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秦春華
最近,在美國見到了不少老朋友,都是這兩年陸續搬過來的,目的是爲了孩子上學。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這樣做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是家庭支出劇增,另一方面是夫妻處于事實上的兩地分居狀態。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值得,原因是孩子比以前健康開心了。
爲什麽同樣一個孩子,在中國和美國上學的結果是如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呢?我試圖從美國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教育。
從教育者角度來看,美國人教育的目的是爲了把學生培養成爲合格的或優秀的社會公民,是一種公民教育。所有的公立學校的目標都是爲了提高本州人民的文明素質,而私立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未來的領袖,當然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公民教育。
首先是非常強調溝通。老師經常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真實准確公開地表達出來,而不是憋在心裏不說。因此,大多數美國學生比較直接和陽光。另外,學校會通過各種聚會、活動和組織提供平台,創造學生和其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老師也會通過各種途徑訓練學生如何准確地表達自己,同時,如何正確地理解他人。
其次是允許學生犯錯。美國人認爲,任何人都會犯錯,即使是聖人也會如此。在美國人看來,重要的不是不犯錯,而是對待錯誤的態度,要勇敢地承認錯誤,對錯誤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對因爲自己的錯誤而受到傷害的人真誠地道歉——道歉是美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做到了這些,一個人即使犯了再大的錯誤,自己也會坦然面對,至少不會心裏不安——當然,還是要盡可能避免犯錯誤。面對人們犯錯之後的精神壓力,美國社會提供了兩項重要機制予以幫助:一項是宗教忏悔,另一項機制是心理治療。
第三,盡最大可能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優勢,爲他(她)提供針對性的教育,不斷提升他(她)的自信心。
一個朋友的孩子從小不但學習成績不好,幾乎就沒有讓人覺得好的地方。因爲體型太胖,他的脾氣也變得極爲暴躁,和所有人都無法相處。特別是剛到美國的時候,因爲語言不通,情況更加嚴重。就在家長和孩子都快要絕望的時候,有一天,學校的音樂老師找到孩子,對他說,我感覺你的音域可能很寬,你來跟我學歌劇怎麽樣?慢慢地,孩子喜歡上了歌劇,因爲他發現,在唱歌的時候他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特別是當夜幕降臨他站在舞台中心引吭高歌時,他可以把他所有的情緒都淋漓盡致地發泄出來。更重要的是,唱歌劇的過程讓他找到了自信。他想,歌劇我都能唱好,其他的事情爲什麽就做不好呢?結果先是英語很快變好,接著其他文化課的成績也隨之上升了。當他有一天對爸爸說自己的理想是去紐約的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上大學時,我的朋友簡直驚呆了,那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專業音樂院校啊!他從來沒有奢望過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
其實,像這樣一個在國內學校看起來一無是處到了國外卻仿佛變了一個人的孩子大有人在。實際上,這就是教育的價值和魅力所在:它使絕望的人變得擁有希望,使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看,許多美國人受教育的目的是爲了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發現自我,使自己最終成爲應該成爲的那個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他(她)們非常重視自我的感受,自己和自己比較,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更多的進步。老師也鼓勵學生這樣做。
一個朋友的女兒在學校裏做的幾乎每一件事,都會受到表揚,以至于孩子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經常困惑地問爸爸:“我真的有那麽棒嗎?”——在國內,她從來沒有受到過老師的表揚,因爲學習成績不好。但美國人的確是這樣認爲的,只要你做的比上一次好,就是“Good Job!”(好樣的)他們並不虛僞。在美國學校,特別是在幼兒園和小學,學校從來不會讓學生和家長有任何機會去做相互間的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個人意義上最棒的一個。這是美國學生甚至美國人普遍具有強烈的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美國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人口又不多,因此在教育問題上就比較從容。相比之下,中國的資源,特別是各類優質資源有限,再加上人口數量實在過于龐大,必然在教育問題上比較緊張,更加強調競爭性。因此,許多看起來在美國實行效果良好的教育制度,中國卻根本實現不了。問題的關鍵在于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差額太大,我們投入不起。
從這個角度看,僅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讓我們的教育變得更加多樣化,更富有彈性和適應性,能夠盡可能地滿足各類不同人群對于教育的需求——而不是只有成功者——這樣也許我們就可以不用再漂洋過海,把孩子送到異國他鄉接受教育了。
美國家長的“教育經”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岑境銘,在舊金山留學的中國學生
中美兩國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都以家庭爲重,都很尊重父母。但是,美國人更獨立一些。留學美國期間,我寄宿在一戶美國家庭,在些期間我體會到,中美家長教育觀念的不同。
與中國家長相比,美國家長注重引導孩子通過實踐,甚至在“碰壁”之後,自己取得經驗和教訓,得出結論。他們常對孩子說的話是:“你自己決定吧”“你去試試吧”“我覺得……可能會好些”“我的建議是……”等等。
我所在的寄宿家庭的夫婦有一對上小學的兒女。父親戴維年輕時曾是校隊的棒球好手,他希望兒子也能對棒球有興趣,于是對兒子說:“你應該去學習一下棒球,你考慮考慮。”可是,兒子回絕了父親。讓我意外的是,戴維沒有表現出不高興,對兒子也沒有任何責怪,還對兒子感興趣的事情提出了很多建議。
我經常聽到,戴維夫婦對孩子說:“你是最棒的。但我知道,你還能做得更好”“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可比你差遠了”“這次考得不好沒關系,我相信你下次肯定行”聽到這些,我不由得回想起在我小的時候,母親常對我說的話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比你強”“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就是記不住”。盡管中美家長的表達方式不同,但出發點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我相信,孩子更樂意接受家長的鼓勵。
在美國留學期間的所見所聞,拓展了我的視野、轉變了我的觀念。
美國式“死亡教育”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廖輝軍,作家,作品曾入選《中國當代短詩選》等多種文集選本。
不久前,美國俄亥俄州一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上傳的一張全家福,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這位女士的丈夫因過量吸食毒品死亡後,她和孩子滿面笑容地在丈夫遺體旁合影留念,看不出有一絲悲痛。對此,世人衆說紛纭。有人說,這樣公開發布不太適當,特別是對于孩子來說,顯得不可思議。
這,也許與美國式的“死亡教育”有關。
一提到死亡,絕大多數國人會選擇避而不談,認爲這是非常不吉利的。在美國,人們則覺得生老病死是最平常不過的自然規律,每個家庭都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如何看待死亡。當親人遭遇不幸時,父母會帶著孩子一起參加遺體告別儀式,甚至走進火葬場參觀火葬的全過程。對于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美國家長會摒棄“鬼式黑色迷信”教育,也不用神話或宗教中諸如天堂、地獄之類的傳說來對死亡作出解釋,而是作出直截了當、簡單明了的回答,盡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誤導,給孩子以後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美國友人告訴我,美國一直推崇家庭和學校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從上世紀80年代起,美國就在中小學推行“死亡教育”,如今已在全美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普遍實施。“死亡教育”的相關內容,幾乎滲透到健康課、社會課、文學課、科學課、生物課等各個學科中。有些學校還開設了“自殺防禦課程”這門“死亡教育”獨立科目,從而形成了一定的課程特色。我在美國一些城鎮郊外的臨終關懷機構,經常看到父母或老師帶著孩子爲臨終者表達安慰,或輕撒五彩缤紛的花瓣,或撫摸彌留老人的手,更多的是送上美好的祝福,用微笑作爲最後的禮物。
對于那位分享獨特全家福的美國媽媽,大多數中國人可能會難以理解,但我並不驚詫。既然死亡無法避免,我們可以選擇有尊嚴的死亡方式,那麽活著則更應該選擇健康、自由的活法,比如學會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在美國式“死亡教育”面前,對于死與生的诠釋一目了然:正視死亡,快樂生活。
【請您給本文留言,我們會精選開放評論】
覺得小編說得有道理請點ZAN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7篇文章你看了嗎?
▶今天新加坡被這道番茄炒蛋刷屏,結果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卻氣炸了……
▶新加坡護照又升級,終于晉升全球第一名!(免簽國最全列表供收藏)
▶來新加坡久了,你都變這副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