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擁有中新政府間合作樣板項目蘇州工業園區的蘇州來說,率代表團赴新加坡訪問,幾乎是曆任主要領導的“必答題”。
這一次,新任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赴新,帶去了兩份“厚禮”,一個是自貿區蘇州片區的設立,還有一個就是中新集團在11月29日正式獲准上市。
蘇州廣電總台新聞綜合頻道《蘇州新聞》欄目截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中新集團獲准上市後的第三天,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率代表團赴新加坡。
據媒體報道,12月1日起,蘇州在新加坡開展經貿投資促進與合作交流活動,連續五天。
在新加坡,藍紹敏除了推介蘇州的投資環境,還接受了《聯合早報》的采訪。他談到,蘇州將繼續扛起先鋒旗幟,一直走在開放的最前面。同時,他並不避諱談到蘇州正在經曆痛苦的産業轉型,認爲將曆時三五年,最終完成脫胎換骨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基本沒有翻閱准備的資料,這也被《聯合早報》評價爲足夠“自信”。
再赴新加坡,蘇州帶去兩份“厚禮”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藍紹敏在12月3日舉行的投資情況說明會上稱,作爲中新兩國政府間的第一個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在成立25周年之際,收到了“兩份厚禮”,其中一個,就是在11月29日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新集團)正式獲准上市。
中新集團是蘇州工業園區的開發主體和中新合作載體。藍紹敏表示,中新集團獲准上市,意味著中新合作有了中國資本市場強有力的支持。
另一份“厚禮”,是在今年8月26日,國務院公布設立中國(江蘇)自貿區,三大片區之一的蘇州片區,全部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範圍內。
藍紹敏提出,要打造自貿區“蘇州樣板”,繼續深化中新合作,讓自貿區蘇州片區成爲兩國合作的新平台。
藍紹敏說,蘇州將鎖定“開放”和“産業”發力。
他說,新加坡較早建立了開放式創新體系,在先導産業、技術轉移、資本市場運作和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而蘇州制造業發達、産業鏈配套完備,在制造業集聚化發展方面具備堅實基礎。在藍紹敏看來,蘇州與新加坡在新興産業的培育方面擁有很強的互補性,充滿合作潛力。
開放,讓蘇州有底氣繼續做“標杆”
澎湃新聞注意到,自今年9月履新蘇州市委書記以來,藍紹敏在指路蘇州發展時,多次提到了“開放”。
11月,藍紹敏在進博會舉辦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蘇州下一步的改革開放之路怎麽走,唯一的選擇就是:開放再出發、開放加創新、開放加轉型、開放加投資、開放加環境、開放加功能。
蘇州是一座自帶“開放DNA”的城市。據《蘇州日報》報道,蘇州目前擁有1.7萬家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中有153家在蘇州有投資,去年累計使用外資規模居全國第二。
這也讓蘇州人對未來信心滿滿。12月2日,藍紹敏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采訪時表示,以蘇州發展的優勢和態勢,很難被其他城市趕超。
藍紹敏說,很多城市都在盯著蘇州,並以蘇州爲參照追趕。但他覺得,蘇州依然會扛起先鋒的旗幟,“一直走在開放的最前面”。
開放,正是讓蘇州能夠繼續領跑的、獨特的發展優勢。
藍紹敏說,蘇州和蘇州工業園區已進入“無人區”,沒有可以現成複制的東西,必須走出自己的一條路。而做更多“開創性、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中央、江蘇省委交給蘇州的一項使命。
産業轉型坦言“痛苦”,但不失信心
在産業方面,藍紹敏向《聯合早報》坦言,産業轉型是個“沉重”的話題。蘇州擁有全國第三大規模的制造業,産業體系非常完整,這是底氣,也是轉型的阻礙。
藍紹敏稱,蘇州的轉型應是“一個曆時三五年努力、脫胎換骨的變化”。他說,這個變化確實會很痛苦。蘇州過去三年關閉了3.2萬家在環保、安全、消防有隱患的企業,這會對經濟總量和就業構成壓力,但勢在必行。“傳統産業要退出,要提升,就要真正地讓它去脫胎換骨。”藍紹敏說。
在他看來,對于對美出口額占全國八分之一、江蘇三分之二的蘇州來說,中美貿易摩擦對于蘇州轉型的內部需求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藍紹敏說,這會讓自己覺得非轉型不可,“這個是經濟發展的規律,也是我們發展繞不過去的坎”。
在接受新加坡媒體采訪時,藍紹敏事先充分准備了很多資料,但在接受采訪時基本沒有翻閱。對于履新蘇州還不到三個月的藍紹敏,《聯合早報》評價稱,“這足見他面對提問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