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制度一覽表
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很厲害,到底有多厲害呢?
經合組織(OECD)自2000年起,每3年組織一次對各個國家15歲學生的能力測試,也就是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被稱爲“教育界的世界杯”。
在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測試結果,新加坡幾乎年年排名第一;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新加坡學生的數學能力、閱讀能力和科學素養三方面都是第一。
當然新加坡教育最大特色就是貴。即便是普通學校小學學費也在國內學費5倍以上,還不包含比學費還貴出幾條街的各種補習班。
但無論新加坡教育比國內貴出多少倍,仍然有很多明星富豪,還有很多普通家長,送孩子去新加坡讀書的熱情從來沒減少半分。
1993年5歲的王思聰被爸爸王健林送去新加坡度過自己的小學生涯。
2009年李連傑爲了讓兩個女兒Jane和Jade接受優質教育,放棄美國護照,舉家移民新加坡。
2014年張柏芝帶著兩個兒子在新加坡買學區房……
當然在新加坡讀書出來的名人也是一大把。
比如“國民老公”王思聰小學階段于新加坡Swiss Cottage就讀,然後到英國貴族寄宿制學校讀中學
還有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曾在新加坡國立學校求學
火了這麽多年,培養出這麽多世界各領域頂級牛人,在全球教育界首屈一指的新加坡教育,到底厲害在哪呢?
明確的性別教育,不求整齊劃一
在新加坡教育中,從低齡就開始的性別教育。孩子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認識廁所便是第一課。男女分門進,彼此都要尊重對方。
才三歲多的孩子,就已經開始有嚴格的隱私保護意識,這是很重要的態度。
“強迫”孩子們玩的學校
在孩子們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就會有將近200門課外社團活動供選擇,包括藝術、體育、戲劇、科學等,這種課程統稱CA(Co-Curricular Activities),類似選修課。
在國內,課外活動是作爲興趣愛好的,而在新加坡,整體素質卻直接和升學挂鈎。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在課外活動中表現突出,甚至一些好的學校還可以直接錄取。
這種方式,從根源上,鼓勵了新加坡的孩子們不做高分低能的應試教育産物,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多方發展自己的能力素質。
新加坡的雙語精英教育模式
新加坡保留了一部分英式教育的特點,又結合自身精英教育的需求,發展出一套與衆不同的分流教育體系。
新加坡的小學教育采取的是半天制雙語教學,語文老師只能說中文,英語老師只能說英語。小學6年被分成兩個階段:小一到小四的基礎階段;小五小六的定向階段。
基礎階段的重點是基本的讀寫能力,英語、母語都是核心課程。
值得一提的是小學三年級的高才班選拔考試(GEP),所有學生都要參加,但只有1%的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天才考試”,直接進入GEP班接受專門的教育,讓這些本來就有天賦的孩子通過後天進一步加工,把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後。
而要通過這門考試,英語是必過關,因爲所有試卷都是以英語爲基礎命題的。新加坡教育已經把對孩子英語學習的考察融入到整個教學體系中,難怪不少孩子去新加坡學校待1學期,回來英語水平狂甩同齡孩子幾條街。
新加坡教材的編寫既重視知識灌輸、思維培養,也保證一定練習量的特點,可以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不斷重複檢驗英語知識。不僅如此,新加坡教材還會把各個學科相互打通,幫助孩子全面學習。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英文化教育交流中心 ,ID:uk-chinaedu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您的分享。新知家教育誠意推薦。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