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
張藝謀的“高考”成績宣布了!
一場驚豔世界的
燈光秀焰火表演
《有朋自遠方來》
在青島完美落幕!
這場演出
張藝謀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
360度球形3D屏幕,
還有環形海上舞台。
空中煙花燃放,
及城市燈光表演。
以天爲幕,以海爲台,以城爲景。
這波操作還是第一次看見!
美輪美奂的燈光裏,
舞蹈演員甩起古韻水袖,
我泱泱大國的古韻雅致淋漓盡顯。
如此震撼的視聽盛宴,
張藝謀的“高考”完美ENDING 。
張藝謀,
你又給中國人長臉了!
如果不是因爲一本亂七八糟的相簿,
中國電影就少了一個天才。
1950年出生在西安的張藝謀,
初中畢業後就插隊到農村,
後來又鹹陽國棉八廠做工人。
期間,
他喜歡上了攝影,
沒事兒就愛拍一些奇怪的照片。
等到28歲那年,
中國恢複了高考,
不甘心一輩子當工人的張藝謀,
把自己的攝影作品做成相簿,
寄給了當時的教育部長,
最後以超齡6歲破格考入了
北京電影學院學攝影。
剛畢業時,
他在劇組裏做攝影師,
3年後憑借《黃土地》
拿到了當年的金雞獎最佳攝影。
黃土地電影截圖
再三年後,他又以演員的身份,
出演電影《老井》,
拿下了1988年金雞獎跟百花獎的影帝,
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吳天明導演生拉硬拽,出演了《老井》裏的孫旺泉
有人說張藝謀是天才,
一通百通,
好像注定做什麽都會成功,
但更可怕的是天才比你還努力,
他們每做一件事,
都要做到極致。
何況,
張藝謀還有更大的好奇心。
1987年,
在西安電影制片廠做導演張藝謀找到莫言,
說要改編他的小說,
拍成電影。
莫言聽完立馬同意了,
心滿意足地拿了800塊版權費,
興奮得整夜沒睡。
誰敢想到,
一年後,
張藝謀憑借電影《紅高粱》
斬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25年後,
寫《紅高粱》的莫言,
成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其實,
1988年的《紅高梁》
是他第一次當電影導演,
沒想到第一部作品就拿到國際大獎。
張藝謀回憶說,
“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借西服。”
留學生們給他湊了上衣、西褲、皮鞋,
三種不同顔色,
張藝謀穿著它們上了領獎台。
當時他說了這麽一句話:
你們給我這個獎,
意味著我和我的夥伴們可以拍出更多、
更好的中國電影。
當時就是這樣一個心態,
覺得這是一個開始,
這下子要好好幹了。
柏林電影節只是開始,
之後他更像開了挂似的,
《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等電影
在國際上拿獎拿到手軟。
他的電影是讓世界認識中國的一支萬花筒。
他運用大紅色的燈籠,
從“點燈”到“封燈”,
影射主角人生走向絕望。
《大紅燈籠高高挂》
拍攝《活著》時,
引入了富有自己家鄉色彩的皮影戲和老腔,
來烘托故事的蒼涼。
《英雄》裏,他用三段敘事、三種顔色,
诠釋出內心的武俠情節。
可一面是國外的贊美,
另一面是國內的批評。
張藝謀早起的文藝片,
被概括成“出賣民族、出賣中國人,
以取悅外國評委及觀衆”
面對髒水,他一言不發,
但對于電影,
他總是能連續說上十幾個小時。
張藝謀說,
自己身上總有一股勁兒,
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很專注,
一旦鑽進去,就出不來了。
《菊豆》劇照
沒想到,
拿獎無數的他剛被奉爲“國師”,
低谷說來就來了。
《幸福時光》上映,
口碑與票房都跌到谷底,
昔日的票房神話變成了“票房毒藥”和“江郎才盡”。
《幸福時光》劇照
人在面臨逆境時,
大多會抱怨這個世界,
少有人想改造自己,除了張藝謀。
面對國産電影逐漸被好萊塢大片圍剿的危機,
拍文藝片出身的張藝謀決定
拍攝自己的第一部商業電影《英雄》。
消息一出,
又是鋪天蓋地的冷嘲熱諷。
中國人笑了:
這人又要拍農村土老冒的故事了。
外國人唱衰:
中國電影,賺不到錢。
每一次變革,
注定會引來爭議,
如果因此就放棄,
那你注定是個loser。
最後,《英雄》的出現,
直接秒殺掉當時一衆香港電影。
內地2.5億票房,
全球票房1.77億美元,
創下中國電影全球票房最高紀錄。
同時被《時代周刊》評爲
2004年全球十大佳片第一。
它帶領國産電影正式走進“大片時代”,
更在之後的十幾年裏,
在國際影壇上攻下屬于中國電影的一席之地。
《十面埋伏》劇照
《金陵十三钗》
《長城》劇照
即使一直被爛片,
一直被江郎才盡,
一直被圍攻,
也依舊一直努力著,
一直奮鬥,永遠散發光芒。
張藝謀從來都不是隱士,
他是旗手。
每次別人問他要拍什麽樣的電影
他都這樣回答:
講故事,但不要取寵于年輕人。
正在拍攝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他說:
你不要去取寵年輕人,
不要假裝年輕人,
那樣的電影出來什麽都不是,
就是要做你自己喜歡的東西。
當然,
電影有本質的一條,
就是電影始終是關于人的故事。
九零後、零零後,
也是人,也是觀衆。
你永遠記住,
關于人的故事講好了,
打動了人,
年輕人就一定會喜歡。
如果說前20年,
張藝謀是和電影互相聯結,
那麽十年前的8月8號,
這個名字將從此和“中國”緊緊連在一起。
2008年奧運會導演組公開招標,
張藝謀團隊擊敗李安、陳凱歌等12個團隊,
成爲總導演。
當時有人采訪問他,
作爲一個電影導演,
第一次接下這麽大的活兒,
你不怕嗎?
他怕。
演砸了怎麽辦,
這個問題他不會問,
也不敢問,他只知道,
“你一生可以拍很多電影,
你一生只有一次奧運會。”
雖然早已是影壇老司機,
還在4年前執導了雅典奧運會的北京8分鍾。
但組建新團隊,開幕式的首次策劃,
還是讓他們一度迷失了方向,數次崩潰。
上百個創意方案交上去又被否決,
他總是挑剔,還差一點,
總是在堅持,某種堅持。
雖然是衆人眼裏高高在上的“總導演”
卻事無巨細地像個場務。
參與所有大大小小的會議和決策。
爲了確保所有細節不出錯,
他離開了又跑回辦公室,
一遍一遍檢查較對。
和他共事過的人都說
他們從沒見過張藝謀打哈欠,
他好像天生沒有那個功能。
連軸轉幾十個小時,
也只是眼睛有點紅血絲,
像24小時都打了雞血。
好在,
一切的努力終于收獲了回報。
2008年夏天,
那場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讓全世界人們領略了中國式的浪漫。
中國8.4億觀衆收看了這場演出,
成爲中國史上收視率最高的轉播。
美國電視收視率18.6%,
創下非美國舉辦奧運會最高收視人數記錄。
這一場華麗盛大的開幕式
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在外媒評價裏出現最多的詞就是:
奇迹。
張藝謀終于成爲了中國人的“英雄”。
那天的北京8分鍾,
不知道又看哭了多少中國人。
在張藝謀看來,
大型表演活動能夠體現一個國家的實力和影響力,
意義重大。
尤其全球轉播的奧運會慶典,
展現了一個國家的曆史、文化、創造,
還有國民的精神面貌,
其觀衆規模和全球影響力
遠遠超過任何一部電影。
也有人會問
不是沒有別人,
而是交給張藝謀放心,
因爲他太中國了。
從文藝片導演、到商業片票房神話、
大型國家藝術,再到劇場演出,
他把中國之美濃縮在一幀幀影像裏,
一次次刷新世界對我們的認識。
《印象西湖》
14年前,
雅典奧運會閉幕式,
我們終于開始自信地,
向這個世界展現中國的未來。
14年後,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
張藝謀用嶄新的視角,
演繹了驚豔的北京8分鍾。
2年前的杭州,
他讓世人看到了不一樣的《天鵝湖》。
2年後的青島,
他讓這座海濱城市
熠熠生輝,璀璨世界!
今天,
68歲張藝謀
早已不是三十年前天才少年,
他卻沒有英雄遲暮,
只是每一次都在聚光燈下沉默轉身,
繼續探路。
生命就像一場冒險,
走得最遠的人常是勇者,
成功,
是拼到最後一刻的獎賞。
歡迎小夥伴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這個公衆號內容還不錯,不如長按關注一下吧!
▼
這7篇文章你看了嗎?
▶今天新加坡被這道番茄炒蛋刷屏,結果有的人看哭了,有的人卻氣炸了……
▶新加坡護照又升級,終于晉升全球第一名!(免簽國最全列表供收藏)
▶來新加坡久了,你都變這副德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