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人口密度極高的地區,東京居民早已接受了蝸居的概念——
比起美國200+㎡、歐洲100㎡的家庭平均居住面積,東京居民每戶人家平均僅有63㎡。正是因爲如此,想讓有限的土地利用最大化,就必須考慮新的結構與構造方法。
「獨棟房:30㎡×3」
山下保博設計的企鵝房,位于東京板橋區的轉角地段,整個建築只占地30㎡,相當于兩個車庫的大小。
最最顯大的是頂樓,四面都築起了玻璃窗——讓人的第一眼視線抵達遠方,空間也就隨之延伸。
最大程度引入自然光,只是小房子顯大的第一步,延伸視准線可以讓房間感覺更大。
玄關其實很狹窄,但房子的天花板很高,就用上方開闊的空間感來歡迎人。
廚房的台面浮在樓梯的上方,不明顯的支撐讓外觀不限雜亂,很好地利用了通常會被浪費的空間。
只要某個區域的天花板夠高,人們通常就不會感覺太小。
山下把這個原則用在各處,房子的結構可以自由調整,越小的房間給它越高的天花板。
和國內越拍越貴的土地一樣,住得起東京獨棟房的人家是少數,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住在公寓樓裏。
日本的公寓稱呼是有鄙視鏈的,不過幾十平的地方也有講究:高級公寓(Mansion)>普通公寓(Apartment)>群租房。
對于這個60㎡的公寓,千葉原本並不打算讓環境開放,一開始在圖紙上建了厚厚的牆。
如果只是爲了保護私人居住,這樣做並不明智——造出一個封閉的箱子會讓人壓抑,如何打開部分厚牆就成了設計思路。
牆壁變成了兩層深的櫥櫃,門一開是充足的儲物收納,門一關又是“我家空無一物”的寬敞感。
同樣的,公寓的窗戶邊框是鏡子一樣的不鏽鋼,通過反射外界讓家看起來更大。
如果你視線平直望向窗外,因爲高樓林立你看不見天空,正是這樣的反射讓你能看見天空和街道。
再來看次一級的普通公寓(Apartment)。
因爲地板更幹淨了,被浪費的空間就更少了,你可以坐在地上看書吃飯打遊戲。
與之匹配的是便攜靈活的家具,比如一套三張的組合桌子,你可以單獨分開使用,也能拼成一張大的用。
我們常在逛宜家時看到這種家具,可折疊的、可靠牆的、可挂門的、可堆疊的……一切設計都是爲了更舒適地蝸居。
△宜家與HAY聯手的伊波利三件套桌子
勞拉的小廚房是II型的,布局十分緊湊卻夠用,需要的一切它都具備了。
不過,住得便宜也是有一定代價的。池田的所日常生活,從下廚到工作到睡覺,全部在這個小房間內完成。
廚房同樣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冰箱、水槽、竈台、烤箱全都有,簡陋但夠用。
這些公寓沒有浴缸或淋浴,想要洗澡的話,只能定期去東京的110所公共浴池。
一般澡堂有兩三個池子,每個浴池的溫度不同,也有會放藥浴的和天然溫泉,比起在家泡澡更寬敞一些。
城市成了個人生活領地的延伸,街道本身就像是客廳的集合。你無法或不想在小小的家裏做的事,都可以在東京的別處找到地兒完成。
而將這種節約空間主義發揮到極致的,無疑是膠囊旅館了。
「膠囊公寓:2.5m³」
東京都市圈交通發達密集,上下班通勤平均3小時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加班到很晚錯過了班車,打車貴回家也睡不了幾個小時,疲憊的上班族會選擇在膠囊旅館休憩一晚。
最早的膠囊公寓出現在1972年,建築師黑川紀章在東京銀座區,安放了第一座膠囊大樓。
它的建造過程是這樣的——140個小居住單元先在工廠預制好,由起重機舉起排列好,再用高壓螺栓和鋼芯固定。
Less is more,用于形容東京不能更貼切。
它意味著蝸居也可以住得舒服,讓更多的人生活在市中心,而不是每天從郊外通勤,任何商品和服務你都能在一天內享受到。如沙丁魚般住更小的罐頭,過更緊湊的社區生活,似乎是我們的未來居住趨勢。
住在北上廣深的你正在經曆什麽樣的蝸居?可以在留言裏跟尖叫君分享。
本文素材來自bilibili紀錄片
《東京:在大城市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