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經濟
委員會
報告
易華仁說,幫助本地企業壯大、走向國際,將爲我國經濟創造更多價值,而且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創造的工作,約六成都是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崗位,這些也都是國人向往且能夠勝任的工作。
加強企業創新
與壯大的能力
■加強創新生態系統
■支持企業擴充業務
■催生私人融資
滿足企業成長所需
具有競爭力的本地企業,是新加坡立足國際市場的關鍵,政府應協助企業加強創新和壯大的能力。
未來經濟委員會聯合主席、貿工部長(工業)易華仁在發布未來經濟委員會報告記者會上說,幫助本地企業發展壯大、走向國際,就是要爲我國經濟創造更多價值,爲國人帶來更多機遇。
他引述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 Singapore)的最新調查說,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創造的工作,約六成都是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崗位。“這些職業需要更精深的知識和技能,是國人向往且能夠勝任的工作。”
數碼經濟時代,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二法門。委員會認爲,政府應加強本地的創新生態環境,加快知識産權商業化。
委員會建議設立特定商業化機構,並培訓專利律師、評估員和管理者,借助他們的專業知識、商業嗅覺和網絡,把本地科研人員的研究成果和知識産權轉化爲商業成果。政府也應爲公共機構和獲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制定統一知識産權協議,簡化知識産權商業化流程。
隨著本地起步公司日益增加,委員會提議加強創業社群的溝通與互動,幫助起步公司成長;同時大力扶持各領域高增長企業,讓這些公司早日在海外打響新加坡品牌。
以本地企業PBA集團爲例,這家以機械零件貿易起家的公司,如今已發展爲業務多元、涉足多國的工業自動化方案公司。集團目前正在研發代替人工運載貨物的自動引導運輸車(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簡稱AGV),預計今年推出市場。
大小企業互補
鼓勵私人業者注資
PBA集團總裁葉健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集團的AGV從零件到結構都是自行研發,因此價格比其他同類産品更具競爭力。“新加坡有良好科研環境,本地企業若能獲得技術或資金支持,相信能研發出更多新産品。”
易華仁說,我國將繼續吸引跨國企業落戶本地,不單是在新加坡設廠,也希望這些企業深化與本地業者在研究等領域的合作。委員會也建議大小企業合作互補,大公司可以學習小企業的創業策略,小企業則能獲得壯大規模所需的網絡和資金。
能否順利獲取成長資本(growth capital),也是決定企業擴張速度的重要因素。委員會認爲,應鼓勵銀行、創投基金和私募基金等私人業者爲中小企業注資,讓本地企業能從更多來源獲得發展資金。
爲此,委員會提議簡化創投基金的監管框架、鼓勵私募基金投資本地企業、允許上市公司采用雙層股權結構(dual-class share structure),並探討衆籌等新型融資方式,爲本地公司開拓更多私人融資渠道。
助企業分擔成本 邁向數碼化
增強數碼能力
■幫助中小企業
采納數碼科技
■深化數據分析和
網安能力
■善用數據資産
想邁向數碼化,卻擔心成本過高、風險太大,這使不少中小企業在科技大門外徘徊。本地企業今後若嘗試創新數碼方案時,政府可能幫助業者分擔投資成本。
未來經濟委員會指出,數碼化不僅能幫助中小企業精簡人力、改良運作流程,也能爲企業開創通往全球市場的商機。政府應該爲中小企業的數碼化提供大力支持,包括承擔試驗計劃成本,並推廣有潛能的數碼方案。
易華仁在記者會上說,數碼經濟在顛覆各行各業同時,也爲經濟和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通過數碼經濟,即使是最小的企業也能夠觸及最遠的市場。”
此外,政府也可借助全國貿易信息平台(National Trade Platform)和擬議中的全國電子支付委員會(National Payments Council)等,鼓勵企業采用數碼解決方案,推動我國邁向電子支付社會。
網絡安全和數據分析領域,是未來的高增長領域。未來經濟委員會成員、新電信集團商務企業總裁張學才指出,目前全球有100萬個網絡安全專才空缺,幾年後還可能增至600萬個。在網絡安全領域保持領先,既能維持新加坡作爲商業和金融中心的信譽,也能爲國人創造更多就業良機。
確保政策靈活
監管之外提供發展空間
爲提升我國在這兩個領域的能力,委員會建議政府和行業帶頭攜手合作,根據未來需求展開研究,並培訓數據分析人才。
委員會也倡議利用國民服役計劃,培訓國民服役人員掌握網絡安全技能,以便日後應用在工作中。
金融科技(Fintech)等新興行業的崛起,意味著監管部門必須確保政策靈活,才能爲企業提供創新發展的空間。爲此,委員會呼籲政府打造支持創新的靈活監管框架,讓它不僅有管制市場的作用,也能夠推動新興領域發展。
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爲例,這個框架讓業者在指定範圍內試行金融科技,當局則將適度放寬監管條例,爲業者提供更多試驗空間。
在信息時代,數據已成爲和人力資源與房地産同樣重要的資産。善用數據資産,能夠打造新增長領域,推動更多行業轉型。爲此,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專門機構,推動數據的應用,並加強數據收集與共享,協助企業利用數據創新。
根據行業性質歸納 加強合作發揮協同效應
發展並落實
産業轉型藍圖
■爲多個産業量身定制
轉型藍圖
■以開放、集群模式
加強行業間合作
三百六十行,行行皆不同。未來經濟委員會認爲,政府應爲不同行業量身打造轉型藍圖,並以集群組合(cluster)模式加強行業間合作。
政府在去年財政預算案時宣布,爲23個行業推出産業轉型藍圖(Industry Transformation Maps),通過政府援助及推動業者的合作,協助企業提高生産力、投資技能、推動創新和走向國際化。這些行業占了我國國內生産總值的超過80%。
委員會建議,政府依據各行業的需求和挑戰,爲它們打造轉型藍圖。對于發展前景良好的行業,應爲業者指明發展機遇,協助企業提升能力;至于面對逆風的行業,則應幫助業者重新設計工作和提升生産力。
以食品制造業爲例,去年11月推出的産業轉型藍圖,就計劃通過打造食品創新組合園區、引進共享設施和舉辦食品展等方式,幫助食品制造業在2020年時取得4.5%生産力複合年均增長率,並創造2000份白領工作。
應行業結構變化調整藍圖
目前,有六個行業已推出産業轉型藍圖,政府預計在2017財年推出所有藍圖。委員會建議把23個行業根據相關性質歸入六個集群組合,通過發揮協同效應,讓不同行業共同進步。
例如,精密工程業的轉型,可以獲得同屬制造業組合的電子業和宇航業的技術和人才支持;同屬生活方式組合的食品業和酒店業也可以互相合作。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未來將湧現更多跨行業的新興産業,譬如穿戴科技産業既屬于時尚業,又與醫療業相關。爲此,委員會也提醒政府關注行業結構變化,根據市場形勢調整轉型藍圖。
自創品牌 走向國際
充電一小時,就可行駛60公裏。名爲Motochimp的酷炫小巧迷你電動摩托車,近來引起多國媒體爭相報道,它可是不折不扣由新加坡制造。
Motochimp由本地工程公司黃芳工業(Wong Fong Industries)的聯營公司Vanda Electrics研發。這家擁有52年曆史的工業車輛供應和維修商,近幾年開始走上創新研發道路。
公司第二代接班人、執行董事劉振榮深知自主創新的重要性。“現在我們幫其他品牌做代理,生意固然安穩,卻不能把黃芳帶上更大的舞台。要走向國際,就要有自己的品牌,讓別人爲我們做代理。”
四年前,他帶頭設立“黃芳研究與創新中心”,爲交通和運輸領域開發新産品。中心目前已經取得多項設計專利,即將推出市場的Motochimp,已收到來自日本、中國和歐美市場的訂單。
創新聽起來美好,但做起來並不容易。由于企業資源有限,許多研發項目都是與合作夥伴通過聯營公司推進。因此,劉振榮希望今後本地中小企業的創新項目能獲得政府的更多資金和技術支持。
每個産業轉型藍圖都是根據特定行業的需求定制,因爲不同行業的發展程度、面對的挑戰和首要任務各不相同。不過,這些藍圖都有共同要素,即注重技能、生産力、創新和國際化。這些要素確保我們能打造有競爭力、蓬勃並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未來經濟委員會聯合主席、
貿工部長(工業)易華仁
我們幫助企業邁向數碼化時,通常分爲三個階段:首先是打造開放企業文化,其次是成立數碼團隊,最後是確保數碼化工作能夠持續推進。過程中,不少公司過于注重計劃是否完善、推出的新産品是否完美,其實最重要的是盡快邁出第一步,再通過不斷完善現有計劃和産品,提升數碼能力。
——波士頓咨詢集團
新加坡合夥人兼董事經理雅法
(Mariam Jaafar)
企業不僅要提升創新能力,也要改變心態,做到“快速學習,快速失敗”。業者既要有嘗試新技術的開放心態,也要盡快終止不可行的方案,迅速將資源轉移到擁有更多機遇的領域。同時,也要具備創新能力和心態,才能在變化莫測的未來世界裏遊刃有余。
——新電信集團商務企業總裁
張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