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小圈
QQ: 2077525879
微信: xinjiapoquan001
富人的生活你永遠不懂!
大國內有大批的隱性富豪…沒人知道他們究竟有多少錢…
而爲了洗白自己的錢,或者是達到轉移財富的目的…
不少人通過所謂的地下錢莊“周轉”資金…
(圖:來源自網絡)
特別是2017年起一波又一波的新政,導致海外彙款難上加難…
2017年,中國《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便正式啓動,普通中國公民在購彙時繼續受到每年每人購彙額度不超過等額5萬美元的限制。
在向外彙款時,更需遵守“超過等額1萬美元彙款將算作大額交易上報”的新政策。
自從中國“個人每年5萬美元跨境彙款”的政策開始實行,各種灰色彙款開始猖獗。
通過海內外地下錢莊,利用多個賬戶“螞蟻搬家”,通過人海戰術多次往返國內外夾帶現金……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這種投機取消的地下交易,看似方便,但也危險。
正因爲缺乏監管,讓不少人的錢在“周轉”途中,不翼而飛。
…
中國一女富豪就這樣中招了!
女富豪拿到了新加坡綠卡遇到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彙款!
2000萬人民幣對于富豪來說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麽彙到新加坡?
5萬美元,相當于6.7萬新幣,2000萬人民幣如果按照規定合法購彙,使用1個人的額度來彙的話,需要彙上60年……
1個人的額度要花60年,那如果找多個人…
不就可以一次性彙完了嗎?
這就是傳說中的“螞蟻搬家”。
這樣的行爲不僅觸犯了中國外彙相關規定,也不符合新加坡公共政策…
但是,女富豪還是抱著僥幸心理找到了“兌換商”A
女富豪想把300萬美金轉到A在新加坡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的私人財富賬戶…
但是銀行沒法操作把她介紹給了瑞士私人銀行一個職員B
這B有“手段和辦法”用印尼的彙款公司把300萬美金成功轉到了瑞士信貸銀行
嘗到了成功的滋味女富豪想把另外300萬美金轉到法國巴黎銀行
這一次就沒那麽順利了,B表示“印尼那公司沒准備好”。
第二次采用:“螞蟻搬家”讓女富豪把錢存在了四個戶頭中。
…
于是很快,女富豪把第二筆2000多萬人民幣分散彙給了B給她的四個中國的銀行戶頭。
四個戶頭中,一個屬于B的前同事C,兩個屬于D,另一個屬于一個叫E的中國男子。
去年10月18日,錢如期彙達。
D的兩個戶頭一共收到1397萬5000人民幣(約280萬余新元)
C收到700萬人民幣(約140萬余新元)
E康某戶頭則有10萬人民幣(約2萬新元),總計422萬新元。
據說,這筆錢最終流向了一名叫“艾倫”(Allan)的中國非法彙款商。
這個艾倫,也是D和C的聯絡人。
他們打算通過艾倫,把錢給弄到新加坡。
誰知,人民幣彙出去了,卻沒有如期出現在女富豪的法國巴黎銀行戶頭上,這筆巨款,不翼而飛了。
女富豪一看錢老不到賬,趕緊去找B和C。
而這兩位表示,不關我們事啊,我們就只是個中轉而已。
等了半個多月,女富豪始終沒有拿到錢,也等不到解決方案,又怕這幾個人合夥把錢弄走了,直接把牽涉在內的三名新加坡人告上了高庭,理由是他們誤導和欺詐她。
事情一共涉及五個人,介紹人B,B給的彙款戶頭持有人C、D、E,彙款商艾倫。前三個找得到人,後面倆竟然神秘到誰都不知道具體情況……
C和D承認,他們確實提供了戶頭供女富豪轉賬使用。
但E是誰?他們不知道。
而案件的重要人物“彙款商艾倫”,竟然也十分神秘。
按理說,這大筆錢都要彙到艾倫那裏,這幾位中間人至少得清楚他的來曆和操作。
然而,別說身份、長相、住址了,連電話都沒有,只有艾倫的微信聯絡方式。
(圖:來源自網絡)
B說,我只是介紹了C給女富豪轉賬而已。
C說,錢都彙給艾倫了。至于證據,只有一個彙款單,以及刪掉了大部分聊天信息的微信交流。
而這個彙款單,只能證明C和D給艾倫彙了198萬美元。
作爲銀行的現任職員和前職員,對彙出巨款的對象卻知之甚少,法官表示不可思議。“他們並不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彙款的一般人,300萬美元這麽大一筆錢,他們卻只知道艾倫的微信號,讓我感到十分吃驚!”
即使其他的錢都彙給了艾倫,並且隨著這個“誰也不熟悉”的艾倫消失了。
實際上,通過中轉,B、C和D也是賺了女富豪不少的。
還沒有刪除的微信信息證明,這裏面有兩次加價。
艾倫給C和D的利率是1美元兌6.97人民幣,C和D轉給B就變成了1美元兌6.99人民幣,而B給盧女士的利率是1美元兌7.025。
也就是說,通過第二次彙款,僅僅B收到的利潤,都有10萬美元。
隨著資産被凍結,並被法庭勒令講出錢到底去哪裏了,三人似乎都有些著急。
他們指責新加坡高庭不應協助女富豪的資産凍結令申請,因爲根據中國跨境彙款的政策,300萬美元的轉賬算非法,也違反新加坡的公共政策。
不過高庭法官認爲,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違規事件。
但是,新加坡的法庭是公證的,法官也表示,三個答辯人大可在審訊中以這個作爲辯護理由之一。
“三名答辯人沒完全坦誠相告,讓他們拼貼式地打這起官司是不公平的。我下令任何質詢起訴人是否違法,以及如果她真的違法,是否影響她的索償的事宜,必須等待審訊時聆聽。”
到底這不翼而飛的錢去了哪裏,每個人都要負什麽樣的責任。相信審理後,新加坡法庭會給予公證的裁決。
(圖:來源自網絡)
既然選擇投機,那就要擔起可能會付出的代價,誰都如此。
事實上,這些年類似案件層出不窮。
近年來,下面最令人震驚的兩個案例,不僅詐騙數額驚人,詐騙人數也是數以百計。
最後,一個防詐騙小貼士供參考:
收到的郵件來自可疑的電郵地址
一筆交易感覺太好了,像是天上掉餡餅
不通過努力就能獲得不義之財
對方沒有辦法提供自己的身份證明
把錢彙給你不認識的人
把個人資料提供給陌生人
不確認對方身份的真實性就彙款
本文素材、觀點以及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爲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