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穿100塊錢的衣服是節儉,窮人穿同款就是窮酸;你家孩子去咖啡館打工是賺零花錢,貝克漢姆的兒子去打工就是勵志。
貧富差異,本質上是教育的差異。當富人已經轉變教育方向,開始培養能夠更好適應社會的複合型人才,窮人卻走起了10年前富人的彎路:無限度地寵溺孩子,只求成績,不求其它。
去朋友公司談事,說到團隊建設,他困惑地說:“以前我覺得窮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有責任心,現在簡直不敢招家境不好的員工,窮人家的富二代太多了!”
“富二代”,在人們印象中與好吃懶做、揮金如土、不求上進、行爲乖張劃等號,顧名思義是因爲家裏有錢、寵溺,造成孩子不懂事。
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城市新中産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勞的富二代越來越多。相反,窮人家的孩子卻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
這個現象最大的原因是家人的補償心理,越是家境不好,越覺得不能虧了孩子。
我有一個員工,單親家庭,父母工作不穩定,他小時候跟爺爺奶奶長大。爺爺奶奶家裏也窮,但正因爲窮,只要有10塊錢,就把10塊錢全花在他身上。
甯肯窮了全家,也不能窮了孩子,是他們的教育信念。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他,習慣了伸手討要,缺乏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錢,消費遠遠超出他的能力。
更要命的是,責任心幾乎爲零。我窮我有理、我弱我有理,這種心態讓同事對他意見很大。
離職前,我找他談話,他表情遊離,忽然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昨天在路上看到有個人,特別像我爺爺。”
我知道長大成人對他是一種淩厲的痛,因爲寵愛他的人再也幫不了他。
補償心理,是長輩的自我安慰。
10年前,窮人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能夠保持清醒:我們家境不好,你要多扛責任,自強自立;
如今,各種創富神話沖擊社會各個階層,越來越多沒有創富的人,把責任推給機遇、社會不公、階層固化,因爲看不到希望,只能傾盡所有對孩子進行補償:我不管你將來如何,至少小時候,別人有的你都有。
這就直接造成了一個惡果: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當成吃苦,並以讓孩子吃苦爲恥。
我去一個賽艇俱樂部玩過幾次,有個14歲的男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每天早晨6點起床,搭公交轉地鐵再步行來訓練。訓練完畢,幫教練收拾好器材,去另外一個地方打籃球。要去美國留學,他擔心體力跟不上,跟同學玩不到一塊兒,所以拼命練習。
晚上,他還要回家給父母做飯。他媽媽只會做西餐,他爸對吃沒什麽要求,他想吃什麽,就得做給全家人吃。
如果不是在賽艇俱樂部看到他,我會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安到他頭上。
他父親是上市公司高管,我問他爲什麽這麽舍得孩子吃苦。他驚訝地說:“怎麽叫吃苦。這不就是活著的日常嗎?”
如果你身邊有誠實的創業者,而不是像馬爸爸一樣會演講的,你可能同意這樣的觀點:富人都是真正苦過的,他們不會覺得讓孩子吃苦是很大的問題。
限于自己的眼界,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很容易在教育上犯第三個錯誤:認爲只要學習好就行。
他們的孩子不管學習好不好,反正從來不洗內衣、不打掃衛生、見到陌生人不打招呼,成績以外的事情跟他沒關系。
這樣直接導致孩子的責任感差、社交能力差。工作後,成了團隊裏做事不動腦筋,出問題就想推卸責任的小公主小王子。
他們從沒把自己當成一個完整的人,可以對某個綜合性的項目負責,而是一枚螺絲、一個零件,幻想後面有爲自己收拾戰場的家長。
富人穿100塊錢的衣服是節儉,窮人穿同款就是窮酸;你家孩子去咖啡館打工是賺零花錢,貝克漢姆的兒子去打工就是勵志。
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中,貧窮的父母往往培養了孩子過剩的自尊。爲了不讓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是窮人,幹脆不讓他們穿100元的衣服、去咖啡館打工。
貝克漢姆的兒子曾經去咖啡館打工,時薪20元人民幣
然而,自尊是虛無的,生活是現實的,虛榮不能幫任何人撐過一生。
貧窮家庭的這種自尊教育,讓孩子特別“晚熟”。當同齡人已經知道踏踏實實爲一日三餐、十年後的生活搏命時,他們卻抱著熱乎乎的自尊心,幻想只要擺出成功人士的派頭,就能成功。
貧富差異,本質上是教育的差異。當富人已經轉變教育方向,開始培養能夠更好適應社會的複合型人才,窮人卻走起了10年前富人的彎路:無限度地寵溺孩子,只求成績,不求其它。
結果,富人家的“窮二代”越來越富,而窮人家的“富二代”越來越窮。
林青霞人生最抑郁的時候,聖嚴法師送給她8個字:面對、接受,處理,放下。這8字方針,同樣適用于家境不如意的父母。
爲人父母真正的成長,是能夠正視自己人生的失敗,反思貧窮的成因。我永遠記得小學5年級的某天,一貫冷傲堅強的父親在飯桌上說:“我這輩子才華和努力都夠,賺不到錢的原因是個性太強、處事不圓滑。”
後來他又多次反思這個問題,以至我大學就開始看心理學的書,一直特別重視自己的情商修煉。
父親身上貧窮的成因,在我這裏得到了很好的修複。如果他沒有坦誠面對,而是怪家庭怪社會,後代可能就會在偏執的怪圈中,變得又窮又驕傲。
家長坦誠面對自己的不足,比故作堅強更有威信。條條大路通羅馬,不要跟住在羅馬的人比,父母與孩子合力的每一分努力,終究是離羅馬一天天近了。
面對、接受、處理、放下。願天下爲人父母者,都堅信父母比學校更有力量,再大的教育資源差異,也比不過父母心態的差異。
最近看到太多窮人家的“富二代”,工作中畏難,自尊心超強,做不得,說不得。
教育的差異,會讓貧富差異定格,甚至加劇。而這種差異,不是你上什麽學校,而是你的父母能否以平常心面對自己的處境,在反思與成長中,摸索教育的方法。
今天的中國,有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每個周末的清晨,我都會去小區後面的一顆大榕樹下晨讀。經常能看到這個小男孩,幫他做環衛工的母親打掃街道。
打掃完了,母子倆還會一起歇一歇,說說話。溫情的畫面令人感動。
(小男孩和母親穿著同款的運動鞋)
眼前的這一幕,讓我情不自禁聯想到前不久發生在上海的一則新聞:
一名體型較胖的年輕女子,用手狠狠地拽著一個環衛工人的頭發拖行數米,旁邊其他環衛工急忙上前攔架。記者一采訪才知道,原來是女兒在向母親要錢!
這位母親已經48歲了,做環衛工10多年了,一個月才幾千塊錢。她的女兒孩子都有了,還隔三差五伸手向母親要錢,不給錢就辱罵、吵架、打架……
同是環衛工的子女,爲什麽這個小男孩這麽體恤母親,那個年輕女子卻成了“白眼狼”?
我問小男孩的母親: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麽教育的?
這位外地來的女環衛工不善言辭,說不出太多的教育道理來,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嘛!”
這句衆所周知的俗語,沒有滿足我的好奇心——窮人的孩子中,有很多很懂事,也有很多很操蛋。我相信,一定存在某種因素造成了這種區別。
這種因素究竟是什麽呢?看到下面的故事後,我恍然大悟。
某君高中時沉迷網絡,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不再上網,學校盛傳他見鬼了。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舍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有沒有被這個父親感動到?可是假如這個父親的艱辛,沒有被調皮搗蛋的兒子意外發現,兒子會洗心革面、改邪歸正嗎?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他們只有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苦難後,才會對父母心生感激,進而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艱難困苦,都向孩子進行過濾、屏蔽,爲孩子刻意營造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又怎能奢望他們知父母恩?蜜裏泡大的少年,如何懂得愁滋味?
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有不少父母,不顧家庭資源禀賦差異,百般努力,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夫妻倆加上四個老人,六個人面對一個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含在心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放在過去的確是成立的。上學時,我拼命地努力,想通過學習,去爭取更好的生活。我從來不大手大腳地花錢,因爲我知道,父母供我讀書的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都是他們的血汗錢。不僅是我,那個時候,我身邊大多數的孩子都是這樣。我們從小目睹父母辛勞、體驗生活困苦的孩子,懂得“熱愛生活”的道理,有著奮鬥與吃苦的自覺。
現在,一些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覺得虧欠了孩子,擔心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比下去,産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嬌慣、寵溺孩子。大多數的孩子都過著一種極其享樂的生活,熱了有空調,冷了有暖氣,家家都有零食吃,人人都有新衣服穿。父母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
當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東西和所有的愛都給孩子時,卻忘了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父母的“呵護”,對于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味“毒藥”。孩子們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體貼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還滋生了很多虛榮、懶惰、不學無術的壞毛病。
我一侄子今年參加完中考,接下來就是一個長長的假期。他爸媽讓我幫忙,介紹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體驗生活。
第一天,他回來跟我們彙報說:老板教了各種技術,學會了做好幾種飲品,也能炸雞排和薯條了。還沒忘自誇,原先的廚藝不是白研究的。
第二天,又向我們說:“這奶茶店可真是太賺錢了,那麽幾勺糖粉,加上點水,加上一塊檸檬片,就要賣五塊!以後,我看開這麽個店兒不錯!”
後來,我跟他分析了各種費用,他一算,看來,錢也不好賺。
每天回來,都有新的話題,要麽是告訴我們一天做了些什麽,要麽就是店裏來了些什麽人,還知道了一些送快餐的騎手和一些業務員的事兒,說的頭頭是道的。
有一天我問他:上班容易不?
他說:也容易也不容易,我這上班這幾天,把一輩子的哥姐都給叫了,臉都笑僵了。
我問咋回事兒?
于是,他給我來了以下表演:
“哥,來啦!喝點什麽?”
“好咧姐,你稍等,坐一會兒,馬上就好!”
“哥,進店來坐一會兒吧,有免費WIFI,有空調!”
“姐,你是喝橙汁還是喝奶茶,姐,糖要多加還是少加?姐,兩勺糖夠嗎?”
“姐,味道怎麽樣,多提意見,姐!”
“姐,你慢走,沒事兒過來玩兒啊姐!”
“哥,你走好,哥歡迎再來!”
“姐,帶著朋友來玩兒啊!”
他吧啦吧啦,一口氣說了一大串,笑得我直不起腰來。
我說:“真是不容易呢!等你發了工資,你就拿著這錢去旅遊吧!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他說:“算了吧,我不想去旅遊了!”
我說:“爲啥?你不是早就想去了嗎?”
他說:“我還是拿這錢到時候孝順孝順我爸媽,孝順孝順我奶奶,給他們買點東西吧!”
我把這話轉告給他爸媽,他們倍感欣慰。
給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讓他親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國藩所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爲有損架子而不爲也。”
今天的父母,總想著把最好的條件給孩子,這其實是在害孩子。成長過程中,物質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時,創造物質的腳步自然會停歇。反之,給孩子真實的成長,讓孩子懂得困難與艱辛,教孩子珍惜饋贈與財富,引導孩子依靠勤奮和努力,才是對孩子最深邃的饋贈。
有父母擔心,當別的孩子要什麽有什麽時,要求自己的孩子勤苦儉約,會不會讓孩子感到變得自卑、壓抑,影響健康快樂成長?
我們要求孩子勤苦儉約,不是說要像祥林嫂一樣,天天跟孩子訴苦,抱怨“我們很窮,買不起東西”,唠叨“我每天起早摸黑地幹,還不是爲了你?你如果不成才,你還有臉嗎?”這麽做,當然會把貧窮感和自卑感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中,揮之不去。
在生活的艱苦面前,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另一種是坦然面對,自立自強。父母的選擇與示範非常重要。
我認識一個母親,雖然家裏很窮,但總是穿著幹淨而陳舊的衣服,很早去撿瓶子,又很早回家給女兒做飯。她的臉上從來沒有那麽多情緒,洋溢著淡淡的知足和隨遇而安。而她的父親也是那麽平和,哪怕每天回家汗流浃背乃至臉色通紅,依然平和得沒有一點脾氣,開開心心地和家人一起吃著粗茶淡飯。
從他們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種在困境中仍然充滿希望,在貧窮中依舊保持堅韌的意志品質。這樣的父母培養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貧窮中,也不會養成寒酸、刻薄、拘謹的習氣,相反還能直面現實,錘煉內心,進入曾國藩所說的“極耐得苦,故能艱難馳驅”的境界。
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裏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這是我們應有的生活觀和教育觀,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永不止息。深信再大的磨難,只要人活著,肯勤勞,就有轉機。
來源 | 青榄家長地帶
【請您給本文留言,我們會精選開放評論】
覺得小編說得有道理請點ZAN
領導說了,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7篇文章你看了嗎?
▶今天新加坡被這道番茄炒蛋刷屏,結果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卻氣炸了……
▶新加坡護照又升級,終于晉升全球第一名!(免簽國最全列表供收藏)
▶來新加坡久了,你都變這副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