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個很熱的問題:爲什麽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到北上廣深打拼,即使過得異常艱苦,遠離親人,仍然義無反顧?這個話題反映了年輕人于國內的一種狀態,其實還有很多人羨慕和願意去國外的。
曾經留學、在留學以及將要留學的你們,在國內或國外接觸了很多正在移民和在國外生活工作的人,也一直在思考在國內發展和國外發展的利弊吧……接觸到不一樣的價值觀,不排擠,存在即合理,試圖理解,真的會發現很多以前疏漏了一些因素。
馨源,UBC
我對中國沒有憤青式的怨言,對發達國家也沒有天堂式的向往。國外呆了三年,回國工作了三年,現在又跑出來了。
回國的原因簡單,父母年紀漸大,我也不想一個人再去陌生城市重複租房找工作的過程。回到家裏,感覺真的很溫馨,有親人朋友,有一份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在自己的土地自己長大的城市,心裏時刻充滿踏實感。我對在中國的生活其實沒有什麽不滿。
選擇再出國的原因也簡單,因爲自由。不是“言論集會自由”這類政治意義上的概念,我從來都覺得國內使人感到禁锢的不是體制,而是咱的七大姑八大姨文化。我回國那年26歲,覺得自己還好年輕,結果一年之內就被逼婚的壓力弄得喘不過氣來。而我父母其實是非常開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竟然也會說出“有點後悔讓孩子出國耽誤了婚姻大事”的話。這讓我非常非常地難過。他們沒有逼我,沒有罵我,而他們流露出的焦慮和失望讓我更難過。除了父母之外,從出租車司機到公司不相熟的年長同事,任何人都可以在談話的前三個回合問到個人隱私問題然後對我的生活評頭論足加以建議。這種感覺真的太糟糕了。
我畢業那一年住的是研究生宿舍,認識了很多特別精彩的女孩子,三十歲左右,念博士,交不同國家的男朋友,做學術,全世界旅遊,從來沒有聽她們說過三十歲了還沒結婚好焦慮。可我父母不斷跟我說,女孩子念到碩士就好了啊千萬千萬別再念了啊,生怕我再申請博士。雖然我自己也無心再念,但是如果我真的走學術的路,是不是回來(在婚戀市場上)更要被貼上標簽了呢?
在國內讀本科的時候有一次中午到圖書館自習,新修的圖書館很豪華,我坐在沙發上忍不住頭靠後閉上眼睛想假寐一下,一個保安過來跟我說這裏不可以睡覺。到了國外,學校裏所有的沙發、地板、外面的草地上都躺滿了人。沒人在乎你眉骨穿了孔還是頭發染了紫色,誰在乎你喜歡男人還是女人。
因爲沒有那麽多的評判,所以你可以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定義自己想要的成功,可以少一些物質上的追求。人跟人之間沒那麽近,也就省得炫耀和比較。不是說沒有,而是你即使不和人比較,也可以偏安一隅過自己的小日子。朝九晚五,無須應酬,回家在後院給孩子搭個樹屋,周末上山下海擁抱大自然。這樣的生活無疑是平淡的,可對很多人來說這樣就夠了。
還有一些小事。比如我在國內工作的時候電梯裏遇到領導,一定要讓領導先走。我們的外國經理來公司,會對我堅持女士先走。比如在國內找工作投簡曆的時候經常被要求提供照片身高體重甚至父母在何處就職,在國外只要一個名字,連年齡都不用寫。
我從來不覺得外國月亮圓。比如美帝的醫療制度下,朋友的母親流鼻血不止去看急診等好幾個小時,醫生出來說句“把頭仰著就沒事兒了”第二天寄來100多刀的賬單,這種例子分分鍾都不是夢。我清楚自己選擇了什麽要面對什麽,但還是選擇了。將來可能再折騰回去。不過現在這種清淨的日子對于曾經要天天擠地鐵的我來說,簡直就是療養~~
就醬。
看到評論裏很多人糾結圖書館能不能睡覺或者草坪能否踐踏的事情。。那個不是重點啦。我說的是學校裏面的圖書館,不是公立圖書館。個人是覺得沙發區域嘛本來就是拿來休息的,要人人都正襟危坐的話不如不設置這個區域。我也非常清楚在人多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奢談什麽自由和私人空間的(無論物理上還是心理上),所以這個沒有什麽對錯優劣之分啦。國外草地太多人太少,隨便踩踏就不是素質的問題了,踩踩更健康~~~
解釋一下,雖然答案裏描述的是很具體和個人感受的東西,但是選擇另外一種生活並不僅僅是因爲我在地鐵裏被人擠了或者我想躲開逼婚的壓力這麽具體的訴求。自覺不能算特別矯情和公主病(我在帝都生活都沒有戴過口罩喔,地鐵裏面也很鬥志昂揚!),不過,我也沒有必要爲了證明自己特別堅韌不拔而刻意找個最難模式鍛煉生存能力吧(那我就去印度了)。我覺得最好的能力是到哪兒都能活並且找到當地才能夠體驗的樂趣。所謂選擇是指有意識地在兩種可行方案中進行了決斷,如果我在中國根本活不下去且活得毫無樂趣可言因此逃往美國也就不叫選擇了。兩地生活絕對是各有利弊的,這也是我在答案中一直強調的。而我眼中的樂趣也可能恰恰是其他人不移民的原因呢(好山好水好無聊什麽的真的全看個人興趣是在哪裏啦)。
另外答案中的“七姑八大姨文化”是一個描述的泛指啦我還真沒有那麽多親戚,就是泛指“不了解你的人也可以評判你的生活的文化”。簡單來說我希望無論我是同性戀,還是單身媽媽,都能夠盡可能少地被周遭評價幹預,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除此之外自然還有其它的原因篇幅所限未能贅述。當然任何文化都少不了對人的評判和各種標簽,我也絕沒有批判一種文化擡高另一種文化的意思。要是一個環境裏都沒有人關心你的私人生活,也許有人會覺得很冷漠呢。
April Lai,留美第四年
前兩天在一篇關于“coming home after some years abroad”的文章裏讀到下面這段話:
The problem is this word: home. It suggests a place and a life all set up and waiting for us; all we have to do is move in. But home isn’t merely a place we inhabit; it’s a lifestyle we construct (wherever we go), a pattern of routines, habits, an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eople, places, and objects — all confined to a limited area or neighborhood. We can certainly construct a home back in our own culture — just as we did abroad — but there won’t be one waiting for us when we arrive. And this is true even if you move back into the same house you lived in before you went overseas.
讀到這段話,不禁想起自己的一段經曆。 2013年秋天去荷蘭交換,12月份回國, 在家住了一個月之後回到了在美國的學校。在荷蘭的半年裏,一直有一種自己是旅居者的漂泊感,無論是生活,學習,還是旅行。然而奇怪的是,當我終于結束半年的漂泊,回到了從出生開始生活了十八年的城市,被親人和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們包圍著,而我這種“漂泊感”似乎並沒有消失,潛意識裏仍覺得自己長長的度假模式並未結束,盡管阖家團圓,故知相逢都是人生樂事,我卻仍時常在這些喜樂的間隙裏覺得飄飄然,如同在夢裏一般。
直到一個月後回到美國,似乎才終于有了一種塵埃落定,back to the regular life的安定之感。
這個奇怪的現象直到我讀到上面那一段話時才恍然大悟。 Home于我而言的定義,也許已經不是一個特定的地點,一種特定的文化,而是 “a lifestyle we construct (wherever we go), a pattern of routines, habits, and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ertain people, places, and objects”
用一句比較文藝的中文來說,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從高一第一次來美國交換,到後來大學考到美國,這將近四年時間裏,美國之所以能讓我産生想要settledown的欲望,是因爲我覺得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無聊,而這裏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這個想法最初産生是在高一的時候,被學校選派到Boston的一所中學交換。當時就覺得,美國的孩子做什麽像什麽。學校藝術節上學生自己排演的歌舞劇,其專業水准在當時的我眼裏和百老彙不相上下。 學校裏的各種競技運動,從訓練到比賽都搞得有模有樣,十分專業。 反觀我在國內接受的教育,覺得除了學習之外,一切業余的文藝活動都只是小打小鬧,搞得十分山寨,真是“無趣極了”。
所以,爲了追尋這種“有趣”,我最終放棄了高考,選擇了一所紐約州的LAC.
大學因爲完全沒有在國內念過,沒有親身體會,所接觸的樣本也有限,以下觀點如有偏頗,也歡迎大家指出。
我所選擇的是一所liberal arts college, 翻譯成中文就是文理學院。 這種學校所注重的是通才教育及人格培養,而非僅僅是爲進入職場所做的專業訓練。 所以在國內的學生們忙著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軍訓,上馬哲思修的時候,我有幸能夠把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的所有學科的入門課程都嘗試一遍,來擴展自己的思維,確定自己的愛好。 美國的很多學校還注重critical thinking的訓練,課程大多以閱讀經典和課堂討論爲主。荷蘭大學的課堂更加注重discussion,很多課上tutor都只起到開啓話題的作用,然後整節課都是靠學生討論來提出論點,找出論據,確定結論,並且結論往往並非單一的。 在四年的時間裏我能夠有時間讀到很多學科的經典著作,並且有機會與其他人一起討論,聆聽各種各樣的觀點,再組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這樣的學習方法也使我在面對生活中其他問題的時候,能夠做到辯證的思考,不再像那樣在自身偏見的基礎上人雲亦雲。 我覺得這種思維模式是我一生的收獲。
而大學裏另外一個令我迅速成長的機會就是study abroad. 我的學校每年有60%的學生都有機會去其他國家交換半年到一年,並且每年也會有許多其他國家的學生來我們學校交換。 外國學生在美國的學校並不像在國內那樣被捧上神壇,受到區別對待。留學生在美國的學校,和美國學生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學,絲毫不會被區別對待。 這也就給了很多本地學生更多的與他們交流的機會。 而我交換到歐洲的那半年,也是同樣。 每天能從不同背景的同學身上學到各種觀點,一點點淡化自己的無知與偏見。在歐洲的那半年我還上過一門歐洲研究的課程,經常是今天學到了一處曆史遺迹,第二天就可以跳上火車去那個地方看一看,把實踐與書本知識相結合。
綜上,我覺得我所接受的美式教育十分成功地將讀萬卷書與行萬裏路相結合,使我成爲一個能夠客觀思考,眼界寬廣的人。而我之所以想要留在美國,是因爲這種教育在美國是相對普遍的。與有過這樣教育背景的人交往,遇到充滿狹隘偏見還不自知的傻逼的幾率大大降低,遇到有意思有故事的人的幾率也大大提高。所以相比國內,我覺得在美國反而更容易融入,因爲人們更容易接受與他們不同的人,不管這不同是不是來自于文化。
這四年來我每年回國幾個月,漸漸覺得國內雖然熱鬧快活,但是心總是靜不下來。接觸到的人裏有很大一部分都終日在爲身外之物焦慮與浮躁著,我所關心的事情與他們並無法交流。回國以後,感覺在美國時候那種讀了一本好書,遇到了一種新的思想時興奮地與同好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雖然吃喝玩樂的局天天約,長久以往,也覺得真是太無趣了。
我還是經常會深深地懷念我的故鄉,並且和原來的朋友親人保持熱絡,因爲我無法割舍下從前的一切,是我的過去將我塑造成了今天的自己。但我之所以會選擇將來留下,是因爲我相信我現在所處的這個環境,可以將我塑造成一個更好,更快樂的人。
最後還要感謝我的父母,並沒有用親情去綁架我。 相反,從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鼓勵我去追尋我所想要的生活. 我曾經媽媽談到將來的養老問題,我說等到他們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我就回國陪他們。 而媽媽說,不,你是獨立的,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興趣與生活。 如果有一天實在需要照顧,可以雇人。 你要按照你自己的意願,生活在你想要生活的地方。 我說,你們撫養我這麽多年,我自然有爲你們養老的責任。媽媽說: “我們養你,就是爲了這麽愛著你,也知道不管到什麽時候,你心裏也愛著我們。帶著這樣的愛,我們和你都要去完成自己的生活。”
雖然將來父母年紀大了,我還是會盡量回到他們身邊,或者把他們接到我身邊,心甘情願地照顧他們。 但是我永遠感激他們能夠給我選擇的權利,也希望將來的自己如果有了孩子(雖然很大程度上會選擇丁克),也能夠做到像父母這樣。愛著他們,支持與尊重他們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羊小雪
首先太多答案也就講了個在國外爽逼的事或者在國內不爽的事然後就咬牙切齒要走,第二工作和移民完全是兩回事,這一點幾乎被忽略,當然可能只是因爲大家對移民的問題也沒有把握。這兩點可以理解,但用作價值觀輸出就不太科學,容易誤導年輕人(包括我)。
答案就一句話,現在很多年輕人願意留在國外工作,原因無非是爲了錢(少數爲閱曆),牽扯到移民,那麽八成是爲了下一代。
總結一下別的原因,基本上有環境,制度,人口素質,社會風氣,公共設施,和自由。
照例我們先做一個讓步,以上所有觀點我都認同。國外最讓我留戀的東西,一是「永遠不用爲別人的錯誤承擔後果」的安全感,二是「身上打一百個洞都沒人多看你一眼」的自由。當然,當然,誰不喜歡過馬路不用看車,錢包忘拿六次都有人追著給你送出來,地鐵公交也不擠,下車大家排著隊謝謝司機,銀行郵局醫院都像春天般溫暖,貨幣購買力是國內好多倍,罷工選舉罵總統給我的快感倒是沒那麽大,但穿成什麽樣都敢出門還是很爽的。
特別是剛出國接觸到這些細節的時候,簡直每個細胞都在顫抖著呐喊「資本主義好」,內心一直無法發揮的紳士人格已然雀躍著要打敗主場二十年的中庸人格了。
但上升到移民,或僅僅是在國外長期居留,就不僅僅是找個工作轟個趴那麽潇灑,而會摻進來很多微妙情節。對我來說這可能不是遠離家人,不是生活平淡,然後也不是語言不通飯吃不慣這些,而是聽起來很虛的公民地位。
二等公民這個詞很嚴重,我不敢隨便用。但作爲一個傑出的玻璃心,在生活中我還是會追求社會認同感這種屁用沒有的東西。大部分留學生,不過在這個社會外圍看兩眼,隨著找工作,留下來,甚至定居,移民,恐怕越往裏走,越會感覺到面對主流社會時的無力感和局限性。在被認識,被了解之前,先被下意識地貼上一個關于種族和國籍的標簽,這其實非常客觀,無可厚非,大部分時候也不會直接對你造成什麽影響。但這個標簽帶來的所有定義,狹窄的歸類,僵硬的印象,尴尬的文化認同和從生理構造到思維方式的無數差異,都擋在你跟美好的資本主義之間,它透明,擋不住你看到那些願景,但它存在,堅硬,且無法被證明。
這跟什麽歧視或者個人交往都不是一碼事。說實話我在這邊最好的朋友都是外國人,但一個朋友不能代表一個社會。
社會存在感,認同感,價值感這種東西講起來很空,而且越講越無聊。只能說脫離主流文化的生活不太可能有營養,我知道多少定居國外的人已經漸漸無所謂追求或生活樂趣,只專心溫飽,下班回家老婆孩子熱坑頭就滿足了。
不過各人消化能力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比如我有女性朋友跟她們的異國男友感情很好,但我有努力過後,還是覺得母語不同太心累。
我所知道的留在國外的年輕人也許可以概括成幾個典型。生活簡樸一直單身幾年下來給家裏彙個幾十萬的男生,拼夠了幾年賺到幾個包和一肚子故事的女生。移民得算是中年人了吧,社交幾乎爲零的大學教授,混迹在中國城的小老板,還有大街上無數推著嬰兒車神色萎靡的中年婦女。
以上說的都是普通人,排除各種牛逼二代或者爲愛癡狂的個例。
我有個大學老師是在英國待了十幾年的華人,有次我們一起開一個會,問到在座有誰是英國人,她沒舉手,有誰是亞洲人,她也沒舉手。會後我們一起吃飯,她問我pasta是什麽東西。
當然這是個很個別的例子。
有次在路上,看到一個下班的中國男生,包看起來很重,把西裝壓得變形,他站在一家餐廳門口看菜單,看了很久,然後走開了。
這個毫無意義的舉動我一直記得。它什麽也不能代表,什麽也不能說明,但居然非常莫名地刺痛了我。就好像所謂歸屬感和社會地位,它們不能被物質代表,不能被履曆說明,但它們有時會莫名地刺痛你,就像兩片過期的隱形眼鏡,一開始好像好好的,但在路上越走就越覺得不對。
偏題了這麽一大坨,主要是看別的答案都一股腦把國外說得甜如蜜。我想表達的是,如果考慮到定居,就會在甜蜜蜜背後冒出文化,種族,社會地位和感情等等隱形的壓力。特別是沒有背景也沒有經曆的年輕人,要面對的問題是很多的,不是努把力就能混到中産階級那麽簡單。不能說得好像國內沒法過了,一出國你就此生不複憂愁,本來混不出頭的在國外秒秒鍾出人頭地,國內受了委屈的在國外天天順風順水。
一邊是憤憤不平的當事者,一邊是冷暖自知的局外人。
另外你是怎樣的人,也不會因爲你在哪就改變的。決定待在哪裏的因素,無非利益和命運。別的生活感觀都是見仁見智罷。
國外的各種好處通常被身在國外的人拿來說服自己即「我的選擇是對的這樣很好」,同時被國內的人用作自己糟糕生活的理由和宣泄出口「都他媽因爲體制不行」。
說白了哪哪都是圍城,而辯白太多時候只是心理安慰。
這事你怎麽看呢?
歡迎點ZAN並在評論區留言!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