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T中文
2016年美國大選前最後三個月,現任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和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在一家地方報紙《匹茲堡郵報》上聯合撰文,狠狠批評了柯林頓家族糟糕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談判和歐巴馬政府在對華鋼鐵貿易問題上對賓州選民的誘騙行為(題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羅斯)。文章最後的作者簡介這樣寫道:羅斯先生曾經拯救了這一地區的七家鋼鐵公司免於破產;納瓦羅先生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商學院教授,代表作為紀錄片《致命中國》。
這家報紙全美排名30餘位,發行對象主體僅僅為匹茲堡及周邊郡縣的100餘萬人,但這已足夠影響這個搖擺州的鋼鐵產業工人選民。最終,特朗普拿下了關鍵一役,羅斯和納瓦羅在這一地區的宣教功不可沒,「農村包圍費城」、「鋼廠包圍校園」的賓州選票地圖令人印象深刻。
這裡是匹茲堡,早在拿破崙戰爭時期就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鋼鐵生產線。在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裡,這裡既是狄更斯筆下「一個沒有蓋子的地獄」,也是一個產業革命的天堂。赫伯特•卡森在《鋼鐵羅曼史》一書中記述到,這裡「充溢著熱情和動能,流淌著蜜汁和金子」,在他看來,匹茲堡的繁華「遠遠超越了一個城市應有的概念」。
盛世轉眼凋零。上世紀70年代,當西歐、日本等地的鋼鐵產業開始向美國大舉進軍,這一地區開始快速衰落,每月平均有4000人失業,匹茲堡也逐漸流失了往日鋼鐵帝國的氣象。一篇報道這樣記述到,「企業的大門一扇一扇關上,每個父親都在失業,每個青年都想逃離這絕望之地」。
自此,總統對於孱弱的鋼鐵產業的態度成為這一地區選票流向的唯一標準。歐巴馬在第二任期曾經信誓旦旦承諾將帶來100萬份工作,最終只增加了36萬份,這讓當地最有權勢的工會組織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抱怨了很多年。鐵鏽地帶的產業工人是特朗普的基礎票倉,然而在過去的一年裡,總統以稅改回饋了華爾街、以移民改革回饋了白人選民;截至目前,匹茲堡、底特律仍然在翹首等待著歸屬於他們的政策福音。
近期的種種跡象表明,這份救贖即將蒞臨,一場明確、具體而系統性的對華貿易戰幾乎註定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爆發,萊特希澤所領銜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羅斯所領銜的商務部成為落實這一決策的兩個主要抓手。最近的半年時間裡,前者按照美國《1974年貿易法》對進口洗衣機和光伏產品發起了「201調查」(已於1月22日宣布增加保護性關稅)、對中國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轉讓政策發起了「301調查」;後者按照《1962年貿易擴展法》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發起了「232調查」(已於近期將兩份報告提交白宮,建議總統徵收高額關稅或實施進口配額),並在過去的一年內發起了84項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一數據比此前一年增長了62%。
戰爭雖然在快速醞釀,然而畢竟還未達至那個絕對時刻。此前的一系列觀察表明,羅斯、萊特希澤和特朗普總統在推動這一進程中的角色、理念和行為習慣其實並不相同,這是一場三個人的對華貿易戰,自然也就相應存在著三種打開方式。
一、羅斯的對華貿易戰
羅斯是美國鋼鐵行業的曾經的「併購重組之王」,一直以來,作為商人的羅斯比作為商務部長的羅斯更加熟悉匹茲堡,對於那些廢棄工廠的價值更有概念,與鋼鐵工人聯合會的關係更為融洽。《匹茲堡郵報》所言不虛,2003年羅斯的收購拯救了全美第二大的鋼鐵企業伯利恆公司,它為這家企業留存了一小部分產能,並設法保住了580名當地工人的工作,這件事使他在此地廣受尊敬。然而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僅僅是一名併購掮客,他在完成低價收購之後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與當地的鋼鐵工人聯合會聯合,奔向華盛頓敦促美國向中國鋼鐵施加進口限額,鋼價隨之上漲,破產企業的估值因之水漲船高。僅僅一年之後,他以45億美元的高價將之轉手賣給了印度的鋼鐵巨擘米塔爾公司,這是他在從事併購業務早期挖到的第一桶金。
羅斯與特朗普分享著完全一樣的商人屬性,他對於產業安全和國家利益沒有太多的認知,至少在彼時,他所想到的只是如何賺錢。交易過後不久,他在Fox News對這筆精明的買賣侃侃而談,「我並不覺得中國的問題很大,中國的低成本勞動力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主要的貿易赤字來自歐洲、日本和加拿大,這些都是勞動力成本很高的國家,我們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不遵守貿易規則」。2012年,中國已經搖身成為美國的頭號赤字國,然而羅斯在接受CNBC採訪時的態度表明,這一觀點仍舊沒有什麼變化:「如果中國逐漸讓人民幣升值,工作機會也不會回到美國來,會流向越南,會流向泰國,反正哪個國家成本低就會去哪裡,通過人民幣升值讓工作機會回到美國這個理論,對雙方來說都不過是本虛構小說」。
與很多對華貿易鷹派不同,羅斯對中國沒有什麼源生性的、戰略性的恨意,他曾經在浙江與港商合資成立了一個紡織廠,曾經支持過汶川地震的災後重建。據Politico網站的報道,他甚至收藏了兩百多件中國藝術品,其公司紐約總部的門口拱衛著一對清代的看門狗雕像,一排明代青花瓷質地的藝術品一直陳列在他鄰水別墅的餐廳里。
商務部長履新以來,羅斯能夠認識到這一角色保持貿易強硬立場的必須性,他將保護主義措施作為一種態度和一種工具,但絕對遠非一種信仰。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去年7月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羅斯本來已經就中國控制過剩的鋼鐵產能一事與汪洋副總理達成協議,他以為自己成功履行了作為商務部長的使命,這項努力應該得到總統的認可。然而特朗普憤怒地拒絕了他的談判清單,認為他對待中國還遠不夠粗暴,原定的簽字儀式最後被迫取消。類似的劇情在中美雙方「百日計劃」、特朗普訪華等事項安排中多次上演,一些貿易鷹派經常指責羅斯總是隨隨便便就遵從於中國的妥協性合作姿態,沒有就其中的很多項目的具體內容進行查證,雙方最後達成的絕大部分成果不過是新瓶換舊酒,美方並沒有得到什麼實際好處。
最近半年以來,總統對羅斯的信任正在快速減退。據Axios網站的內部消息稱,總統對萊特希澤的任命是對羅斯耐心的標誌性節點,他早在彼時就對羅斯的談判能力當面表達了不滿,「你對於貿易的理解太可怕了,那些交易完成的並不好、並不好」。這以後不久,白宮內部就傳出消息,羅斯「已經不是那個主事的了」。這種流言絕非空穴來風,下半年特朗普政府的幾項重大議題——稅改法案、移民法案、政府關門——我們都很難發現羅斯的身影。新近流出的消息是,上月特朗普曾經在橢圓形辦公室召開的系列會議中多次點名批評羅斯,認為他與同僚相比已經落後了很多步,甚至會在會議上睡著。在總統看來,羅斯的精力「最多能夠堅持到上午11點」,這對於這名在去年11月份剛年滿80周歲的老人來講著實有些殘酷。
上世紀90年代初,特朗普在一連串失敗的收購後欠下30億美元的債務,當很多債權人紛紛找上門來要求奪下特朗普旗下賭場的控制權時,羅斯恰好是負責談判的債權人代表。在羅斯看來,特朗普的名號砸了是最大的資產損失,讓特朗普繼續掌管賭場業務或許是更為妥善的出路。最終,他滿含耐心說服了其他債權人,並幫助後日的總統談下了一宗繼續掌權的協議。很長時間以來,特朗普對羅斯擁有信任,這是他的競選班底中最為堅定、最可交付的朋友之一,在勝選之夜,羅斯就站在離特朗普最近的位置上與之慶祝。然而現在看來,即便特朗普不會像對待其他人那樣將之驅逐出白宮,羅斯也不會再被給予如舊日般的信任,及其所領導的商務部與過往政府中任意一屆商務部沒有什麼區別,保持著必要的強硬形象,發揮著必須的工具作用,但羅斯絕非一個天生的鷹派,或許永遠也無法達至特朗普所要求的「懲罰中國」的高度。
然而在當今美國政壇,對華強硬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政治正確。這項工作從來也不缺乏在操作上、角色上、信仰上都更為合適的人選,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負責人萊特希澤在這樣的意義下從幕後走上台前。
二、萊特希澤的對華貿易戰
萊特希澤是美國在貿易談判領域最為出色的專家之一,這是他已經深耕了30餘年的本職工作。早在里根政府時期,他就已經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副代理,親自參與並主導了那場與日本、歐洲的貿易大戰,從鋼鐵到糧食、從匹茲堡到愛荷華,促成了20多個雙邊貿易協定。
萊特希澤一向以強硬著稱。1983年,他受命與蘇聯人就進口美國小麥一事進行談判,幾輪下來事情毫無進展,萊特希澤憤怒地直接向蘇聯發了公函,強硬地表明事情結束了,自己不會再將談判團派往莫斯科。不久,蘇聯人委婉地進行了妥協。一個更為有名的段子提到,在一次與日本人的鋼鐵貿易談判中,萊特希澤對於雙方僵持不下的會場氣氛非常沮喪,他故意做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將美方的談判清單折成一隻紙飛機,甩向了談判桌對面的日本官員,使得後者對於這樣的戲謔大為失色、憤怒不已。
那場與日本、加拿大等八國的鋼鐵貿易談判令人難以忘懷,不僅僅是由於這樣的橋段,還因為萊特希澤故意安排了讓所有人精疲力竭的戰鬥模式,在長達七個月的談判進程中,整個團隊只放了兩天的假期。當下正在進行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不過是萊特希澤所熟悉的又一次車輪戰,自2017年8月談判啟動以來,三國在頭兩個月進行了四輪、總計22天的交鋒,目前正在進行的已經是第七輪。
強硬是如萊特希澤般的談判專家必備的基礎技能,然而他所主導的談判並非死氣沉沉的一塊鐵板,相反總是顯得靈活多變。一名熟悉萊特希澤的律師曾經提到,萊特希澤不是那種自始自終保持著一個談判節奏的「唱詩班男孩」,他甚至會不時主動地聊到一些黃段子,使得在場的所有人放鬆並離開那種正襟危坐的談判狀態,這樣也就為其進一步的誘拐提供了機會。
與此同時,萊特希澤很明白如何在談判中樹立自身權威,拉大旗、做虎皮的能力有時對一場談判而言至關重要。1984年,當里根輕鬆完成競選連任時,各國普遍認為本屆政府已經沒有了選票壓力,不需要在貿易問題上繼續秉持強硬立場。正在談判一線的萊特希澤亟需打破各國的這一幻想,他的做法是特意在一次與總統的會面中找專人拍攝了一張親密無間的照片,照片中里根與萊特希澤在一張咖啡桌旁緊靠在一起,後者看起來彷彿正在彙報一些非常重要的事項。在此後的每一場談判里,他總是做出隨意地樣子將這張照片展示給外方看,讓大家意識到自己仍然在代表總統,美國仍然在強勢的軌道上。
1985年,當萊特希澤離開里根政府的時候,白宮給予了他「鋼鐵老兵」的美譽。他隨後加入了世達律師事務所,成為華盛頓特區辦公室的合伙人。在此後的30年間,他代表美國企業和產業工人打官司,重點仍然集中於美國對外出口和非公平貿易。里根政府和世達律所的兩段經歷帶給萊特希澤完美互補的歷練。他從一開始就強調政策實踐,拒斥自由貿易者們津津談論的烏托邦式的夢境,他在內心深處認同里根政府對於貿易問題的強勢態度,那段成功的貿易戰談判經歷促使他篤信美國的權力和市場,深信自己可以通過直面問題並談判達至自己的目的。律師經歷為他提供了理論上的智識,通過閱讀並理解法條,萊特希澤更加堅信,貿易世界是黑白分明的二元關係,別的國家佔了美國的便宜,美國的利益一定受損。他需要找到那些理據,迫使對方意識到做出讓步不僅是一種現實壓力,更源自一種法理上的必須。
與羅斯不同,萊特希澤更為認同自身的律師角色和貿易談判工作的崗位職責,他一生都在從事這一項工作,從實踐到理論、從市場到白宮,代表美國在任何一場貿易戰中戰勝對手已經成為他唯一的精神信仰。在對華貿易問題上,自班農和納瓦羅遠離權力中心以來,他從來都是表態最為強硬的那一個。他多次向美國國會表示,WTO規則根本就不是為與中國這樣的國家作交易所制定的,他建議美國挑戰WTO的規定底線,保護美國的經濟利益,並躬身實踐,動用國內法啟動了「301調查」。很長時間以來,萊特希澤沒有對華進行系統性的攻勢,完全是由於目前美國的貿易戰焦點集中於重談NAFTA協定,儘管事情進展的非常緩慢,但這凝結了萊特希澤的絕大部分精力。按照美方原先的預計,這件事情至少要拖上一年的時間,如果萊特希澤仍然希望在2018年在對華貿易議題上「有所作為」,他需要在華盛頓與蒙特婁以外再開闢一個北京戰場,即便對於這名貿易戰線上的「鋼鐵老兵」而言,這也的確是一重智力與體力上的雙重考驗。
關於萊特希澤,有一點仍然值得提一句。他與特朗普總統並無任何舊日交情,但是仍然被給予了高度信任,某種程度上,這與二人共同的個人性情和行事風格有著重要的聯繫。萊特希澤是一個滿嘴髒話且頗為有趣的演說家,同時也是一個極度的自戀狂。在其臥室牆面的正中心一直掛著一幅與真人大小一樣的萊特希澤肖像,但凡曾經去過他家裡的朋友都不會忘記那種奇怪的畫面感;與此同時,他在佛州棕櫚灘的高檔公寓距離特朗普著名的馬阿拉歌別墅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車程,倆人在家庭選址上的品味完全相同。
三、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戰
最後讓我們把話題回到總統。如果這場看似註定到來的戰爭需要一個名稱,那麼它只能被稱為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戰,而非羅斯或者萊特希澤的戰爭,這不僅由於總統是一切事項的決定者,更是因為這場戰爭自2015年特朗普宣布競選以來就一直在醞釀之中。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誤以為這會成為特朗普執政之後的頭號工作,然而當種族問題、醫改稅改、財年預算、「通俄門」等多項事務充溢著總統的首年日程,這場蓄意已久的戰爭仍然風平浪靜,幾乎未見硝煙。
新的一年是同樣的邏輯,有關移民、歐巴馬醫保的論辯不會止息,現在還新增了基礎設施建設、NAFTA談判等多項繁重的事務議程,從去年的經驗來看,這場戰爭註定無法成為一場整體性、系統性、連貫性的對抗,即便它真的在2018年到來,也只能見縫插針,間歇性出現幾件標誌性的制裁,算作對於選民的交待。然而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有所不同,理論上,中美之間沒有談判這樣一個帷幕作為遮擋和緩衝,不可能通過一輪又一輪的角力來蹉跎時日,當總統的決定做出來了,那麼事實上就已經等同於宣戰。
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總統的這項決定正在戰爭的左右反覆徘徊。月初美國2017年度貿易數據公布以後,總統的對華貿易決策就已經陷入被動,逆差3752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了8.2%,這使得特朗普在競選時期的承諾成為一個笑柄,而兌現競選承諾一直以來都是特朗普幾乎所有行為邏輯的根源。與此同時,即將到來的中期改選給總統帶來很大的壓力,近期的一份民調錶明,儘管近來的支持率有所回升,但特朗普在鐵鏽地帶產業工人中的支持率卻下降了7個百分點,這給白宮敲響了警鐘。3月份,就會有部分州啟動今年的選舉議程,是時候重新拾起貿易威脅論這根熟悉的大棒了。
事情的另一面,反對的力量同樣強大。包括國防部長馬蒂斯、國家事務安全助理麥克馬斯特、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科恩在內的多位白宮要員均在近期表示了對鋼鐵貿易戰的擔憂。美國立法交流委員會等多家社會機構也紛紛上書,試圖向總統解釋增加進口鋼鐵關稅給中下游企業帶來的深重影響。按照2015年的數據,美國鋼鐵產業不過維繫了14萬工人的就業,貢獻了360億美元的國民收入;而以鋼鐵作為原材料的中下游相關產業一共維繫了650萬工人的就業,在當年貢獻了1萬億美元的國民收入,一旦進口鋼鐵價格大幅上升,對於中下游產業的打擊可能是災難性的。
事實上,美國上一次針對進口鋼鐵進行大規模增稅還是在2002年的小布希政府時期,30%的增稅幅度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將國內鋼鐵價格推高了70%。此後不久,WTO宣布美國違反了世貿規則,布希也隨即放棄了增稅,足足比原先計劃的時間提早了16個月。然而當田納西州州議員拉馬爾向總統提及這一舊聞時,總統只是一如往日般自信地回應到「布希政府無法辦好這件事,事實上,布希政府就沒辦成過什麼事情」。
近期的種種跡象表明,大抵是經過了縝密的考量,總統心底的天平已經開始傾向於施加懲罰。上周,萊特希澤成功邀請總統出席了一場鷹派支持者聚集的晚宴,而幾乎在同一時刻,特朗普拒絕了科恩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的邀請;本周一,在白宮與州長們會談時,特朗普暗示了自己的這種態度:「中國做了很多,或許是因為我的原因,他們真的比以前做了更多的事。我和習近平主席有著很好的關係,但不管怎樣,習主席屬於中國,而我得為美國說話」。儘管按照相關規則,特朗普最遲可以在4月中旬就這一事項做出決定。而根據Axios的消息,總統已經明確了自身立場,最快在下周就可能將有關制裁的消息進行公布。
就在本文寫作的同時,一條更為明確的信號將一切確鑿下來——文章開頭提到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即將重新受到重用。事實上,早在去年4月,這家委員會就已經被解散,納瓦羅被白宮幕僚長凱利安排到國家經濟委員會旗下新建的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向他鴿派的老對頭科恩彙報工作。在近一年的時間裡,納瓦羅過得相當不快樂,他蜷縮在自己的崗位上不倦地看著那些製造業領域的貿易合同,偶爾會離開白宮傾聽一些其他經濟學家們的觀點,他不時會滿懷醋意地自嘲,「國家經濟委員會的確需要一名擁有哈佛大學教養的經濟學家,這很正常」。作為一名慢跑愛好者,人們常常能夠看到他隨便穿著跑鞋和外套插著耳機在白宮的樓道里穿梭。
然而總統沒有忘記納瓦羅。Politico網站的消息提到,總統經常會在召開有關貿易問題的會議時提到納瓦羅,並詢問他最近在哪裡,為什麼無法參加白宮的會議。現在一場可能的貿易戰即將臨近,總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納瓦羅,他不會忘記競選時期那些默契的合作,納瓦羅的著作是對付中國的最好教材。這名戰士的回歸對於萊特希澤而言是極好的消息,他和納瓦羅在很多貿易理念上秉持完全一致的強硬立場。《華盛頓郵報》的觀察十分仔細,根據萊特希澤的日程記錄,即便在納瓦羅已經遠離權力中心的日子裡,這兩位仍然在去年6月26日到11月15日期間見了八次面。如果納瓦羅能夠在最後時刻被拉入戰備,他可以毫無障礙地邁入萊特希澤的戰壕。
很長時間以來,這個戰壕空空如也、有名無實,所有人都在周邊叫囂,沒有人打算把自己填充進去。羅斯不願在這裡逗留,這只是他的一份工作,上班打卡、下班回家;總統有無數的戰壕要奔赴,對特朗普而言,白宮的每一天都要戰鬥,華盛頓的每一個角落都是前線;萊特希澤和納瓦羅很可能成為這個戰壕真誠的護衛者,一個堅守於自己的職業操守,一個流連於自己的學術執念。不管過往如何,但至少現在大家齊齊擠在這個不大的空間里,準備見證這場看似註定的挑釁實驗。所有人都明白,實驗不會太久、也不會太猛烈,除了部分被蒙蔽的選票,美國不會得到什麼好處。大家很快都會散去,隨後再找來一些碧綠的草,封住這個曾經湧起硝煙的戰壕。
(註:作者王一鳴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