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依舊廣泛的存在著方言,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俗。但是天各一方的異鄉人能夠聚集在一起共事交流,都是因爲有共同的交流工具,普通話的存在。
在社會交流不充分的古代,一個南方人和一個北方人想要愉快的聊天,實在是太難了!
夏商周時期存在著大量的部落和部落聯盟,語言不通是一個很廣泛的現象,所以在《禮記》裏面就提到“五方之民,語言不通”的問題,在《左傳》裏面也說到那些少數民族和中原地區:
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貨幣不通,言語不達。
最後能夠形成統一和交流,最早要歸功于周王朝的文化統一工作。周王朝以大篆的形式初步統一了文字,在語言方面推行周王室的語言。後來這個規範的語言系統被稱之爲“雅言”。方言之外,推行雅言,雅言成爲各地上層社會交流的語言工具,那些各地諸侯結盟朝見周天子的時候,必須要用雅言交流才能知道彼此要表達的意思。
春秋時期孔子門下弟子三千,更是要依靠雅言才能給大家傳道受業解惑。《論語》裏面就說: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不然的話,說著山東方言的孔子,看見說著蘇州常熟方言的子遊,那豈不是大眼瞪小眼,幹瞪眼嗎。
但是語言的統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周王室推行以自己語言爲主體的雅言,當他們對諸侯的約束力足夠強的時候比較好辦,到了周王室衰落之後,雅言的推廣自然顯得更加困難。《尹文子》裏面就講了一個搞笑的故事:鄭國人把沒有雕琢的玉石叫做璞,我們現代人也是這麽用的。可是天子腳下的周人,卻把死老鼠叫做璞。後來鄭國人到了周城買璞,周人很奇怪,說這家夥可別是個傻子吧,隨後拎出來一只死老鼠,把鄭國商人當場嚇尿。
鄭人買璞,而周人出鼠,鄭人咄咄而避。
但是隨著秦朝和漢朝一統天下時代的到來,文字統一徹底完成,語言方面雖然還是各地存在方言,但是在規範交流語言上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西漢末年,大學者揚雄就撰寫了著名的語言學著作《方言》,對當時存在的各地方言做了詳細的歸納總結,在解釋這些南腔北調的方言的時候,揚雄使用的工具就是“通語”,在這部著作裏,除了“通語”還有“通話”“凡語”或者“通名”等稱謂的,就是各地通用的,可以解釋各地方言的“通用規範語”。
舉個栗子,用一個詞表示把食物煮好,秦晉地區叫腼,徐州揚州之間叫饪;嵩嶽到陳颍之間叫亨;趙魏之地,火燒熟叫爛,氣蒸熟叫糦。那麽用通話來解釋所有這些方言,就一個字兒:熟!
是不是特別的爽!
由于秦晉地區從周朝開始一直延續到秦朝漢朝,都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因此當時的規範話就以秦晉方言爲主體。這個規律一直延續到後來,所以秦漢時期的關中話,唐朝的長安話,宋朝的汴梁話,一直到元明清時期的北京話,都是風行一時的規範通話。
有意思的,推廣古代“普通話”最賣力的兩個王朝,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元朝大力強制性推廣“天下通語”,就連蒙古族兒童如果學不會“中原正音”都要挨罰被揍屁股
。到了清朝的時候,那就更加嚴重了,各地都建立了推廣規範化的“正音書院”,讓官話成爲老百姓的通用語言。後來還加了一條規定,俞正燮在《癸巳存稿》裏面提到,雍正六年的時候,因爲來自廣東和福建的南方官員說不好官話,給政府交流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最後官員建議,以八年爲期限,如果讀書人不會講官話,不管你是童生,秀才,監生還是舉人,一律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拿今天的話來說,不會說普通話,不允許報考公務員!
這一招可太狠了!古代中國人的主要前途就是:學得文武藝,賣給帝王家。如果不會說官話就別想當官發財,那還了得。所以說清朝人推廣規範化是最賣力的。
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還出現過一個鬧劇,在維新運動期間,有人建議設立三種標准語,分別是北京話、南京話和漢口話。後來因爲後面兩種方言的影響力不夠才被迫取消,不然的話今天可就要熱鬧了。也不知道是誰腦袋發熱提出這種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