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預算開支限額將幫助政府“節流”,而落實未來經濟委員會的建議促進經濟增長,則是政府“開源”的最佳辦法。
爲了節省開支,政府從2017財政年起會放慢所有部門的開支增幅,把預算開支限額下調2%。內政部、國防部、衛生部和交通部,這四個與安全相關或正顯著擴大服務的部門,則將分階段在兩個財年裏落實2%調整。
劉燕玲說,這個舉動體現政府有決心要很積極地去控制開支,而這麽做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也要致力于控制稅收幅度。
實施節流措施的同時,政府要如何尋找開源的辦法?
對此,劉燕玲說,本次預算案約40%內容涉及近期措施,另有超過50%的內容是推動落實未來經濟委員會建議的長遠措施,這包括提升企業能力和深化員工技能,以及通過23個行業的産業轉型藍圖,推動中小企業轉型。
她說:“大家齊心協力提升我們的國內生産總值,從那一方面去開源,其實是最實際的做法。”
除了節省開支,參與討論的嘉賓也希望政府量入爲出,把錢花在刀刃上。許洲德說,在整個經濟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政府的收入會繼續受影響,與此同時,政府還是得繼續推出幫助個人和企業的配套,因此重要的是確保所花的錢切實幫到企業和個人。
蔡其生則擔心政府未來若是得通過增加稅收來“開源”,可能讓企業喘不過氣。
他說,開源節流是政府常用的一套理論,但是一提到“開源”商家就會擔心政府會增加征稅,提高企業成本。因此他呼籲政府在開源節流的同時,想辦法“量入爲出”。
蔡其生說,政府在社會領域的開支過去五年大幅上升,“如果我們可以量入爲出的話,政府在開源方面也不用這樣辛苦,企業也不用擔心哪一天有另外的柴油稅、碳稅或是什麽稅。”
洪鼎基則建議,除了下調政府部門和國家機關的開支預算限額,政府可設法在各種投資和基礎設施項目上,控制好成本。他舉例:“可能一些牆壁不用每隔七年、九年就重新刷過,在這方面能省一點的話,也是一個節約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