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小圈
QQ:2077525879
微信:xinjiapoquan001
新加坡的食品安全絕對稱得上是物極必反…
在坐上全球食品安全第一的寶座以後,食品安全問題接踵而來…
最新一組數據,有點讓人頭大…
今年首16個星期,新加坡沙門氏菌感染病例已有679起,比去年和前年都來得高…
(圖:來源自網絡)
小科普一下:
沙門氏菌屬腸杆菌科,可引起胃腸炎、傷寒、敗血症及腸外竈性感染等多種症候群,統稱爲沙門氏菌感染(即沙門氏菌病)。
各種症候群有時可重疊。
本病全年可見,發病高峰在天氣炎熱季,食物易被細菌汙染;由于天氣熱,人們常喜食冷食,胃腸道屏障功能減弱;蚊蠅多,汙染食品機會多。
本病任何年齡均可罹患,但年幼(尤以1歲左右者)、年老、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及近期內服用過抗菌藥物者易感性增高。
常由于食物汙染而暴發大或小的流行,往往同席多人或在集體食堂中多人發病。
致病菌以腸炎、鼠傷寒、豬霍亂、鴨及新港沙門氏菌較爲常見。
沙門氏菌感染(即沙門氏菌病),不但表現爲急性腸胃炎,而且還有發熱等全身性感染的症狀,早期尚可出現菌血症。
(圖:來源自網絡)
而新加坡最近天氣會愈加炎熱,所以要特別注意食品安全!
數據顯示:
今年開年至4月底的沙門氏菌感染病例,與去年同期相比多了四成,腸胃炎病例也相應增加。
單以病例數量來看,新加坡食品衛生工作還有待改進。
環境中有很多細菌和病毒可引發腸胃炎,沙門氏菌只是其中一種,人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個人衛生,吃東西前或去了洗手間後要洗手,注意食物處理過程或餐具的清潔衛生。
這些細菌病毒要人們吃下肚才會引起不適症狀,所以保持餐飲環境衛生才是預防患病的關鍵。
今年首16周的沙門氏菌感染案例與2016年的同期案例持平。
除沙門氏菌,大腸杆菌、諾如病毒(Norovirus)和輪狀病毒(Rotavirus)也是引發食物中毒的常見細菌和病毒種類。
感染沙門氏菌者一般在吃了受汙染食物的72小時內會産生惡心、發燒、腹部絞痛和腹瀉等症狀,多數人在一周內便能康複。不過,有些人的腹瀉嚴重,可能須入院治療。
(圖:來源自網絡)
所以,島上的小夥伴們應避免多吃生食,特別是已有疾病在身或抵抗力弱的人更要小心。”
據說,處于5至60攝氏度間的熟食會迅速滋生細菌,並可能在四小時後達到危險水平。
而到了100攝氏度的高溫,食物中的細菌就會被消滅,但我們通常不吃這麽燙的食物,所以大家在外用餐還是不要掉以輕心…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爲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
推薦閱讀☟☟☟
新加坡寵物服務,寵物及用品買賣,愛寵人士樂園,政策知識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 獅城論壇 愛心寵物專區sg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