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從事科學研究近10年,創建並領導語音合成研究小組,研制出了第一個中英文雙語語音合成系統“木蘭”,被譽爲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的前五年中取得的10大技術突破之一;後于2009年追隨王堅博士的步伐加盟阿裏,擔任阿裏雲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Analytics部門總監,曾經在阿裏雲和阿裏媽媽負責機器翻譯、阿裏輸入法、淘寶産品庫、互聯網用戶畫像、CNZZ數據銀行等産品和項目的研發工作。
朱小燕:讓60歲以上的老人自如地跟機器交互
朱小燕,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市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朱小燕1992年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學士學位,在1987年取得了日本神戶大學碩士學位,90年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博士畢業,93年開始在清華大學任教。
朱小燕教授主攻智能信息處理, 機器學習, 文本挖掘等幾個領域,所在研究小組曾在光學字符識別、語音信號處理、人機交互等領域進行過深入研究。所在室驗室是國家信息領域到現在爲止唯一的人工智能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手寫數字識別、盲用計算機系統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理論與應用成果。識別引擎曾經成功地應用于中國跨世紀人口普查及其它多個國際合作項目;研究組實現的多文檔摘要系統在國際評測TAC2008、2009兩年中連續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09年朱小燕教授獲得加拿大國際開發研究中心(IDRC)首席科學家稱號。朱小燕對語音技術進一步的發展期待是能讓60歲以上的老人也能夠比較自如地使用語音與機器交互。
黃河燕:主持承擔多項國家科研攻關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黃河燕,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博士學位、1986年獲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83年獲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語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兼任香港城市大學特約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在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和智能應用系統等方面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提出並設計了面向對象的多風格智能程序設計環境;主持研究並實現了基于多策略的機器翻譯系統、軍用文字信息輸入識別與處理系統、多語機器翻譯及其系列應用系統、大型網絡信息翻譯集成處理系統等,組織並完成了基于上述系統技術的多項産品化開發工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項,目前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863項目。2017年12月14日,中國互聯網協會標准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黃河燕任中國互聯網協會標准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劉杉:騰訊音頻實驗室傑出科學家
劉杉,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和博士畢業于美國南加州大學電機工程系,現任騰訊音視頻實驗室傑出科學家。劉杉加入騰訊之前,曾任華爲美國多媒體實驗室主任兼視頻標准首席科學家和全球項目負責人;在此之前擔任聯發科美國視頻和視覺技術開發部主任。在聯發科任職期間,作爲主要發明人和聯合發明人的50余篇技術提案被ITU-T H.265 | ISO / IEC HEVC, MPEG-DASH, OMAF, MMT 等國際標准采納。她還曾擔任MERL主任研究員、IBM客座研究員。
多次擔任標准組織技術分組與專家小組的主席和聯席主席,並多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擔任領域主席、論文評審委員或做邀請報告。發表了超過 30 篇專業期刊和會議論文,是超過 200 個美國和全球專利申請的發明人,其中許多發明已被授權並成爲標准基本專利或被內置于多款通信和多媒體産品中,是ITU-T H.265 | ISO / IEC HEVC V4(定稿版本)七位主編之一。
最後,在3月8日女神節這天,祝願所有的女生都能夠蛻變爲自己心中的女神!
(文章來源:新智源)
往期精選
爲你盤點 | 我們中國科學家超級酷!2018年以來,這些團隊已發表12篇Nature、Science和Cell
感謝您對學聯長期以來的支持和關心
長按圖片即可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