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傳說中國仿照美國,在研發一種可垂直起降的戰機殲-18,如今官媒的報道似乎驗證了此前的傳聞。據《中國航空報》報道,中航工業成發與中航空天發動機研究院就短垂項目加工合作項目,在近日舉行簽約儀式。
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飛機推進系統項目(簡稱「短垂項目」)是針對提高海軍兩棲作戰能力,填補該類作戰武器裝備空白而進行的探索項目。
這是迄今為止來自中國官方的最權威的報道。近年來,關於中國研發殲-18垂直起降固定翼戰機的報道在國內外就傳得沸沸揚揚。
此前有報道說,中國軍方高 層對殲-15簡單的滑躍起飛不太滿意,認為無論航程還是載彈量都大大受限,轉而開發第四代垂直起降戰機殲-18。
據說,殲-18擁有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作戰性能對今天的飛行器有明顯的優勢。這是一款殺手級別的戰鬥機,根據任務不同可分為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模式。
令人沒想到的是,世界最權威的英國《簡氏防務周刊》也對殲-18進行了公開報道。該報道稱,中國的軍事論壇網站刊登了一款沈飛集團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雙發戰機圖片。
照片顯示,這種飛機採用鴨式布局和隱形設計,由兩台發動機提供主動力,機腹下則有專用升力風扇提供垂直向上的動力。
不過,這可能是沈飛的版本,或者是對沈飛研發的殲-31的誤猜測,因為據說成飛除了研發殲-22之外,還在利用其技術研發隱身版本的垂直起降戰機,而且也是採用如同F-35B那樣的單發+升力風扇技術。
總起來看,殲-18的外觀和基本設計模式類似F-35B,而不是此前熱傳的殲-31的雙發模式。
當然,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對中國航空工業的挑戰不小,一是要研發出可偏轉90°的大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二是開發專用升力風扇技術;
三是必須使使升力風扇與發動機銜接起來,或為升力風扇研發儘可能輕量的發動 機以減少額外無用的重量,四是研發升力風扇自動啟閉技術並使其不影響整機的隱身效果。
日本《朝日新聞》稱,中國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成功試飛,而且它比殲-20更先進。這簡直不可思議。
美國《防務新聞》稱,殲-18安裝有雷射浮動主動相控陣雷達,內置武器艙,以及兩個大推力矢量發動機,具有超強的隱身特徵,這些都是美國F-22戰機所沒有的。
五角大樓對此感到緊張,因為上沒有用效的應對策略,軍事問題專家鄭文浩認為,美國誇大中國的尖端武器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中國的軍事論壇網站刊登了一款沈飛集團的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雙發戰機圖片。
照片顯示,這種飛機採用鴨式布局和隱形設計,由兩台發動機提供主動力,機腹下則有專用升力風扇提供垂直向上的動力。最早報道中國在發展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應該是日本。去年初,日本《朝日新聞》刊登一則驚天軍事消息,稱中國的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已經研製成功,並在內蒙古某秘密軍事基地順利試飛。
該報道說,中國從2002年開始計劃自主製造,但是由於缺乏關鍵的彈射技術,為此中方放棄原來的水平起飛設計,轉而開發第四代垂直起降戰機「殲-18」,並最終取得成功。
從簡氏披露的殲-18照片外形來看,這種垂直起降戰鬥機除了鴨式布局之外,其它外觀幾乎與/殲-31很相像。
但從沈飛並沒有設計過鴨翼的經驗來判斷,似乎有理由懷疑這種殲-18戰機並非是有沈飛獨立研發的,可以猜測其應該是得到了成飛的技術幫助,或者根本就是中航工業統籌研發的一種新機型。
簡氏的報道中提到,這次曝光的殲-18戰機配備雙發動機,但目前尚不清楚該機的升力風扇由一台(類似美國的F-35B戰機)還是兩台(類似蘇聯的雅克-141)發動機為其提供垂直升力。
中國超音速隱身轟炸機震撼亮相,世界轟動!
最近在航展上,中國第601所展示了一款新型轟炸機。中國現役轟6型轟炸機雖然已進行過多次改進,但是其突防能力,已不適合現代化戰爭。
中國空軍急需一種全新轟炸機。中國軍隊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國家安全,也不需要如美國那樣有全球作戰任務,實際上並不需要大型戰略轟炸機。更何況現代飛彈實際上已經取代大部分戰略轟炸機的角色。
美國媒體稱:中國新型轟炸機代號轟18,是一款隱身高速轟炸機,大約30米長,航程8000公里,作戰半徑3500公里,速度最高為2馬赫,可以攜帶10噸彈藥。
由於屬於隱身轟炸機,所以轟18將採用內置彈倉,可以攜帶72枚雷石精確制導炸彈或者多枚巡航飛彈。如果執行反艦任務,將攜帶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
轟18採用機背進氣道,無尾翼設計,如果成功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款超音速隱身轟炸機,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轟18面前,不僅是第一島鏈,就是第二島鏈也將在攻擊範圍之內。其角色將是最後的摧毀者。首先以彈道飛彈攻擊對方機場跑道,雷達,導航和指揮控制中心。
隨後在預警機指揮下,殲20進入戰場,奪取制空權打開安全通道。最後轟18才會出面,對地面目標進行最後的摧毀。
現在通過一些照片,我們也發現中國疑似已經開始製造轟18的相關零部件。最後即便因發動機問題,轟18達不到2倍音速,依舊可以通過隱身能力和1倍音速優勢達成突防。
中國轟20終於正式亮相:已開始小規模量產?
北京時間6月1日,疑似中國最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的照片在網絡曝光,引發關注。有爆料稱,轟-20甚至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不過,該消息真實性存疑。這是網絡曝光的轟-20照片。
有觀察稱,轟-20運用了12項尖端技術,包括:光纖飛控、玻璃化座艙、多模式兼容衛星導航系統、相控陣對地對海攻擊雷達、鈦合金承力結構、機內復合飛彈掛架、機體大量使用復合材料、特殊的多頻譜隱身塗層、金屬鍍膜座艙蓋、DSI機背進氣道、收縮式空中加油接口、發動機推力矢量控制裝置等。
2016年9月1日,解放軍空軍司令員馬曉天證實,中國現在發展新一代的遠程打擊轟炸機,而前不久,央視在新聞節目中也出現了中國下一代轟炸機的想像圖,並且赫然寫著「轟-20」的編號。此後,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們都想知道,轟-20到底是一種什麼機型呢?
目前有各種跡象證明,殲-20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標誌著該機的研發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也證明中國已經掌握了隱身戰機的絕大部分技術。隨著中國對戰機隱身技術掌握的成熟度越來越高,那麼,利用殲-20、殲-31和「利劍」隱形無人機以及運-20上現有的技術,再加入新的特殊技術,從而研發一款具備較高隱身能力的大型轟炸機,無疑是崛起中的世界大國必須的做法。也就是說,隨著殲-20讓中國進入世界第二個擁有隱身戰機的國家,接下來,中國將利用這些技術,開發自己的如同美軍的隱身戰略轟炸機。這是轟-20設想圖。
據猜測,中國最新研發的一款隱形轟炸機像是以下幾種機型的混合體:俄羅斯設計的PAK-DA隱形轟炸機模型、中國的殲-20飛機以及美國B-2飛翼式轟炸機。這是轟-20設想圖。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布局,也是有著很多原因的。第一,殲-20的問世使得中國完全掌握了隱身復合材料在新一代機型上的應用,而且,隱身設計已臻成熟;第二,運-20的成功,說明中國已基本掌握了大飛機的結構設計和空氣動力特性,大飛機的設計由仿製完全轉為自行設計研發;第三,轟-6K的改型成功,證明在大型轟炸機的動力和飛彈復合掛載上,中國已實現了新的突破。正是這三大技術的掌握,使得中國自行設計自己的大型轟炸機成為可能,而且是一種跨時代的大型隱身轟炸機,完全具備跨洲際作戰能力。這是轟-20設想圖。
據推測,轟-20戰略轟炸機採用的也是飛翼式的結構布局,但又結合了近年國外下一代轟炸機的一些特點,再加上中國對隱身外形的一些獨特思考,從而成為一款有著鮮明中國特點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當然,光纖飛控、玻璃化座艙、多模式兼容衛星導航系統、相控陣對地對海攻擊雷達、鈦合金承力結構、機內復合飛彈掛架、機體大量使用復合材料、特殊的多頻譜隱身塗層、金屬鍍膜座艙蓋、DSI機背進氣道、收縮式空中加油接口、發動機推力矢量控制裝置等先進技術工藝,在這款機型上都有應用。由這種種的新技術組合而成的轟-20轟炸機,一定會是一種優秀的戰略轟炸機,也將註定要在2020年前為中國的戰機「20時代」畫上一個圓滿且精彩的句號。這是轟-20設想圖。
因此,迅速改變中國在大型遠程轟炸機方面的不利地位,進而促進中國空軍由量變積累到質變跨越、由大到強的轉型,無疑是擺在中國軍方面前一個重要使命。而從著眼未來全球競爭態勢和維護中國大國地位的需要出發,特別是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型強大戰略型空軍的需要,中國空軍必須具備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這是轟-20設想圖。
否則,中國軍隊「攻」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毫無疑問,轟-20將顯著提高中國的戰略進攻能力,使人民空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空軍,使中國軍隊現代化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對於貫徹執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形成中國空中戰略威懾能力意義重大。這是轟-20設想圖。
這對於打破超級大國的不對等核訛詐、解決困擾中國崛起的周邊海洋糾紛、維護世界和平等也均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轟-20設想圖。
綜上可以看出,中國發展新型轟-20隱身轟炸機的目的,是為了讓中國空軍裝備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隱身戰略轟炸機,以便讓中國空軍具備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形成對敵對國家的有效核威懾。如果轟-20能儘早服役中國空軍,無疑將使得中國擁有可以威懾美國本土的殺手鐧武器,徹底打破美國隱身轟炸機獨霸天下的格局,中國空軍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空軍,也將成為中國可靠的三位一體核反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殲-20、轟-20以及無人隱身轟炸機共同組成的中國空軍未來空中隱身打擊體系,必將成為捍衛國家安全和榮譽的利劍,真正實現中國空軍從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從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的完美轉型。這是轟-20設想圖。
2016年12月3日,中國央視新聞《軍事科技》欄目爆出消息,稱中國軍方正在研發全新一代的轟-20隱形轟炸機,報道稱,這一消息已在2016年9月舉行的長春航空開放日活動中得到中國空軍高層的確認。這被視為中國官方對外界證實轟-20轟炸機項目存在的重要根據。
自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公開表示中國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後,這款大國重器就引起了各界關注。特別是最近中國央視公布的一個鏡頭中,中國轟-20的CG圖疑似曝光,更是引爆了軍事愛好者的「朋友圈」。在廣大軍迷心中,似乎「紅色B-2」的設計思路是目前最受關注,也是最受期待的版本,即飛翼式隱身遠程戰略轟炸機。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最有可能採取什麼樣的設計思路?
按照現行的國際標準,只有航程不低於8,000公里,載彈量達到20至30噸,才能稱為遠程轟炸機。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兩國擁有遠程轟炸機,即美國的B-52H、B-1B、B-2A,俄羅斯的圖-160、圖-95MS。這其中,只有B-2A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隱身,其他的機型要麼是不具備隱身能力,要麼部分隱身。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研究中心軍事專家王群稱,下一代遠程轟炸機首先要滿足的要求是,動力系統的推力要大,效能要高,保證航程遠、載彈量大,而且攜帶的武器類型多,既有炸彈,也有巡航飛彈。
在此基礎上,遠程轟炸機還有兩個標準,一是隱身突防,如飛翼布局的B-2A那樣,不刻意強調超音速,而是通過隱身進行突防。另一個是速度突防,即類似B-1B、圖-160這樣通過超音速飛行來換取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超音速突防不過分強調隱身能力,技術上更容易實現,造價和維護費用也低,出勤率更高。
目前,遠程轟炸機主要強調的是突防能力,憑藉隱身性能或者依靠超音速性能。要把兩者結合起來,技術實現很難,經濟上也難以承受。正因為如此,美俄的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的設計指標,主要還是隱身突防為標杆,而沒有刻意地突出超音速。
從目前信息來看,美軍下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應具備全頻或寬頻隱身能力、不經過空中加油航程9,260公里、網絡化作戰能力、適中的載彈量。而早在2012年,俄羅斯方面透露出來的信息就顯示,其下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PAK-DA不具備高超音速能力,而是通過隱身達到突防效果。
對於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的設計思路,總體來看不外乎三種方案,一種是隱身突防,一種是超音速突防,第三種是同時具備隱身和超音速突防。結合以上分析,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很可能是隱身突防或者超音速突防,二者選其一。
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的航程應比現役的轟-6K翻一倍達到1.2萬公里左右,且遠程的載彈量可以達到20至30噸,能使用最新一代的空射遠程巡航飛彈。
有軍事愛好者推測,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也會採取類似美俄的設計,採用飛翼式設計方案,主打隱身能力。
從美國、俄羅斯下一代戰略轟炸機發展的情況來看,轟-20應具備隱身性能,如果沒有良好的隱身性能,想實現突防幾乎不可能。中國現在的隱身技術已經成熟,有殲-20和殲-31兩款戰機的隱身技術作為支撐,預計轟-20在隱身效果上不會有太大問題。
有分析稱,類似B-1B、圖-160等主打超音速的轟炸機,作為威懾裝備沒有任何問題。但作為實戰裝備,如果是強強對抗,就會出現問題。現代防空系統越來越先進,不具備隱身能力的轟炸機起飛就會被發現,且飛行高度過低,沒有隱身能力。圖為美國空軍裝備的B-1B轟炸機。
自從B-2誕生之後,飛翼就成了許多飛機為實現高隱身而選擇的經典布局形式。但在目前技術水平下,飛翼式布局的飛機通常只適合亞聲速和高亞聲速飛行。因此轟-20極有可能採取「紅色B-2」的設計思路,即飛翼式亞音速隱身轟炸機。
B-2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種隱身戰略轟炸機,但其造價非常昂貴,每架B-2造價為25億美元左右,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與黃金價值相差無幾,且維護保養費用高昂。圖為美國空軍裝備的B-2轟炸機進行密集投彈。
有中國軍事專家稱,基於現在中國飛機製造水平不斷提高和航空發動機高速發展的現實,中國未來隱身轟炸機方案更可能是類似圖-160的超音速突防轟炸機。圖為俄羅斯空軍圖-160戰略轟炸機。
該專家稱,至於類似於B-2A的飛翼式隱身轟炸機,從經濟角度和技術現實及需求來看,代價都太過高昂,可能性不大。圖為中國空軍轟-20轟炸機CG圖。
該專家強調稱,中國未來隱身轟炸機方案「最多應該就是像B-1B那種具備部分隱身能力的超音速轟炸機。」圖為中國空軍轟-20轟炸機CG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