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新加坡人對本地的小販中心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
國家環境局委任一家外部調查機構,在2018年下半年向大約1000多名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展開爲期三個月的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幾乎所有受訪者對小販中心的食品價格,材料、份量和味道等,都表示滿意。
環境局也首次針對小販中心的整潔和衛生等用餐環境進行調查,結果有87%的受訪者表示滿意。
另外,47%的受訪者也表示,用餐後通常會歸還餐盤。這比2016年調查時,高出近15個百分點。
還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把小販中心列爲“鄰裏第二個最重要的公共設施”,僅次于公共交通設施。
在新加坡,上到國家總理、政要富豪,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可能是小販中心的常客。如今,小販中心已成爲新加坡人尋常的生活方式,讓很多人的一日三餐不再依賴家裏的廚房,做飯差不多也成了純粹的居家生活樂趣。
目前新加坡已正式提交小販文化申遺的文件,以獲選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預計,申遺結果將在明年底公布。
計劃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新加坡的小販文化可不“小”!
2018年國慶群衆大會那天,總理李顯龍上宣布計劃2019年3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文件,建議將新加坡的小販文化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首先,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有超過50年曆史,全島大小小販中心有上百個,有些美食已傳了三代,大部分仍保留原味原汁,所以得到廣大食客的支持。
新加坡的小販文化是什麽?
新加坡的小販文化是以小販中心發展起來的飲食文化。
小販中心就是一個將小販集中起來的場所,可稱之爲熟食中心,因爲小販中心裏賣的就是各種各樣價格便宜的熟食,外加設有一些飲料攤位。
小販中心也常與巴刹毗鄰,巴刹就是菜市場,裏頭也有售賣日用品與幹糧雜貨的小鋪。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便是這樣一個洋溢著生活氣息,編織著鄰裏草根文化風貌的美食天堂。
畫風不同的“路邊攤”!
小販中心是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産物,于1950到1960年代開始興起,最初是爲了治理街頭小販無證經營和衛生較差的問題。
政府爲了將小販“收編”,以較爲低廉的價格把攤位租賃出去,並且統一管理。自那時起,小販中心漸漸成爲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新加坡的街頭巷尾,有著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小販中心。小販中心內,幾十甚至上百個攤位排列其中。各個攤位熱氣騰騰……(圖片來自于網絡)
誠然,其他國家也有小販文化。
以新加坡各地區的熟食中心來說,各有各的獨特之處,它們采取開放式設計,有數十個小販攤位,食物多樣化,形成一定的規模,所以發展出非常明顯的新加坡特色。
在小販中心,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種族的人在同一個屋檐下用餐,甚至是同坐一桌,而且相互之間可能並不認識。
這一現象在其他地方是很難看到的,是新加坡的特色,體現出族群和睦共處,種族和諧的社會氛圍。
這裏的小販中心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附帶巴刹(來自馬來語,意思是市場、集市),蔬果肉類、花卉服裝、雜貨幹糧等日常生活所需一應俱全。
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是新加坡人社會經濟的縮影,是一幅族群融洽的圖景,更展示了多元社會和睦共處的一面。
如需了解更多,請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