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徽是代表國家的徽章,為國家的重要象徵。國徽上通常有來自國家的自然或社會事物,用以表現該國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領導人之一,在大眾眼中,魯迅是倡導新文化反對舊傳統的文化鬥士;其實他也深受傳統文化薰陶,不但擅長古文,還有出色的美術設計功底,是一位傑出的設計師。不為大眾所知的是,除北大校徽是他設計之外,他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徽——十二章國徽的主要設計者。
十二章國徽
十二章紋的由來
十二章是古代禮服的常見章紋。據《尚書·虞書·益稷》記載,十二章始於有虞氏之時,它將傳說中舜帝時代的圖形加以引用和發展,最終形成十二種特殊的章紋,書中記載:「帝(虞舜)日: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以五彩,彰施干五色,作服汝明。」是故又稱「虞氏十二章」。宋朝蔡沈在《注尚書》中,對十二章紋作了詳細的解釋:「日、月、星辰,取其照臨也;山,取其鎮也;龍,取其變也;華蟲,雉(山雞),取其文也;宗彝,虎、蜼(一種長尾猴),取其孝也;藻,水草,取其潔也;火,取其明也;粉米,白米,取其養也;黼,若斧形,取其斷也;黻,為兩己相背,取其辨也。」 漢以後日月都作圓形, 日中飾以金烏,月中飾以蟾蜍或玉兔;星辰為三星或是北斗七星;宗彝一般是酒杯,酒杯上飾有虎和蜼。
十二章紋
另據《禮記?明堂位》的說法,十二章紋也有可能是上古華夏族圖騰融合的產物,「有虞氏服韍(黻),夏後氏山,殷火,周龍章。」這裡可推測十二章紋的原型應該是上古各部落或方國的圖騰,早先是分開的,且各不相關,後來融合在了一起。
其後這些章紋或繡或織,成為我國古代宮廷貴族的裝飾。兩漢以後,因十二章有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的寓意,已逐漸成為皇室和貴族專用的符號。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與朝臣議定,提出:「祀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朝會、冊拜,皆服袞冕、玄衣纁裳。」其中,「衣六章,畫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裳六章,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從此,在皇帝服裝上開始出現固定的十二章紋飾。
明世宗嘉靖帝朝服像
到了清朝,由於滿族是關外漁獵民族,男尊女卑的社會現象沒有像漢族那麼明顯,清宮后妃服裝上也出現了十二章紋,這在之前歷朝歷代的后妃服飾上也是從未所見的。
清宣宗道光帝朝服像
清朝皇帝龍袍上的十二章紋
自右而左(第一列)日、月、星辰、山;(第二列)龍、華蟲、黼、黻;(第三列)宗彝、藻、火、粉米
清絳色紗金蟒袷女袍
十二章不僅只用作帝王的服飾, 其中部分章紋也可用作王公、大夫的服飾, 只不過不能施用全部十二章, 以顯示等級差別。如明制,太子和親王為九章服,郡王為七章服。明清的藩屬國也深受十二章紋影響,比如,朝鮮、安南、琉球等藩屬國國王被視作明朝的郡王,國王為七章。不過,明朝准許朝鮮國王衣冠是九章,提至親王級。所以朝鮮國王能著九章冕服(無日月星),王世著七章冕服。甲午戰爭後,朝鮮「獨立」,並成立大韓帝國,這個日俄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冕服改成了最高等級的十二章冕服。此外,日本的天皇服飾也出現過類似的章紋。
到了民國初年,袁世凱主張復古,政事堂禮制館於民國三年(1914年)刊行了《祭祀冠服制》,大總統穿的總統服也用十二章紋作裝飾。?
《祭祀冠服制》
1914年,祭天儀式上著總統祭服的袁世凱(左二)
三位青年大師設計的國徽
十二章國徽為1913年2月至1928年間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徽,又稱「嘉禾國徽」。袁世凱竊國稱帝,成立中華帝國期間,亦沿襲作為國徽。
影視劇中的十二章國徽
1912年8月,時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欽點三位教育部薦任科長:周樹人(魯迅)、許壽裳、錢稻孫研擬國徽圖案。巧合的是,三人同為浙江人,又都師從章太炎,次年又都是讀音統一會的當事人(可見《澎湃新聞·私家歷史》2017年6月25日《沒有被繼承的漢字標音嘗試:注音符號的歷史》一文)。魯迅當時在教育部擔任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教育部僉事,主管社會文化、科學、美術等事宜,所以國徽的設計任務也就交由其承擔。1912年8月28日《魯迅日記》載:「與稻孫、季市同擬國徽告成,以交范(源廉)總長,一為十二章, 一為旗鑒,並簡章二,共四圖。」
青年時期的錢稻孫、魯迅、許壽裳
由於清朝黃龍旗之故,單獨的龍被當時的大眾所厭惡,魯迅等三人故選擇有代表性的十二章作為國徽;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十二章包含了中華所有的美德,「美德之最,莫不賅備」。十二章國徽的繪法是:嘉禾放在圭形的五瑞圖中間,因為嘉禾在當時已議作國徽簡圖;五瑞圖後面是黼,黼面綴以粉米,黼上邊是日,黼下邊是山(山為篆文,以斧下方的曲線飾帶構成),以黻(系兩己相背)填于山的間隙中;黼的右邊為龍,左邊為華蟲;龍和華蟲各舉著宗彝(酒杯上無虎蜼),龍身上有火傲裝飾,戈負為月;華蟲嘴上銜藻,頭部戴三星。這樣把十二個章紋都安排妥當了。他們認為這樣安排是合理且協調的。此外,文中還提到過五穗嘉禾簡徽一枚,曲線式雙穗嘉禾簡徽一枚。
十二章國徽解析
十二章國徽是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傳統禮服上的十二章紋是散落到衣裳各處的,沒有融合在一起;十二章國徽則非常緊湊,顯然是參考了西方國徽、章紋的布局。西方章紋自問世起便以盾牌為居中的核心圖案,其他部件皆附屬之;黼可看作是盾的變體。西方章紋的盾牌左右兩側為「扶盾者」,由人物、動物或傳說神獸充任;「龍」與「華蟲」正飾演了這個角色。此外,構成「山」的飾帶展現方式也完全是西式的。
同時期的英國國徽
1913年2月,國徽正式發表。《教育部編纂處月刊》第一卷第一冊發表了《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文中說明國徽採用了十二章,並附有國徽圖。公文里沒有署名,但據魯迅日記和錢稻孫的回憶,都證實文章出自魯迅之手。這篇古文還為教育部諸人所讚嘆。
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 (2005年版《魯迅全集》)
1913年11月27 日,外交部總長孫寶琦署名發出「交字第二十二號」 訓令,要求駐外使領各館門首均應懸掛國徽。從訓令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原圖樣暨說明書被寄往天津造幣廠,指定該廠代鑄國徽模型。?
圖14 北洋政府外交部關於駐外使館懸掛國徽的訓令
1977年夏,中國錢幣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吳鳳崗曾到魯迅博物館查看魯迅所藏古錢,在保管目錄中發現有「袁世凱時期國徽團鉛模一件」的記載,為錢稻孫所捐贈。他當時提出查看,果然是十二章國徽的圖案,鉛質,陰文。這便是魯迅三人同擬國徽的物證。1981年版《魯迅全集》沒有收錄《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但在有關日記上做了三人同擬國徽的注釋。2005年,新版《魯迅全集》出版,卷8《集外集拾遺補編》已經將此文收錄。
2005年版《魯迅全集》封面
2005年版《魯迅全集》卷8《集外集拾遺補編》目錄
龍鳳幣應叫十二章國徽幣
錢幣收藏界有一珍品為「龍鳳幣」,最早於民國十二年(1923年),在天津造幣廠鑄造。因現代人大多不識十二章,又誤認華蟲為鳳凰,此幣故被收藏界稱為「龍鳳幣」。事實上,它應該叫做「十二章國徽幣」。上文提及,該廠早年曾拿到過十二章國徽模型,這便是為什麼他們能鑄造此幣的原因。
最早的「龍鳳幣」為銀幣,此幣正面中間為「十二章國徽圖案」,上沿刻「中華民國十二年造」,背面兩側為嘉禾,中間豎寫「壹圓」字樣,這兩字有大、小之分,故又分大字版和小字版兩種。此外,還有輔幣1角、2角少量發行,同年又發行了金幣,也分大、小字兩種。民國十五年,直隸督軍褚玉璞也曾下令鑄造銀輔幣1角和2角兩種,僅流通於北京、天津地區,是所見「龍鳳幣」最多的一種。同年,山東張宗昌也試鑄10元及20元金幣兩種。張作霖鑄「海陸空大元帥」1元紀念幣、10元銀幣,均使用了「十二章國徽圖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金銀幣已越來越稀見,如張作霖伍拾圓龍鳳金幣已知存世僅兩枚。今年7月,在西泠印社春拍上,一枚張作霖伍拾圓龍鳳金幣以908.5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新的民國幣王。
1923年龍鳳幣
張作霖伍拾圓龍鳳金幣
北洋政府期間,由於外交部門的力推,也出現大量使用十二章國徽的其他物事。如當時 海外使領館發給僑民的國籍證明書及其它證明書,封面也使用了十二章國徽。
1928年駐墨西哥使館簽發的僑民國籍證明書
1928年11月16日駐新加坡領事館出具的證明
有趣的是,這個十二章國徽圖案後來被人用做藏書票。浙江吳興人徐恩元採用了十二章國徽做為自己藏書票圖案,因為他曾任幣制局副總裁,是十二章國徽幣重要的參與決策人之一,對十二章圖情有獨鍾 。此外,國內還出現過十二章國徽首飾盒之類的物事。
徐恩元藏書票
十二章國徽首飾盒?
在上海外灘,有一條與外灘平行的江西中路。這條路當年曾有「小華爾街」之稱,雲集著眾多華商金融機構,與扎堆的外商銀行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是近代中國民族金融業的縮影。坐落於此的金城銀行大樓,於1926年建成。它背靠外灘萬國建築群,建築風格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式樣。該大樓是中國人開設的銀行建築中最考究的一座,系銀行創始人周作民邀請建築泰斗莊俊設計。鑒於大樓建在彼時的英租界中心區域,馬路對面就是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大樓(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將上海市政府由楓林橋搬遷至該樓)。有著拳拳愛國心的周作民,特意在正門的門楣上雕造了當時的十二章國徽,以示國家主權。這座樓便是今天位於江西中路200號的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大樓。
金城銀行大樓舊影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章紋
1947年《上海市行號地圖》中的金城銀行及工部局大樓
1928年東北易幟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中國,取代了北洋政府。當年,國民黨即制定了《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國徽採用國民黨黨徽的圖案,十二章國徽被廢止。由於國民黨22年的統治,當代大眾對民國國徽的印象停留在了十二道光芒的青天白日上,對於十二章國徽反而很少了解。如今,工部局大樓的萬國章紋及青天白日徽俱已不存,金城銀行的十二章國徽卻仍未磨滅,歷史有時就是這樣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