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和榴蓮有個共同特點:聞著臭,吃著香。中國人對于印度,似乎就有這種感覺。
每個去過印度的中國遊客都說印度髒,但是說歸說,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醫療旅遊”,而印度的國家醫療局甚至專門出台文件,大力發展“醫療旅遊”,保證外國遊客的合法權益,這一幕,似乎真的有些諷刺。
在唏噓之余,很多人也産生了一個問題:爲什麽印度能生産仿制藥,他們是如何規避專利這把達摩克斯之劍的呢?個人認爲,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制度層面。印度也有《專利法》,條文中是允許這種生産行爲的。其中的“專利強制許可”制度規定,在特殊情況下,可以不用經過專利人的同意,由政府授權,允許企業使用某項專利。
一些印度官員對此解釋說,老百姓看病吃不起藥,爲了救命,可以打破歐美制藥壟斷。而從另外角度來看,這是一種無視知識産權的行爲。
第三,銷售層面。基于上面的這種情況,一個妥協就達成了。印度相關部門說了,你拿我的人做實驗,就必須同意我生産仿制藥。而研發企業也說了,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你的仿制藥只能在本國銷售,不能賣到外國。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也驗證了這個妥協。我們看到,當你只是小批量買,自己吃的時候,相安無事,當真正用集裝箱買了,研發企業就不幹了,出面幹預了,防止藥的工廠被迫停産。
如今在印度,上醫學院,進私立醫院工作,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舉個簡單的例子: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ll India Institute of Medical Sciences – AIIMS)是印度排名第一的醫科大學,也是印度醫療水平最高的醫院。該校每年只招收72名學生,但報考人數達到近10萬,門檻極高。
說到這裏,我們不得不佩服春江水暖鴨先知的中國遊客了,他們選擇印度“醫療旅遊”,既看病,又觀光,感覺爽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