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爲發達國家,卻不走北歐高福利國家的路線。早在建國初期,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就認爲歐美的高福利政策只會養出一批懶人,這對嚴重依賴競爭力的小國新加坡是致命傷。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過去多次強調,“新加坡不養懶人。如果你願意工作,而且肯努力,我們會提供援助。但如果你什麽都不做,我們不會幫你。”
在新加坡,耄耋之年仍然孜孜不倦工作的大有人在,這是因爲新加坡政府提倡每個人自力更生,不提供全福利性質的養老保障。
初來新加坡的人在商場購物、用餐甚至在機場排隊等待出租車,都會發現一個特殊的現象——很多爲他們服務的都是年過花甲、滿頭銀絲甚至步履蹒跚的老人。他們被稱爲“樂齡人士”,很多都已經過了退休年齡。
在國內在爲延遲退休方案而高呼反對的時候,新加坡的退休人士卻主動要求政府將退休後的重新雇傭年齡由現在的65歲延長至67歲,因爲他們要繼續工作。
1新加坡的養老保障體系有多嚴苛?
在新加坡,最主要的養老保障爲中央公積金體系(CPF)。新加坡法律規定,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以及他們的雇主,都必須參與公積金計劃。自雇人士則須按規定繳交部分公積金到他們的保健儲蓄戶頭。
按規定,凡是月薪超過500新元的雇員都須繳納公積金,而雇主則須爲月薪超過50新元的雇員繳交公積金。其中,50歲以下的員工每月上繳薪金的20%,雇主則繳納17%。不過,年齡超過50歲和月薪少于1500新元的人士繳納的金額相對較低。
CPF帶有強制儲蓄的特性,爲員工提供包括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綜合性的保障服務。會員的CPF一般分爲3個賬戶。
一是普通賬戶,存款可用來購房、購買CPF保險,也可用于投資和子女教育。二是特別賬戶,用于養老及購買相關金融産品。三是保健賬戶,用于支付醫療費用。
而一旦會員達到退休年55歲,政府則會爲他設立一個新的退休金賬戶,符合要求的在65歲後可以按月領取退休金,去世前如果養老金沒有用完,可以繼承。CPF中的錢則主由政府用于投資國債、國內住宅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每年反饋給會員一定的利息。根據最新規定,普通賬戶資金的利息爲3.5%,特別和保健賬戶則爲5%。
新加坡的養老體系規定相當嚴苛,就像是嚴父管教亂花錢的小孩一樣。這是因爲,政府發現,一些人由于不善理財,或者沉迷賭博等,不到幾年就把辛苦存的養老錢花的一幹二淨,最後不得不向政府求救。爲了更好地幫國民“管住”這些錢,政府在近年來不斷提高賬戶余額要求。
政府規定,會員在退休後,賬戶必須有16.1萬新元的最低存款額,超過這個部分的金額到規定年齡後才可以提現,且最多可以提取20%,以防止“孩子”亂花錢 。而從2013年開始,在公積金最低存款之上,保健儲蓄戶頭裏的存款還需要增加到4.35萬後才可以從戶頭裏提取剩余的存款。這就意味著,會員退休後,戶頭裏必須至少存有超過20萬新元的凍結資金,才可以從自己的戶頭裏提取剩余的存款。目前,可提取最低存款的年齡是64歲, 2018年將調高至65歲。
如果會員的賬戶余額符合要求,在65歲後,每月便可以領取1200新元的退休金,一共可以領20年。如果余額不夠,便一分錢都拿不到。不過,政府同時也推出包括組屋套現在內的補貼計劃。在該計劃下,擁有組屋的居民可以通過屋契回購計劃、大屋換小屋以及出租組屋等方式每月獲得額外的收入。
對于退休人員來說,每月1200新元的金額在新加坡僅能維持最低生活水平。如果老人身體不適,新加坡高昂的醫療費用則將遠遠超過CPF所能支付的範圍。調查顯示,接近一半的新加坡人目前都無法達到最低存款的要求,這也是爲何高齡人士仍然在奔波工作的原因。
2新加坡人爲啥不敢退休?
與其他公共政策一樣,新加坡政府每隔幾年就會對現有公積金政策進行調整。近年來,隨著新加坡人均年齡的不斷增長,政府推出了終身入息計劃,讓存款額度達到一定標准的人士享受終生的退休津貼。此外,政府也在研究讓會員更加靈活的用公積金進行投資等,獲取更大的投資回報率。
中央公積金自1955年推出以來不斷升級,受到廣泛的推崇,被譽爲是具有東亞特色的“模範養老制度”。中央公積金的好處顯而易見:
由于具有強制性,它爲政府每年帶來了大量的固定資金進行投資,節省了財政支出。新加坡政府也通過調整會員存款占工資的比率,來進一步調整市場貨幣供應。此外,公積金制度也讓政府能保持較低的稅率,並通過賬戶下的各種投資計劃,爲會員帶來一定的固定收益。
不過,這個政府“家長式”強制幫居民管錢的系統在近年來也受到一些民衆的抱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公積金投資運作不夠透明以及賬戶資金運用不夠靈活等。此外,新加坡過于苛刻的提現標准和不斷上調的最低存款額也讓很多退休前月收入就不高的階層背負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不敢輕易頤養天年。
根據保險集團AIA的報告,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新加坡居民對退休最擔憂。在其調查的500位新加坡居民中,55%受訪者表示他們擔憂無法儲蓄足夠資金。此外,35%的新加坡居民把退休儲蓄列爲一生中最難實現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雖然收入中位數位列全球前列,但是社會中的貧富差距非常巨大,如果多數的退休人士無法自我撫養,對于本身經濟也並不寬松的新加坡中産階級來說,也將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壓力。
3政府不負全責,養老怎麽“養 ”?
根據官方數據,新加坡總人口爲547萬,其中公民爲334萬。從人口結構上看,新加坡公民中,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接近13%,每一名老人對應的工作公民從2004年的7.6人下降到5.2人。這意味著目前新加坡僅有不到6名工作公民負責一名老人的養老,而且供養的老人在增多,養老的工作公民在減少,反差加大。
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意味著政府在扶持老年群體方面的投入要加大,因此,政府在近年來不斷提高公積金存款標准,但這無形之中加大了上班族的可支配收入,爲此,政府鼓勵家庭養老,並爲此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新加坡公民80%都居住在政府修建的組屋中,組屋價格受政府調配,以大大低于市場價出售給國民,就是爲了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目標。盡管價格已經大大下降,但是組屋供不應求,仍然讓很多年輕人感歎買不起屋。爲此,新加坡建屋局規定,只要子女的家庭願意住在父母住家附近,就可以享受高達4萬新元的現金減免。對于單身人士購買組屋,政府規定,如果和父母同住則可享受2萬新元的公積金房屋津貼。
新加坡政府也並不是將養老的重擔都扔給了家庭,還通過政策鼓勵多種養老方式。例如,新加坡也有日托養老和各類社會養老機構。對于無暇照顧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應的機構——“三合一家庭中心”,將托老所和托兒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即照顧了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又兼顧到樂齡人士。有些家庭可能是每天由年輕的夫婦將老人和幼兒一起送到這裏。老少集中管理,即順應了社會的發展需要、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又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增進了人際交往與溝通,防止了“代溝”的出現。
對于社會的養老機構,政府則主要提供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政府在養老設施的建設上提供高達90%的建設資金,並對養老機構各項服務的運作成本提供相應的津貼;其次,政府也實行“雙倍退稅”的鼓勵政策,允許國家福利理事會認可的養老機構面向社會募捐等。在法律上,新加坡早在1999年就通過了《老人院法令》,對老人院的設立、標准、審核、管理等問題,均作了明確的規定。這樣雙管齊下,由政府提供基礎設施加上民營資本進行市場運作,既吸引了外來投資,又能大大緩解財政壓力。
4老年人在新加坡生活有多便利?
即使有了政策支持,但如果沒有在生活設施上給予老年人提供便利,仍然會大大限制高齡人士的互動範圍,從而進一步造成他們的身體甚至心理問題。這一點,新加坡政府做的也相當完善。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也並不會感受到任何不便。
新加坡的多數公車大多數均可以實現輪椅上下,司機和乘客會耐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車;政府還出版了《不要摔倒》小冊子,免費發放,讓老人及子女重視跌倒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提高防範意識;在公共住房區域也爲老齡和兒童設立了活動區,而且所有的組屋前均設有食閣和公車站,屋主下樓就可以吃飯,甚至從家門口到車站均建有封頂的綠色廊道,方便居民雨天出行,也大大減少了老年人滑到的事故。
此外,新加坡的建屋局已經開始測試“居家老人智慧警報系統”,該系統可監測年長者的日常活動,並在老人摔倒等意外發生時能即時通知看護者。所有這些配套設施和建設,都體現出政府防患于未然的籌謀,而出行和生活的便利,也讓很多老人不會自我禁閉,願意走出屋外,自食其力。
樂齡俱樂部一般配備閱讀室,手工室,運動室甚至歌唱設備等,定期舉辦文化、社交、休閑活動、運動、講座以及其他活動,鼓勵樂齡人士過活躍有意義的生活。社區民衆聯絡所則設立各類固定區域,其中包括陶藝室、武術館、調酒室、健身室、練聲房、烹饪室、樂隊室、繪畫室等等,讓所有社區居民都能通過共同愛好相互聯系。
此外,人民協會還在全島各個選區設立康樂中心,提供健康檢查、信息咨詢、日常護理等,而新加坡勞動發展局WDA則與培訓機構合作,開辦了各類提高勞動技能的培訓班,幾乎免費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老年人順利進入職場“第二春”。
這就是新加坡嚴厲與溫情並存的養老保障體系。是好是壞,只能讓你們自己判斷。但這確實符合華人的一些生活觀和消費觀
了解新加坡的養老機制後,我們來看看全世界人民的養老排名到底是咋樣?
法儲銀環球資産管理集團發布了《2017全球養老指數報告》。報告指出,養老環境最好的國家仍主要分布在歐洲,指數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前三名分別是挪威、瑞士和冰島,其他爲瑞典、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丹麥、荷蘭和盧森堡。
北歐國家養老環境最佳
挪威延續去年榜首的地位,綜合指數最高,爲86%。在四大指標的具體排名中,挪威在物質福利上排名第一,健康服務與生活質量排名第三,養老財政排名第九,這主要歸因于較高的稅率和通貨膨脹的影響。
在去年的養老指數報告中,瑞士的綜合排名也是第二。在具體的物質福利上,瑞士排名第三,養老財政排名第四,健康服務排名第八。
冰島與去年相比地位有明顯提升,主要體現爲物質福利水平的提高,排名世界第二,生活質量則排名第七。
【美國】根據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全美總人口的13%,預計到2030年將升至20%。越來越多的老人喜歡住在老年公寓裏。美國一些大的老年公寓又稱“退休之家”,除了租賃房屋外,還會提供健身、購物、社會活動等便民服務。
近年美國還出現了一種新的養老趨勢,與傳統養老方式稍有不同:幾個經濟條件比較優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意人或親屬聯合起來選一塊地,自己或請人設計一個小小的養老社區,社區內有郵局、遊泳池、網球場等服務設施。這種養老社區既能滿足個人的要求,也能對社會和社區發展做出貢獻。
【加拿大】加拿大是地處北美大陸的發達國家,走的是英國式的福利國家道路。《養老金法》確立了以中央撥款的方式來承擔國民的養老責任的模式。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包括三個層次:老年收入保障計劃、按月支付的養老金計劃和私人養老金計劃。如今加拿大已進入了老年型社會,其養老保險制度正遭遇著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嚴峻挑戰。
【英國】今年1月,英國政府公布了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養老金改革方案,實行後每人每周將可領取144英鎊。這項名爲“母雞老人”的計劃意在通過讓老人學習照顧雞的各種知識技能,增進他們的溝通交流。
英國也有不少老年人把自己的養老地點選擇到西班牙、南非等國家。這些國家物價水平較低,英國老人把本國的住宅出售後可在西班牙或南非買到面積更大或質量更好的住宅,享受到比本國更好的生活和服務。
【德國】在德國,進入“專業護理老人院”是老人們最普遍的一種選擇。不過近年來,德國興起了一種名爲“老年之家”的互助養老方式。爲解決老年護理人員的短缺問題,德國政府實施了一項名爲“儲存時間”的特殊政策。年滿18歲的公民利用休息日在老年公寓做義工累計服務時間,換取日後獲得同樣時間的免費服務。
【日本】爲了應對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整個社會都在積極發展養老業,以滿足越來越多的老人的要求。日本政府將養老方式分爲多種類型,有“半托制”老年公寓、社區互助的居家養老,還有看護養老服務。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愛好來自由選擇。
【韓國】早在1960年,韓國就同步實行了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1972年,制定了《國民養老保險法》,對18~60歲的全體國民實施。1988年以後,韓國改稱爲“國民養老保險制度”,以一般國民爲實施對象,在財源籌措方面,國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職工個人與國家三者共同負擔的方式。自1992年起,國民養老保險強制性制度開始得到完善和加強,實施對象從10人以上單位擴大到5人(含5人)以上的單位職工,基金籌措延續單位、職工個人與國家三者共同負擔的方式,特殊行業的人的養老金由國家全額承擔。
【瑞典】瑞典是崇尚平等的高福利國家,瑞典的社會保障被評價爲“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制度,幾乎無所不包。瑞典公民年滿65歲即可領取全額基本養老金,年滿63歲可以領取養老金的94%,而且無需繳納任何費用,也無需經過收入情況調查,貧富一視同仁。
瑞典的養老金系統大概分爲三類,全民養老金、就業養老金、和私人儲存三部分。在瑞典,即使是沒有固定的單位的公民,退休後依然能得到每月至少7,600克朗的全民養老保證金。這種國家負擔型養老保障模式以及完善的養老體系讓瑞典老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環球航海,有的人去泰國曬太陽,還有人去土耳其跳水。
【俄羅斯】俄羅斯退休金制度已陷入兩難境地:不改,則俄羅斯將近一半的勞動者遊離于國家退休金制度之外;若改,則俄羅斯聯邦退休基金會將面臨高達860億盧布(折合約28.6億美元)的虧損。盡管改革方案仍存在重重缺陷,尚不成熟,但第一步已經艱難邁出。
【荷蘭】荷蘭統計局最新預測宣稱2060年時退休年齡將推遲到71.5歲。爲了降低赤字總額,荷蘭迅速推出政策自2013年開始提高領取國家養老金的年齡,從目前的65歲發放養老金逐步提高到67歲。荷蘭人不興“養兒防老”,除了國家養老金和補充養老金外,最常見的是“賣房養老”。
【新西蘭】新西蘭實行的是人人平等的養老金制度,不管你退休前是做什麽的,不管你有沒有給這個國家做貢獻,不管你有多少資産,不管你有多少負債,只要年齡滿65歲,在新西蘭住滿10年,就有資格申領養老金。
目前全世界65歲以上老人的數量已達到6億。據世界銀行統計,2050年全世界老齡人口將翻三倍,達到21億。如何解決養老帶來的社會壓力,是各個國家在未來30年中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爲讀者提供各類資訊外,也爲大家提供各類新加坡留學等資訊,及如何在新加坡中英文業余學習(課程可申請政府津貼),中英文教學會計ACCA課程,精品雅思班,提升學曆等
我們還專設新加坡留學和澳洲留學業務
歡迎電話:84258441,添加微信:jasonjuven
童老師
掃二維碼關注我的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