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事情,島上從政治、社會的視角談了很多。今天換個切口,談談經濟。就從8月5日說起吧。
鬧劇
這一天,預先確定的“罷工、罷市、罷課”運動如期上演。港鐵線各大樞紐隨之癱瘓,道路交通亦多封堵。
在香港這個以經濟爲重的國際城市,無疑沒有人樂見。
特區政府記者會緊急召開,特首及各部門主政官員悉數到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了這麽一番話:
“這段時間本地鋪頭、酒樓、零售等生意受影響,甚至被迫停業,民生經濟受影響。
過去這幾年比較安穩的生活是獅子山下香港人努力的成果,若將700萬人的安穩生活作爲籌碼,很容易將香港推向不歸路。”
何謂將700萬人的安穩生活作爲籌碼?罷工罷課阻塞交通,街頭黑壓壓人頭攢動,食肆鋪頭被迫歇業。
此一番沖擊下,全球22個國家對港發出旅遊提示,警惕國民謹慎出行。
“6.12”金鍾暴亂事件發生後,澳大利亞率先呼籲國民注意赴港旅遊安全,提醒國民避開群衆集會,以防遇上暴力事件,之後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地相繼跟隨。
“7.21”元朗襲擊和包圍沖擊中聯辦後,更多國家對港發出旅遊提示。
英國發出如下警告:香港多區和平示威結束後屢生嚴重暴力事件,呼籲國民周六周日遠離商場和地鐵站等公共場所。
到了8月,暴力事件依舊“遍地開花”,引發新一輪國際關注。
澳大利亞及美國先後提升對香港的級別至第二級,提醒來港要提高警覺,兩國提示最高級爲四級。
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向發布香港旅遊預警
沖擊
預警頻發之下,香港入境旅客數量應聲而跌。
7月中起約三周,訪港旅客按年下跌1.5%,至7月下旬跌8.2%,7月底跌幅擴大至26%,8月初更跌31%。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稱,跌勢未來可能不斷惡化。
香港旅遊業作爲香港經濟4大支柱産業之一,不僅是港府重要的稅收來源,還爲香港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從事零售、住宿、膳食服務及運輸業的人士共計約80.6萬人,在選定主要行業全部從業人員(約304.4萬人)中,所占比重爲26.4%。
而入境旅遊活動在零售、餐飲及住宿等行業創造的職位超過25萬個。
香港人最是務實,“搵食嗻”“有嘢做咩做咯”,但在分化、撕裂、動蕩愈演愈烈之下,“鹹魚”般的平淡生活都顯得奢侈。
形勢動蕩下,多少人的飯碗會因此打碎?
寒意
一邊是鬧劇般的沖突,另一邊是透著寒意的經濟數據。
近日,香港上半年經濟數據相繼出爐:
二季度GDP出現負增長,錄得負0.3%。標志經濟景氣度的采購經理指數在7月份跌至10年來最低(43.8)。
此外,商界對中美貿易摩擦及社會動蕩亦感到憂慮,營商信心跌至3年半以來最低。
港府對此也有清醒認識,今年5月便將年度經濟增長預期從3.5%調低至2-3%。部分投行和顧問公司則更悲觀,其認爲香港年度經濟增長或低于1%。
圖源:香港商報
寒意蔓延之際,6月中旬以來的示威沖突對旅遊業的沖擊無疑令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香港旅遊局發布的旅遊及消費數據顯示,6月訪港旅客人次同比驟降77萬,僅爲514萬人次。
遊客少了,零售業銷售亦冷清不少。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珠寶首飾、鍾表及名貴禮物銷貨價值跌超17%,服裝下跌約8%。
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則預估,7月入住率將比去年同期下跌3%到4%,銅鑼灣、金鍾、灣仔和中環等地的高級酒店及商務客房受影響尤爲嚴重,入住率下滑逾10%。
蔓延
香港有四大支柱行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這四個行業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是香港經濟的動力所在。
四大行業中,旅遊業已遭受沖擊。按分析人士認爲,沖擊大概率將在其他支柱行業延續。
《信報》專欄作家、香港報業公會“最佳經濟新聞寫作獎”得主高天佑如此說:
“表面上看,零售及旅遊業占GDP比重好像不太高(合計占本港GDP不足10%),與之相比,金融、貿易及專業服務業在2017年各占本港GDP的18.9%、21.5%及12.2%,合計達52.6%,這三大支柱産業才是現今香港經濟命脈所在。
不過零售及旅遊業均屬勞工密集服務行業,兼且聘請大批基層雇員,對就業市場影響較大。
再者,假若零售及旅遊業生意受損,無可避免會波及對金融(例如保險、融資)和專業服務(會計、法律)的需求,形成連鎖效應。”
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以對外貿易爲主導産業,貿易及物流業占香港生産總值的21%,僅物流業便牽動超18萬人的就業和生計。
“沖突加劇之下,若商家減少做買賣,或市場消費意欲低迷,難免對物流業造成負面影響。”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說。
說完貿易,再來看港人引以爲傲的金融業。金融業發展靠的是資金和人氣的彙聚,紐約、倫敦、上海、新加坡莫不如此。
從數據來看,香港資本市場近十年來的繁榮,與內地經濟在資金和人氣上的拉動密切相關。
港交所數據顯示,從2006年至2017年5月間,中國內地發行人占港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由50.3%增至64.0%。
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1146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占上市公司總數的50%及總市值的68%。
除股市以外,香港保險行業亦多有內地資金貢獻。香港保監局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7年,內地訪客新造保費在香港保險業個人業務總新造保費中占比已由7.5%上漲至32.6%,隨後趨于穩定。
但是,一旦社會沖突加劇,前述情景還能延續多久?
如陳茂波所言,“過去這幾年比較安穩的生活是獅子山下香港人努力的成果”。
此外,良好的管治水平、治安水平、營商環境及與內地的互動,則使香港經濟有了更多可能。
但是,如果將700萬人的安穩生活、自由安全貿易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作爲社會運動的籌碼,香港經濟將會走向何方?
警醒
港人對此多有反思,國際評級機構也對其警醒關注。
美國商會引述調查稱,國際企業擔心暴力升級和政治僵局持續,令香港成爲愈來愈危險的地方。
評級機構惠譽也表示,雖然香港金融底子厚,但社會不安和市民愈益不信任政府,長遠會打擊商業信心,損害政府管治質素與效率。
島妹曾在香港短暫生活,目睹往昔繁榮秩序與今日煩擾動蕩,心情複雜之余深感無可奈何。香港媒體《明報》的一篇社評令島妹心有戚戚:
“經濟烏雲籠罩香江,外圍不明朗與社會動蕩‘內外夾擊’,近月零售、旅遊、廣告、消費市道顯著轉弱,裁員壓力若隱若現,下半年經濟形勢殊不樂觀。
香港是高度開放經濟體,身處中美貿易戰和全球增長放緩大氣候之中,回避無從,至于社會動蕩小氣候,則要靠香港自行理順化解,政府有責任響應民間訴求,讓社會回複穩定。
近日外國商會和評級機構均對香港短期前景表示憂慮,並擔心長遠營商環境轉差。以香港經濟作爲政治籌碼,有可能帶來深遠傷害,各方應防止危機惡化傷及經濟筋骨,以免香港雪上加霜。”
文/雲中歌
行文至此,香港前方又傳來最新消息,特一並附上:
據央視新聞報道,8月11日晚,有暴徒在香港深水埗大南西街向警察投擲汽油彈,致警察多處燒傷。
另據香港《文彙報》報道,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政治組主管Julie Eadeh于8月6日密會“港獨”分子前,曾與李柱銘、陳方安生會面。有網民提供照片稱,8月6日下午2點左右,在交易廣場的美國會偶遇同乘扶梯的Julie Eadeh、李柱銘及陳方安生。
“我看新聞知道Julie Eadeh當日傍晚與黃之鋒、羅冠聰見面,想不到之前她(Julie Eadeh)還與Martin(李柱銘)、Anson(陳方安生)見過。”該網民回憶說,與Julie Eadeh一起的幾個外籍男子,看來是與Martin、Anson在美國會一起吃飯。
此前,多家港媒曾揭發Julie Eadeh在本月6日下午5時許,在金鍾萬豪酒店大堂與“香港衆志”秘書長黃之鋒、常委羅冠聰及香港大學學生會評議會時事委員會署理主席彭家浩和浸會大學學生會前外務副幹事長張昆陽等見面,更隨即帶他們轉到酒店另一處地方繼續密談,內容大多圍繞反對派近期發動的一系列活動情況及香港的最新社會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