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的教育很厲害,到底有多厲害呢?
去年公布的哈佛大學錄取數據中,哈佛大學的整體錄取率爲5.2%,分給中國學生的錄取名額低于0.5%,但同是華人的新加坡錄取率高達14%,排名第一。
此外,在2015年頒布的《全球最大規模基礎教育排名》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一,而一直被以爲全球教育領先的英國、美國都排到了二十名開外。
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采用新加坡的數學教材,清華附小的國際班也在用。除了數學教育之外,新加坡的整體基礎教育,在亞洲都排名第一。
新加坡的教育,有什麽過人之處呢?
1.明確的性別教育,不求整齊劃一
在新加坡教育中,從低齡就開始的性別教育。孩子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認識廁所便是第一課。男女分門進,彼此都要尊重對方。
才三歲多的孩子,就已經開始有嚴格的隱私保護意識,這是很重要的態度。想想我們國家,很多男孩子到了八九歲,還會由媽媽帶著洗澡,實在令人汗顔。
2.“強迫”孩子們玩兒的學校
新加坡的幼兒園,每周一到周四都會安排課外活動班,培養小朋友的興趣愛好。比如周一是體育鍛煉,周二是音樂,周三是英文戲劇,周四是中文戲劇,周五可以作爲家庭日回家由父母陪伴。
雖然國內的幼兒園,放學後也會有小主持人、棒球、輪滑、街舞、戲劇等興趣班,但都是自願參加。新加坡則不一樣,孩子放了學,基本所有學生都要去CCA。
CCA(Co-Curricular Activities),類似選修課。孩子們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就會有將近200門課外社團活動供選擇,包括藝術、體育、戲劇、科學等。
在國內,課外活動是作爲興趣愛好的,而在新加坡,整體素質卻直接和升學挂鈎。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在課外活動中表現突出,甚至一些好的學校還可以直接錄取。
這種方式,從根源上,鼓勵了新加坡的孩子們不做高分低能的應試教育産物,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多方發展自己的能力素質。
3.野營、探險、生存是必修課
在新加坡,赤手攀岩、劃獨木舟、戶外露營,都是小學生們的必修課。
一般從小學四年級到中學畢業,學校每年都會安排各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一次爲期3天的野營活動。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的老師帶著學生春遊、秋遊,這是必修的戶外教育課。
活動的地點一般會在自然保護區,或是新加坡周圍的小島。學生通過戶外探險、野外生存等活動來提高生活技能、團隊合作的能力,以及對環保有切實的認識,學校還會非常認真地對學生進行評估。
4.雙語只是基礎,只能算low-level
在新加坡哪怕攔住一個孩子問路,他也可以用流利的中英雙語回答你的問題。這跟新加坡有77%的華人不無關系,所以新加坡所有的學校,都會教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
但是,在當下的新加坡教育中,漢語和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一起,同時被列爲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所以新加坡的學校很鼓勵學生修讀第三、第四外語。從小學開始到大學,學生隨時可以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語言,日語、韓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隨便挑。
5.“精英教育”,是新加坡教育的代名詞
新加坡幼兒園給孩子提供寓教于樂的同時,雙語教學就已經涵蓋自然科學、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學習壓力還是挺大的。
新加坡實施過很長一段時間“小四分流”制度,也就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分快慢班。雖然現在已經取消了,但是到了六年級的離校會考,會評估小學生升讀中學課程的能力,再被分配到合適的中學。所以“小六分流”是不可避免的了。
新加坡目前只有6所公立大學、5所理工學院,這造成一種由上到下的壓力,新加坡的小朋友從小的時候就知道,將來讀大學機會有限,就像還沒擴招之前的中國一樣,讀大學機會少,有些學生可能去大中專、去高職,走適合自己的路。
不過,很多人對過早分流還是持有保留態度,過早分流過讓一個孩子過早被定位,有可能孩子在後期才凸顯出來的一些才華也可能就沒了展現的機會。
從新加坡的小學教育制度就就可看出新加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注重發現並培養學生的天賦興趣,這應該是受英國教育模式的影響。
教育的成功是新加坡成功的關鍵,也是新加坡在世界範圍內保持本國經濟繼續增長勢頭的根本所在。
尚領國際教育專爲學生/教師/學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資源服務”“跟培教”三位一體解決方案。引領教育10余載,全國分公司10余家,服務客戶200余萬,成爲新環境、新形勢下教育資源的有力補充,被譽爲“新型教育先鋒”。更多詳情,請關注“尚領教育”微信公衆平台,微信號:ishin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