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今天,香港的一個大政策刷屏了。
原來,香港居民獲得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房票”。11月6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在北京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介紹了三類16項下一階段將展開的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專業界別到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包含有關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買房屋、支持香港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等內容。
16項惠民措施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6日下午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以成員身分出席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討論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和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陳國基列席會議。
林鄭月娥歡迎中央政府于領導小組會議後,公布16項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專業界別到大灣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有關措施將進一步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就業和居住,以及加強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方面便捷流通。
16項措施簡述如下:
一、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買房屋
二、支持香港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
三、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推出香港居民異地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四、保障在粵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
五、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
六、爲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往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便利
七、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注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
八、香港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措施、法律顧問措施、特設考核措施
九、進一步擴大建築業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
十、擴大港澳建築業專業人士在內地執業優惠政策實施範圍
十一、給予保險監管優待政策
十二、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保險公估機構的年期限制
十三、支持港澳債券市場發展(巨災債券)
十四、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
十五、對進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實行通關便利
十六、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的限制
林鄭月娥感謝中央政府公布一系列惠及香港社會不同階層市民的政策措施,認爲是次推出的政策措施涵蓋範圍廣泛,亦是特區政府一直努力爭取的政策創新及突破,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在金融、醫療和專業服務方面的傳統優勢,以及發展創新及科技等新經濟增長點。特區政府會切實與相關中央部委和廣東省政府跟進落實有關政策。
香港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放開!豁免工作年限等限購條件
這16項措施中,最引人注意的當數第一條: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買房屋。
其中提到,香港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獲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使香港居民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待遇。這項措施可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以及退休後在內地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有多少個城市呢?九個。
分別是,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
這意味著什麽?
基金君從深圳中介了解到,此前香港居民需要在境內工作、學習時間超過一年,方可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購買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
根據2018年頒布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港澳台居民前往內地(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根據本人意願,可以申請領取居住證。領取居住證後,港澳台居民即可依法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
而新出的16項惠民措施之後,而此次推出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買房屋,直接免去了在當地工作年限證明等限購條件。
林鄭月娥說。“這個措施豁免了這些要求,可以令香港居民享有和該等內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相信這項措施可以便利香港居民有意在粵港澳大灣區九個城市裏居住、就業或退休。”
也就說,只要香港人有錢有意向,都可以在上述九個城市買房。
據媒體報道,“八月香港居民到深圳購房人數增多,已經很明顯。”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香港居民的置業需求非常旺盛。而且從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兩個市場的對比來看,大灣區有政策的利好,市場表現強勁。另外從價格來說,深圳的房價是香港的一半,廣州(樓盤)也才香港的四分之一,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房價對于香港居民非常有吸引力。再者,面對香港的老齡化,惠州(樓盤)、江門(樓盤)對接養老也很有潛力。”
分析認爲,大灣區需要新的融合模式,即由以往的注重資本引入,轉向資本和勞動力引入並重。這需要擴大投資領域,尤其是第三産業的領域。同時給予香港居民國民待遇,允許他們以個人身份到內地創業就業。後者可以幫助香港居民個體直接參與財富分配,共享大灣區發展成果。
香港寸土寸金
四大家族捐款又捐地
一邊是大量買不起房的年輕人,一邊是樓價頻破紀錄創新高,香港住房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港府的重中之重。
10月16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期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她表示,房屋問題是目前香港社會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民生問題,也是部分民怨的根源。在這份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爲港府設立一個清晰目標,即保證每一個香港人和他的家人有房住,讓大家買得起供得起樓。
施政報告提出,港府將會陸續推出短、中期支援措施,包括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項目,放寬首次置業人士按揭計劃樓價上限——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由目前的400萬港元提升至800萬港元,即一套800萬的房子,首付只需要付80萬就能上車。
此外,港府還將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繼續推進“明日大嶼”填海計劃。
9月25日的集團業績發布會上,新世界執行副主席兼總經理鄭志剛宣布,集團將捐出不同地點總共300萬平方呎(合27萬多平方米)的農地,捐贈對象包括香港特區政府、社會企業或慈善團體,用于興建公共房屋及相關設施,以回饋社會。
長實集團日前回應香港媒體問詢時表示,農地作房屋發展完成需要時間,可能較長時間才能讓有需要人士受惠,但集團會就這方面做出研究。
恒基兆業地産則表示,過往曾捐地興建安老院舍、青年宿舍及提供單位做過渡性房屋,恒基兆業地産可以與政府磋商,積極協助增加房屋供應,照顧不同階層的需要。
新鴻基地産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此前曾表示,明白香港房屋供應嚴重短缺,願意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措施,並會盡最大努力加快興建住宅項目。
土地供應不足是香港樓價過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開的數據顯示,香港土地面積1111平方公裏,在已建設的24.3%的土地中房屋用地僅占6.9%。2005年後,香港土地開發進展緩慢,公營、私營房屋落成量大幅減少。根據香港差饷物業估價署及房屋署數據,2007—2016年,當地平均每年住宅落成量約25700個單位,較前10年下跌超過50%。
李嘉誠基金會10月4日宣布,爲支持本地中小企業度過時艱,纾緩壓力,李嘉誠基金會將捐資10億港元,配合特區政府支持措施和發放機制,及時幫助有需要的本地中小企業。
“配合政府新宣布的20億中小企備用資金,期望基金會這10億能起帶頭作用,歡迎各界提供意見,合心合力,集思廣益 ,一以貫之。” 基金會主席李嘉誠在新聞稿中說。
以下是16項措施全文
惠及市民的政策措施
一、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購買房屋
香港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獲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使香港居民享有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待遇。這項措施可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以及退休後在內地生活。
二、支持香港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
去年開始,香港電子錢包已經可以在內地包括大灣區廣泛使用,而覆蓋的實體商戶數目和交易量也持續上升。爲便利港人在大灣區內使用移動支付服務,特區政府與內地當局商討,作出政策配合。措施有助促進大灣區內人流互通,更好地滿足了港人在大灣區內對移動支付服務的需要。
三、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推出香港居民異地見證開立內地個人銀行結算賬戶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步試點內地銀行可通過其香港分支機構或同一法人集團的控股銀行,采用異地見證方式,爲香港居民開立內地銀行第II、III類個人銀行結算賬戶,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使用移動支付。
四、保障在粵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
保障港澳居民或居民隨遷子女按規定享受居住地學前教育服務,以及落實港澳居民子女按當地隨遷子女有關政策參加中考,入讀高中。
五、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
大灣區的內地城市是內地最富有的地區之一,內地居民對投資境外資産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時,不少港人對內地理財産品也有實際需求。爲滿足兩地居民的跨境財富管理需求,中央政府同意,探索建立雙向理財通機制,在風險可控和適切保障投資者的前提下,爲兩地業界開辟更廣闊的市場和業務空間,爲兩地居民提供跨境理財産品的選擇,並爲人民幣跨境流動開拓新的渠道,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兩地金融合作。
六、爲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往來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提供便利
爲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國人提供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停留、居留便利,讓他們可向內地當局申請辦理有效期兩至五年以內的簽證或居留許可。有關措施可便利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往來大灣區,有助推動大灣區發展,提升區內各市彙聚人才的協同效應;措施亦可鞏固香港作爲地區人才樞紐的地位,進一步促進全球人才彙聚香港。
七、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注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
爲便利在大灣區工作及生活的香港人在當地就醫,中央政府已接納特區政府的建議,容許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港資醫療機構,使用已在香港注冊的藥物和常用的醫療儀器。食物及衛生局會與內地有關當局商討具體安排,包括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爲試點。
香港擁有健全的藥物注冊制度和醫療儀器行政管理制度。這項措施有助吸引本地和跨國藥企、生物制藥和醫療科技公司以香港爲基地申請新藥注冊和引入醫療儀器,並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同時惠及兩地。
扶持專業界別的政策措施
八、香港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措施、法律顧問措施、特設考核措施
廣東省已于今年8月1日起取消香港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在廣東省設立的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港方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的限制、允許聯營律師事務所以本所名義聘請港、澳及內地律師,以及放寬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可以受理行政訴訟法律事務等。有關措施相信尤其有助香港的中小型律師事務所透過合夥聯營方式進入內地市場。
此外,司法部同意允許香港法律執業者同時受聘于一至三個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將法律顧問的聘用由核准改爲備案管理,亦毋需年度注冊。司法部亦同意允許符合資格的香港法律執業者通過特定考試取得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的執業資質,從事一定範圍的內地法律事務。
法律顧問及特定考試措施的詳細內容及實施日期有待內地方面提供。有關措施生效後,可便利香港法律執業者在內地提供香港法律顧問服務,並容許合資格香港執業者在大灣區執業。
九、進一步擴大建築業專業人士資格互認範圍
就建築界別的專業人士,新措施將延續已到期的專業資格,以及讓具有香港專業學會會員資格的香港建築師、結構工程師與內地相應協會(學會)會員開展資格互認工作。
以上措施將便利相關的香港專業人士延續他們在內地的注冊執業資格,以及增加他們到內地提供專業服務的機會。
十、擴大港澳建築業專業人士在內地執業優惠政策實施範圍
新措施向通過互認或考試取得內地建築及相關工程等領域專業資格的香港專業人士在廣東、廣西、福建享受的相關優惠措施,擴展至內地全境。
以上措施能讓相關的香港建築業專業人士前往內地不同城市直接提供服務,增加他們在內地的就業機會。
十一、給予保險監管優待政策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保險業監管局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于去年7月達成共識,在「中國風險導向的償付能力體系」(C-ROSS,簡稱「償二代」)下,當內地保險公司分出業務予香港符合要求的專業再保險公司時,該內地保險公司的資本額要求將可獲降低。
銀保監會已同意延續在償二代下給予香港的優惠措施,有效期爲一年至明年6月30日。此舉有助保持香港保險業的競爭力,並爲香港參與及協助「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穩健的風險管理基礎。
十二、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保險公估機構的年期限制
中央政府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設立保險公估機構的經營年期要求,允許他們按照與內地保險公估機構相同的監管標准進行業務備案。這項措施將鼓勵更多具備特色或專長的企業選擇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擴展業務,豐富區內市場主體和提升競爭力。
十三、支持港澳債券市場發展(巨災債券)
中央政府支持內地保險公司在港澳市場發行巨災債券,放寬對他們在港澳設立特殊目的保險公司時所受到的限制。隨著內地保險業迅速發展,對地震和台風等自然災害的風險轉移需求甚殷。香港有成熟開放的資本市場及完善的司法制度,加上大量具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可爲內地保險公司提供平台發行巨災債券,推動金融業可持續地發展。
創新及科技
十四、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由位于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和深圳河北側毗鄰河套地區的「深方科創園區」組成,是打造大灣區成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個重要平台。中央政府將會在便利人員、資金、貨物、信息等要素流動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有關措施可望爲香港引進更多國內外的創科人才,吸引更多外來資金,爲香港的創科發展注入新動力。
十五、對進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實行通關便利
中央政府計劃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下,實施便利生物材料入境通關的措施,簡化審批程序,壓縮審批時間等,便利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內地進行動物實驗。新政策可鼓勵和促進香港的研究人員在內地進行臨床醫學研究和實驗,支持研發合作項目,有助推動香港醫療科技的發展。
十六、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的限制
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內地設立的分校、醫院或分支機構如能符合特定條件,可列爲試點單位,獨立申請人類遺傳資源出境來港。新政策配合在香港科學園建設中的「醫療科技創新平台」,進一步推動香港醫療科技的發展。
“
中國基金報:報道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