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謹慎樂觀迎接2020年
2019年是一個紛紛擾擾以及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反全球化浪潮導致的保護主義、身份認同政治催生的沖突事件,以及貧富鴻溝與收入差距擴大産生的焦慮與憤怒,疊加以及交織在一起,使全球經濟蒙上陰影,而二戰以來所建立的國際秩序也搖搖欲墜。
在具體事件上,美國與中國在關稅問題上的拉鋸、英國脫歐過程的曲折、以及香港與全球此起彼伏的暴力示威活動,占據了媒體的報道。《聯合早報》在字述一年的活動中,“港”與“亂”分別在讀者海選中名列第一與第二,反映了人們對亂局的憂慮。
新加坡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的城市國家,難免也受到不確定的外圍經濟以及地緣政治的沖擊。
美中貿易戰影響新加坡的出口以及制造業,去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季比出現負數,所幸第三季度的增長回升正數,避開了技術性的經濟衰退。但201 9年全年的經濟預料只能取得0.5%至1%之間的低增長。此外,雖然總就業人數增加,但是失業人數超過工作空缺數目。
經濟低增長也凸顯新加坡這個既是國際都市也是國家的張力。作爲國際都市,新加坡必須開放門戶,吸引五湖四海的人才,並且接受優勝劣汰的遊戲規則。但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及種族和諧資源中心的民意調查顯示,在種族、宗教、階級差異、移民以及同性戀五個斷層線中,移民以及階級差異是國人最擔心的課題,並認爲這些課題若不妥善處理,將影響國人對政府的信任。
在地緣政治方面,美中貿易戰擴散到科技戰,反映了兩大經濟體的戰略競爭。兩國的競爭越激烈,小國被迫選邊站的風險就越大。新加坡與中美兩國在各個領域都有密切的關系,加上新加坡的族群結構以及身處東南亞的地緣環境,若被迫選邊站將置新加坡于兩難的處境。美中關系在去年惡化,讓新加坡憂心忡忡。
盡管如此,新加坡可說是亂局中的一片綠洲。相對于其他國家與地區的亂象,新加坡的政治與社會穩定以及勞動力的教育水平,對外資有更強的吸引力。美國與中國的科技巨頭紛紛進駐新加坡,擴展本區域的業務,反映了新加坡中轉站的傳統優勢。此外,在亂局中的資金流動,也凸顯新加坡金融中心與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新加坡的傳統優勢將繼續支撐這個島國的經濟發展。
2020年是21世紀20年代的開始。在接下來的10年,國際力量格局將出現巨大的變化;科技的發展也將進入5G以及人工智能的時代。這將全面改變職場的結構,並加劇人們對工作保障以及收入差距的焦慮。另一方面,新加坡將在第四代領袖的引領下,應對周期性與結構性問題的挑戰。相對于第二代以及第三代領導層,第四代領導層的跑道較短,他們必須在劇變的環境下,以極短的時間同國人建立符合新時代的社會契約。
在建國過程中,新加坡經曆了幾輪的經濟轉型,以攀向更高的價值鏈。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經濟轉型的步伐就必須加速,以減緩結構性失業問題。然而,就如攀登高山一樣,越到高處,難度越高。到了2030年,預計有三分之二的勞動人口將是專業人員、經理、執行員與技師。如何快速地提高他們的技能,以配合急速改變的職場需求,將決定新加坡未來經濟發展的前景。
其次,人口老化問題日趨顯現。在2010年,每10名國人中,有1人是65歲或以上。到了2030年,每10人中將有2人是年長人士。人口老化將加重醫療以及社會設施的開支,並可能産生代際財政轉移的矛盾。
第三,生育率逐年下降,從2011年的1.2下跌到2018年的1.14,遠低過2.1的替代水平。在新加坡570萬人口之中,約有168萬人是非居民,另外約53萬人是永久居民,而新加坡公民是350萬人。開埠200年的曆史顯示,新加坡本是個移民社會。但在建國過程中,如何在接納外來人口與塑造國家認同方面取得平衡,將繼續是城市國家所面對的長期挑戰。
無論如何,新加坡建國50多年以來,展示了新加坡在逆境中應變的能力。盡管外圍經濟以及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性,但新加坡有可觀的儲備以及長遠的眼光和布局,加上社會的穩定以及政策的赓續性,新加坡可謹慎樂觀地迎接2020年以及新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