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新加坡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新加坡人對小販是十分感情的,甚至很多人的目標,就是擁有一個自己的小販攤位。以前,對于毫無經驗的人來說,開一個小販攤位或許是一件有些困難的事情,不過現在,想要成爲小販攤主真的很“簡單”。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和精深技能發展局聯合推出“小販培訓計劃”,幫助現有小販和有意加入這一行的人掌握所需技能。
當局希望能在未來三年,通過計劃培訓100名有意投入小販行列的新加坡人。
1
小販培訓計劃
計劃分爲三個階段。
現有小販和想當小販的人需參加爲期5天的課程,掌握小販的基本知識,包括食物衛生、烹饪技巧,以及如何運用社交媒體進行營銷等。課程費用爲500元,新加坡人可使用技能創前程培訓補助來支付學費。
爲期五天的課程,可供參與者學習到食物衛生、烹饪技巧,以及如何運用社交媒體進行營銷等技能。
第二階段是學徒項目,讓想當小販的人在資深小販的攤位工作兩個月,從中“偷師”。
最後是新手小販。他們可以加入環境局的培育攤位計劃或者申請攤位營業。資深小販也會從中提供協助。
2
政府撥款助力小販
爲了減輕小販的工作量,也協助他們克服人手短缺的難題,新加坡政府在2019年就決定撥款約9000萬元協助小販,同時提供給小販成本補貼,分擔熟食攤小販購買自動化廚房器材的費用,包括引進中央清洗碗碟及歸還餐盤的綜合系統,以及無現金付款等。
至于小販補貼(Hawkers’ Productivity Grant)的具體細節。有關部門是這樣解釋的:
“在歸還費用的基礎上,熟食小販攤主可以索回(claim)器材符合資格的費用(qualifyingcost)的80%,三年內能索回的總額最多可達5000元。小販們可從今年第三季起申請補貼。”
另外,爲了讓小販中心更有朝氣與活力,有興趣在小販中心承辦活動的社區團體和教育機構有望獲得環境及水源部的資助。每場活動可獲得最多2000元款額,每名申請者一年可申請的資助頂限設在1萬元。
在新加坡,上到國家總理、政要富豪,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可能是小販中心的常客。如今,小販中心已成爲新加坡人尋常的生活方式,讓很多人的一日三餐不再依賴家裏的廚房,做飯差不多也成了純粹的居家生活樂趣。
3
小販文化一點都不“小”
目前新加坡已正式提交小販文化申遺的文件,以獲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預計,申遺結果將在今年底公布。
2018年國慶群衆大會那天,總理李顯龍上宣布計劃2019年3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文件,建議將新加坡的小販文化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有超過50年曆史,全島大小小販中心有上百個,有些美食已傳了三代,大部分仍保留原味原汁,所以得到廣大食客的支持。
新加坡的小販文化是什麽?
新加坡的小販文化是以小販中心發展起來的飲食文化。
小販中心就是一個將小販集中起來的場所,可稱之爲熟食中心,因爲小販中心裏賣的就是各種各樣價格便宜的熟食,外加設有一些飲料攤位。
小販中心也常與巴刹毗鄰,巴刹就是菜市場,裏頭也有售賣日用品與幹糧雜貨的小鋪。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便是這樣一個洋溢著生活氣息,編織著鄰裏草根文化風貌的美食天堂。
畫風不同的“路邊攤”!
小販中心是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産物,于1950到1960年代開始興起,最初是爲了治理街頭小販無證經營和衛生較差的問題。
政府爲了將小販“收編”,以較爲低廉的價格把攤位租賃出去,並且統一管理。自那時起,小販中心漸漸成爲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新加坡的街頭巷尾,有著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小販中心。小販中心內,幾十甚至上百個攤位排列其中。各個攤位熱氣騰騰……(圖片來自于網絡)
誠然,其他國家也有小販文化。
以新加坡各地區的熟食中心來說,各有各的獨特之處,它們采取開放式設計,有數十個小販攤位,食物多樣化,形成一定的規模,所以發展出非常明顯的新加坡特色。
在小販中心,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種族的人在同一個屋檐下用餐,甚至是同坐一桌,而且相互之間可能並不認識。
這一現象在其他地方是很難看到的,是新加坡的特色,體現出族群和睦共處,種族和諧的社會氛圍。
這裏的小販中心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附帶巴刹(來自馬來語,意思是市場、集市),蔬果肉類、花卉服裝、雜貨幹糧等日常生活所需一應俱全。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是新加坡人社會經濟的縮影,是一幅族群融洽的圖景,更展示了多元社會和睦共處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