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
這一天
是
傳說中牛郎織女重逢的“七夕佳節”
許多地方女兒們
鬥巧求福的“乞巧節”
現代商家營銷的“中國情人節”
……
在潮州文化中
七夕良日
則是家中孩子的大節日
凡家有年值15虛歲的孩子
(虛歲,即出生當年已算一歲)
要在這一天
舉行一場從早到晚講究得很的
成人禮
即
“出花園”
從此走出無憂的“花園時光”
告別童年
(潮州大吳泥塑作品《潮州人一生禮俗之出花園》)
能想到用“出花園”這樣詩意浪漫的名稱,來命名孩子們的成人禮,實在不似一向低調實在(不懂浪漫)的潮州人的做派。爲求得子女平安成長,以數百年的香火長續,聘請保護青少年的神祇長期堅守崗位,把孩子作爲“花仔”托付給花園裏的神仙 “花公花嬷”,則充分體現潮州人的舐犢情深。
每年今天,家有15歲小孩的潮州人家庭,“出花園”儀式大致如下(各地形式略有不同):
- 洗花水、穿紅屐
“出花園”這天,父母要用紅色大桶或水盆盛滿溫水,浸泡十二種鮮花草,其中必須有寓意平安的石榴花和仙草。讓孩子用盆桶中水沐花而浴,寓意洗去孩子氣,一身芬芳踏入成人世界。
浴後系上新肚兜(母親親手做更佳),兜裏裝著十二顆桂圓(曬幹的龍眼)和兩枚“順治”古銅錢,再穿上外婆或舅舅送的新衣服和紅木屐。由外婆舅舅置辦所需物品這一環節,俗稱“辦外甥”。
(洗花水,系肚兜)
穿紅木屐的典故,據說與明嘉靖年間潮州府第一位狀元林大欽有關,他年少時家貧,致使“出花園”時只能穿紅木屐代替紅鞋。穿紅木屐的少年後來竟然高中狀元,于是民間紛紛仿效,紅木屐一時風行,接著就風行了幾百年。曆史證明,無論是科考還是高考,狀元永遠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心中的大IP!
(出花園穿的紅木屐)
現在的潮州市區西馬路,有“出花園一條街”的美稱,儀式所需物品在這裏就能購置齊全,能成一條街的特色生意,也可見潮州人對于“出花園”的風俗仍然惜舊依循。
(潮州西馬路“出花園”一條街 識食務攝)
- 一早起,換腸肚
這天的早餐,父母要煮好一碗豬內髒湯(如豬肚、肝、心、腸),孩子吃了後寓意從此換一副腸肚。孩子長大成人了,需要“有肚內“,意即要開始沉著做事,有涵養,多思量,多替別人考慮。
- 拜謝花公花嬷
最重要的儀式,是拜謝保護了孩子15年的“公婆”(花公花嬷),他們被想象常駐孩子的眠床邊,又稱“床公床婆”。
據舊時《潮州的習俗》記載:在出花園那一天,要辦菜五碗(計鴨一只,蟹一碗,豬肝一碗,龍箭魚一碗,蛋一碗)和香燭銀紙食品等,安放在睡床裏拜公婆。現在,通常的祭拜食物則是:甜薯粉丸、烏豆酒、紅桃粿、發粿和“三牲”(魚、雞、豬),還有放上時令果品的。
(小孩眠床上,拜公婆)
傳統祭拜方式,是用一只淺沿笸籮,潮人稱“大䇘”(音烏),裝三牲果品擺上香爐,放在孩子的床上,父母孩子點香燭禱拜。不過現代人多數是家中設置供桌祭拜。。..
(青少年保護神.花公花嬷)
- 吃大餐,咬雞頭
是日正餐,就是一頓豐盛的大餐。
除了祭拜的三牲,雞、魚、豬肉,還需備或6或8或12碗菜(雙數吉祥)。其中,必須有香蔥、青蒜、芹菜、豆幹做的菜,喻示孩子以後聰明(蔥)、勤奮(芹)、能算能賺(蒜),能當官(潮州話豆腐即“豆幹”,“幹、官”同音);粉絲煮雞蛋,意同“壽面”;蒸烏魚,喻能掌握謀生的技術(烏魚有“術”);多籽的鲫魚或鯉魚,喻今後生兒肓女,人丁興旺。其他還有各種好寓意的菜式,各家各地略有不同。
出花園的主角要坐上一張坐北朝南的飯桌吃飯,並且坐中間主位,正式享受大人待遇。吃飯的時候,歡喜的老母親要在他或她的身旁念訣:“阿囡是坐北朝南,阿囡已經成人”。(囡仔,潮州話泛指男女小孩)
此餐最重要的環節是:捧起雞頭正對自己的整雞——“咬雞頭”。典故依然出自狀元林大欽,據說他出花園當天跟人對詩,贏了一只大公雞,父親大喜,煮熟後立刻賞了他一個雞頭吃,于是從此“出人頭地”。
大IP的光環,又成就了一道“咬雞頭”的民俗風景線。關于祭拜的雞,有“男孩則用公雞,女孩則用母雞”的說法,現代人似乎又不太講究了,畢竟不是哪個超市都有公雞賣。
(2016年新加坡. 潮州傳統成年禮 27名少年咬雞頭,“出花園”)
- 一天都要好好說話
這一天,父母只能對孩子說吉利好話。
這一天,孩子只管玩、吃,不用做任何家務活,這是父母寵你縱容你的最後一天,且玩且珍惜。當然,孩子你“出花園”就是大人了,也要一整天和顔悅色(乖乖,要識擡舉嘛)。
這一天,舊例裏需要大宴賓客,親友們到場也要都說吉利的話。現在很多禮節已被簡化,外婆舅舅及各位親友直接提前給紅包,打電話表祝福發紅包,心意到了都一樣。
這一天,無論出花園儀式是尊古舊例還是循新簡化,都要鄭重對家中的新成人,表示祝福。
(上圖:潮州大吳泥塑《潮州人一生禮俗之出花園》)
在潮州人的心目中,15歲前的孩子天真浪漫,是花園中需要呵護、無憂無慮的花仔。但出了花園,就象征孩子已經長大,需要具備有責任有擔當的心智。
有句潮州人從小耳熟能詳的俗語曰:“十五歲抱仔出花園”,意即古人在15歲往往已經成親、生仔,夠格當一家之主了。這句話,總是被父母拿來教訓自己那些十幾歲的半大孩子,提前進行心理鋪墊、順便敲打:“兒啊你都這麽大了,做人辦事要更靠譜了。”
在這樣的叨叨中長大的潮汕青年,據我觀察,甚少出現那些大都市人定義的“巨嬰”,反而是少年老成、早謀當家的居多。
- 識食話:
據資料顯示,明末清初,潮汕地區便有“出花園”禮俗,至少距今有近四百年曆史。
“出花園”與古代的“冠笄之禮”有直接的關系。據《潮州風俗志》記載載:“清代……又有所謂出花園者,仿佛冠笄蛻遺,因男子一出花園,即呼之爲成丁”即謂“冠笄之禮”。
關于“出花園”的來源和涵義,據饒宗頤先生總纂的《潮州志》中的《潮州風俗志》(分志)引自錢塘陳坤《嶺南雜事詩》的注解:“生子慮難育者,辄請祿神到家供奉。俟此子十六歲時(俗多在十五虛歲),請道士以紙爲園,設列盆花,令此子坐其中,道士扮花公花媽爲之喧誦,既畢,遣出,焚園,謂之出花園,乃罷祿神之祀”。
如今,“出花園”這個儀式,已不是一個簡單慶祝孩子成人的儀式,而是一脈相承了祖輩的神祇崇拜、傳統家風、親子教育、美食品賞、審美傳統……等文化基因,可以說是潮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