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閩商文化館」可快速關
1955年,張松聲出生于新加坡,在家中14個孩子裏排行老五。其父張允中祖籍福建金門,爲躲避戰亂,于1937年遠渡南洋。張允中當過學徒,用小船販過貨,後加入新加坡祺福船務公司擔任總經理,並在此後的18年間,將這家1000美元起步的公司,發展成爲擁有37艘船舶、資産近億美元的大企業。
心懷故土之情,張允中與妻子李瓊華(馬來西亞籍客家人),要求一衆子女在新加坡學好中文,張松聲因此講得一口流利的中文。1956年,張允中還以祺福船務總經理身份,參加了馬來西亞百人訪華團,並代表華商船運界與中國政府簽下運輸協議。
1967年,時逢新加坡獨立,英軍撤退,爲解決失業問題,財政部召集船商,鼓勵大家成立船務公司,條件是:船只必須挂新加坡國旗、聘用占總比例50%的新加坡船員,以及確保半數維修工作在新加坡進行。49歲的張允中覺得自己創業的好時機來了。1967年3月,他聯合朋友與兩個弟弟,以600萬新幣爲資本金,成立了太平船務有限公司,集中發展海外幹散貨運輸業務。
憑借在幾次行業危機中進退得益的調整策略,以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度拓展,太平船務迅速超越對手,成長爲東南亞極具規模的私營船務公司,張允中也因此被冠以“新加坡船王”的美譽。
受父親影響,張松聲打小就跟船“交情匪淺”。“四歲時,父親帶我第一次登船,那是一艘新貨輪的下水典禮,很壯觀。我就這麽愛上了船。”他回憶說,學生時代只要有空,自己就跑到船上給工人打下手,很早就熟悉了船舶的內外結構。
1970年12月,16歲的張松聲以實習生的身份,隨父親登上一艘駛往廣州的貨輪,展開人生中的第一次航行。
“有一天,父親問我要不要跟著貨船到中國看看?我很興奮地答應了。我記得那艘船叫‘長城輪’,專跑新加坡、香港與黃埔一線。”旅程令張松聲滿心期待,他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嚴重暈船。起航後不久,他就開始嘔吐,後來一路上都是吃了吐,吐了吃,好不容易堅持到目的地。盡管如此,他依然感念自己有機會參與這趟航行。“基于曆史和政治原因,當時未滿55歲的人,沒有特殊原因不能前往中國,而我有幸以貨船實習生的身份走進中國,親眼看到上世紀70年代初,在文革動亂背景下內地的社會面貌。”
張松聲記得,當時碼頭的海員都傳唱著革命歌曲;最常見的裝載貨物,是棉花、大缸鹹菜和北京填鴨。“一切都太新奇了,那次出海,不僅奠定了我對中國的興趣,也真正奠定了我對航運的興趣與志向。”
高中畢業後,他前往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大學修讀船舶設計和海洋工程。大學期間,他再度隨船造訪中國,看到了內地走出文革陰霾後,欣欣向榮的社會景象,更加深了對父親故鄉的了解與好感。
1979年,張松聲完成大學學業,加入太平船務公司。對他而言,父親既是上司,也是導師。爲全面洞悉企業的運轉模式,他花了整整15年時間,流轉于多個部門,幾乎做過全部基層崗位的工作。這種親臨一線的學習與曆練,爲他日後接掌帥印,奠定了堅實基礎。
1994年,張松聲正式擔任太平船務董事總經理,主持公司運營。父親張允中曾笑著對外界表示,花錢多的“大事”盡量交給兒子負責,自己只負責幾百塊開銷的“小事”。但張松聲很樂于向父親請教,他把自己定義爲家族企業的“打工仔”,並謹記父親的教誨:順境時不要太得意,逆境時不要太灰心;因爲順境中有逆境,逆境中有順境。
這種辯證的商業邏輯,很快被事實驗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勢洶洶,整個航運界愁雲慘霧,許多同行因不堪資金壓力,破産關門。太平船務的日子也不太好過,特別是重金購置、還處于制造期的新貨輪,牽制了集團很大一部分現金流。
“金融海嘯實際帶給市場一次去蕪存菁的大好良機。盡管世界經濟陰晴不定,全球航運業也尚未完全走出低潮,但我對航運業前景充滿信心。”他說,目前一些迹象如波羅的海指數有所提升、東南亞各國在進行海上石油勘探等,都反映出航運業已呈複蘇狀態,而自己已做好准備,帶領集團深耕細分領域。
目前,太平船務的航線已拓及世界各大主要港口,其中,集裝箱班輪和幹散貨運輸服務網絡,覆蓋全球100個國家的500多個網點,並在全球擁有18000多名員工和船員。“尤其是我們長久以來忠實服務的‘中國—新加坡—非洲’航線,已成爲太平船務最主要的航線,業務量約占總業務的1/3。集團投在這條航線上的船有40多艘,承運各類工業産品、石油鑽井平台和重型設備,以及鐵路機車等。”張松聲說。
近年來,太平船務大幅增加在華投資,集團在中國內地30多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旗下公司使用的集裝箱也全部在中國生産。
2010年11月,總投資兩億美元的“太平船務物流裝備生産基地項目”在江蘇啓東簽約。根據協議,該基地將用于新型集裝箱的研發、生産、運輸、後期服務以及海運物流裝備的研發、生産、後期服務。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投産,年産30萬箱貨櫃和特種集裝箱,年銷售額達50億元人民幣。
2012年,太平船務又與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鞍鋼集團共同投資了大連長興島的綠色拆船修船廠項目。該廠年修船能力爲90余艘,同時也能進行海洋工程改造項目。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11日投入運營的廣西北部灣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太平船務與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共同成立,其劃定的首條外貿航線,即新開通的“廣西欽州港—丹戎帕拉帕斯—新加坡航線”。
“其實早在漢朝時期,廣西北海的合浦港就成爲中國南方海上貿易的大港。此次北部灣國際集裝箱碼頭的運營,將有助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廣西與新加坡在航運、海事工業、港口及物流等領域的合作,並大力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張松聲表示,他希望通過北部灣這個窗口,接通中國的大西南,更便利地通達東盟國家。
談及爲何不斷加深在華布局,張松聲說,一之于鄉情,二之于大勢。“中國是父親的故土,從小他便和母親教育我們一衆兄弟姐妹,要學好華文,不忘自己是華人後裔。雖然我們自小便生活在異國他鄉,但黃皮膚黑眼睛的血統,注定我們的榮辱與中國的榮辱緊緊相連。因此有生之年只要有機會,我都會想方設法回饋家鄉,助力家鄉繁榮強大。這亦是我的中國夢。”
此外,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亞洲特別是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尤其是2008年金融風暴後,亞洲的船舶融資能力,已經超過歐洲這個傳統的融資市場。造船方面也幾乎都集中在亞洲的中國、韓國和日本。”張松聲預測,未來十年,亞洲將形成幾個世界級航運中心,包括中國上海、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做生意最忌諱臨陣跟風,太平船務堅定看好中國市場,中國的發展成就了太平,也促進了太平的在華投資,這是雙贏。”
懷揣審時度勢的智慧,張松聲在執掌太平船務乘風破浪的過程中,不僅配合中國的地方優勢展開投資建設,亦時刻關注中國的政策導向與經濟動態。最近,“一帶一路”成爲他主要的“興奮點”之一。
“一帶一路”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9月、10月分別提出的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旨在推動中國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曆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的倡議,實際就是在資本、産能等領域,將中國和沿線國家對接起來,實現共贏。這當中,最重要的是工作之一,就是思考如何把中國改革開放後三十多年累計的資本、産能、基礎建設能力與沿線國家的需求連接起來。這不是一廂情願的,需要合作,需要發掘利益共同點。”張松聲說。
作爲新一任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他樂于圍繞“一帶一路”尋找新加坡可以共享的新機遇。
“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被譽爲‘東方的十字路口’,其作爲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中轉站和補給基地,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並有望成爲‘一帶一路’的堅實基地與廣闊平台。”談及新加坡的戰略定位,張松聲表示,新加坡願意也可以成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補給和維修中心;中國企業也可以將其作爲基地,並善用當地的環球資源網絡,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雙贏的合作夥伴關系。
具體來說,首先,新加坡基礎設施完善,是亞太地區重要的海運、航運和物流中心,可以作爲重要的中轉點,提供補給、維修等服務,支撐海上和陸上有關的“絲路項目”。第二,新加坡既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具備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貿易、融資和投資服務的優勢。第三,未來三年,新加坡將擔任中國——東盟雙邊關系“協調員”的角色,並將在推進區域互聯互通中發揮領導作用。
“事實上,在中新經貿投資持續強勁發展的背景下,新加坡已當仁不讓地站在了‘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潮頭。今年上半年,中新貿易逆勢增長4.4%。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對華投資占沿線國家對華投資總額的82%,而中國對新加坡投資也占到了中國對沿線國家投資總額的35%。”張松聲說,目前,在新加坡的中資企業超過7000家,其中160家在當地上市。去年8月,阿裏巴巴入股新加坡郵政,成爲第二大股東,並聯手擴展電子商務通道。絲綢之路不僅從陸地擴展到海上,更已擴展到電子商務及網絡平台。
在張松聲看來,建設新時代的“海上絲綢之路”,更大的意義在于推動區域繁榮合作與共贏。“亞洲的市場潛力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亞洲無電人口尚有6億,2010年至2020年,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達8萬億美元。具體到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面積是內陸地區的四分之一,但創造了全國GDP的80%。向西向南發展,潛力巨大。同樣,印尼、馬來西亞等‘海絲’沿線國家,也需要改善內陸互聯互通條件,以趕上亞洲新一輪的增長浪潮,從而帶來機會,創造繁榮,提高整個地區的競爭力。”
“可以肯定的是,太平船務絕不會錯過這場盛宴。”他說。
(來源:華商韬略)
張松聲先生,新加坡著名華商企業家,世界500強企業新加坡太平船務集團掌舵人,位列2018年新加坡富豪排行榜前十,祖籍福建金門,其父張允中先生系新加坡航運巨子、太平船務創始人,被譽爲“新加坡船王”。現任新加坡太平船務集團PIL主席並董事總經理、世界第二大集裝箱制造商並香港主板上市公司香港勝獅貨櫃企業有限公司主席、新加坡太平船務(私人)有限公司主席、新加坡太平集運服務有限公司主席、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太平船務(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新加坡之美亞企業有限公司主席、馬來西亞之美亞(馬來西亞)有限公司主席、新加坡美亞塑膠有限公司主席、Malaysia Shipping Corporation Sdn.Bhd.主席、泰國之泰國東海船務公司主席、Pacifc Seatran Lines Ltd.主席、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船務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鋼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附屬公司廣東順安達太平貨櫃有限公司、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港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惠州太平貨櫃有限公司、寧波太平貨櫃有限公司、青島太平貨櫃有限公司、啓東勝獅能源裝備有限公司 、啓東勝獅海工裝備有限公司、勝獅貨櫃工業有限公司、上海寶山太平貨櫃有限公司、 上海太平國際貨櫃有限公司、廈門太平貨櫃製造有限公司、大連勝獅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定洋倉庫有限公司、永康貨櫃服務有限公司、福州勝獅貨櫃有限公司、廣西勝獅集裝箱有限公司、寧波長勝貨櫃有限公司、啓東太平港務有限公司、上海華星國際集裝箱貨運有限公司、勝獅物流(青島)有限公司、天津勝獅貨櫃有限公司、勝獅物流(天津)有限公司、廈門象嶼勝獅貨櫃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長,兼任通商中國董事、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主席、第五屆福建省海外交流協會顧問、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榮譽會長、新加坡船務公會會長、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駐新加坡榮譽領事、新加坡海事學院理事會主席及前新加坡國會官委議員,榮獲“新中貿易最佳企業家獎”。太平船務是由張松聲先生父親老爺子張允中先生于1967年3月16日所創,公司從最初只有四艘散貨運輸船的小公司,今天已發展成爲載貨量達350萬標准箱(TEU)的大企業。目前,太平船務的航線拓及世界各大主要港口,覆蓋全球100個國家的500多個網點,並在全球擁有1萬8000多名員工和船員。
張松聲先生1955年在新加坡出生,祖籍福建金門,畢業于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獲船舶設計及海事工程一等榮譽學位。張松聲先生在英國接受高等教育,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其父親張允中是馬來西亞籍,新加坡的榮譽市民,但總說自己是中國人,說起故鄉福建,臉上就顯得特別幸福。張松聲先生16歲就隨父親的船到過中國,1979年正式加入太平船務公司。1981年太平船務收購的第一艘集裝箱船——Sea Hawk;太平船務新加坡總部在位于絲絲街140號的太平大廈正式開幕;1988年勝獅貨櫃企業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1989年首家太平集裝箱制造廠在上海成立,新加坡至東南亞和中國的全集裝箱班輪運輸服務開通運營;1990年第一條紅海全集裝箱班輪航線開通,途經新加坡 – 科倫坡 – 紅海各港口;1993年勝獅貨櫃企業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號:716),爲全球具領導地位的集裝箱制造商、碼頭及集裝箱堆場營運商,以及物流服務供應商;1995年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開幕成立。1994年張松聲正式擔任太平船務董事總經理,主持公司運營;1995年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張松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受母公司及其所投資企業的委托,爲其提供下列服務:投資經營決策等;1997年張松聲接任太平船務子公司——勝獅貨櫃企業的總裁兼首席行政總監;2002年太平集團營業額突破十億美元;2010年開辟了印度洋-莫桑比克航線、以及太平船務的第二條西南非洲和第二條東非航線;2010年張松聲先生帶領太平船務,于江蘇啓動總投資兩億美元的“太平船務物流裝備生産基地項目”;2012年太平船務與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鞍鋼集團共同投資了大連長興島的綠色拆船修船廠項目,該廠年修船能力爲90余艘,同時也能進行海洋工程改造項目;2013年太平船務公司中國總部在上海正式開幕成立;2015年廣西北部灣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投入運營,該公司由太平船務與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共同成立,其劃定的首條外貿航線,即新開通的“廣西欽州港——丹戎帕拉帕斯——新加坡航線”。2018年3月29日新加坡太平船務發公告稱,張允中先生于4月1日正式卸任該公司主席,同時董事會委任張松聲先生擔任太平船務執行主席,並續任董事總經理。
【人生經曆】
1955年,張松聲先生出生于新加坡,在家中14個孩子(8男6女)裏,排行老五。
1956年,其父張允中先生協助開辟了中國到中東國家的貨運航線。
1967年,太平船務成立。太平船務最早擁有的兩艘船中的“哥打辛加”,太平船務最早擁有的兩艘船中的“哥打娜迦”,首次開通雅加達和曼谷航線,首個駐外辦事處在雅加達開
1970年,16歲的張松聲以實習生的身份,隨父親登上一艘駛往廣州的貨輪,展開人生中的第一次航行。
1979年,張松聲完成大學學業,加入太平船務公司。
1981年,太平船務收購的第一艘集裝箱船——Sea Hawk。太平船務新加坡總部在位于絲絲街140號的太平大廈正式開幕。
1985年,太平船務首艘新造多用途船Kota Singa被交付。
1988年,勝獅貨櫃企業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89年,首家太平集裝箱制造廠在上海成立。新加坡至東南亞和中國的全集裝箱班輪運輸服務開通運營。
1990年,第一條紅海全集裝箱班輪航線開通,途經新加坡 – 科倫坡 – 紅海各港口。
1993年,勝獅貨櫃企業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號:716),爲全球具領導地位的集裝箱制造商、碼頭及集裝箱堆場營運商,以及物流服務供應商。
1995年,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開幕成立。
1994年,張松聲正式擔任太平船務董事總經理,主持公司運營。
1995年,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張松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受母公司及其所投資企業的委托,爲其提供下列服務:投資經營決策等。
1997年,張松聲接任太平船務子公司——勝獅貨櫃企業的總裁兼首席行政總監。
2002年,太平集團營業額突破十億美元。
2004年,遠東-歐洲和遠東-跨太平洋至加拿大的航線開通運營。
2005年,南美洲東海岸航線開通太平集團營業額達到二十億美元。
2005年,新加坡國際百強企業排名第6位
2006年,新加坡國際百強企業排名第4位,亞洲航運經營者獎、國際海事中心獎
2007年,太平集團營業額達到三十億美元。
2008年,拓展紅海航線業務至蒙德拉。
2008年,新加坡國際百強企業排名第8位
2010年,開辟了印度洋-莫桑比克航線、以及太平船務的第二條西南非洲和第二條東非航線。
2010年,張松聲帶領太平船務,于江蘇啓動總投資兩億美元的“太平船務物流裝備生産基地項目”。
2011年,至2011年開辟了南美洲西海岸航線,拓展了跨太平洋的遠東至大洋洲航線中國至加拿大航線,太平集團營業額達到四十億美
2011年,新加坡國際海事獎,通商中國獎
2012年,長灘綠旗環境範例獎
2012年,太平船務與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鞍鋼集團共同投資了大連長興島的綠色拆船修船廠項目。該廠年修船能力爲90余艘,同時也能進行海洋工程改造項目。
2013年,太平船務公司中國總部在上海正式開幕成立。
2013年,擔任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2014年,太平船務獲頒上海市虹口區稅務貢獻獎,太平船務當選甯波市海曙區最傑出企業
2015年,太平船務主席張允中先生獲頒國際海事中心(個人) 獎
2015年,廣西北部灣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投入運營,該公司由太平船務與廣西北部灣港務集團、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共同成立,其劃定的首條外貿航線,即新開通的“廣西欽州港——丹戎帕拉帕斯——新加坡航線”。
2018年,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上張松聲先生家族位列排行榜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