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認爲,政府的做法可能是順應我國經濟好轉,確保工業用地供應量充裕,使用者可利用地段發展自身的工業設施。
周文龍 報道
政府下來六個月推出更多工業地段,地段數目和占地面積創下兩年來新高。
分析師認爲,政府的做法可能是順應我國經濟好轉,確保工業供應量充裕,工業使用者可利用地段發展自身的工業設施。
根據貿工部昨日的文告,政府工業售地計劃(IGLS)下半年推出八幅正選名單地段和六幅備售名單地段,共占地13.9公頃。
相比之下,政府上半年推出共11幅工業地段,共占地11.25公頃,下半年所推出工業地段有所增加,占地面積也高出24%。
下半年正選名單地段共占地4.51公頃。
當中,五幅位于大士南,一幅在兀蘭工業園,一幅在淡濱尼通道,一幅在惹蘭南發(Jalan Lam Huat)。
這些正選名單地段全屬于較小幅地段,占地面積小于1公頃。它們也都屬于“商業2”用途,地契年限爲20年。
備售名單地段共占地9.39公頃,分別位于大士和兀蘭一帶,以及布萊德路。它們大多是面積大于1公頃。地契年限爲30年的地段。
貿工部也指出,它取消小于1公頃工業地段的一些建築要求,例如建築所須裝置的貨物升降機和裝載艙的最低數,讓最終用戶能更靈活制定工業設施,以符合公司運營情況。
它也不允許小幅地段買家把發展的工業項目分割出售給其他公司。
仲量聯行新加坡研究與咨詢部主管鄭惠勻說,政府增加工業供地,無論推出地段數目和總面積,都達到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新高。這可能是考慮到我國上半年整體經濟有起色,貿易情緒也逐步改善。
欣樂國際(SLP)執行董事麥俊榮說,政府推出的正選名單地段都是較小幅地段,地契年限僅20年,所針對的買家顯然是發展自身工業設施的實業家,而非發展工廠然後分租出去的投資者或發展商。
他指出,企業目前對5萬平方英尺至10萬平方英尺的工業空間有相當強勁的需求。“所以,取消小幅工業地段的建築要求,可以鼓勵較大規模的工業使用者去購買這些小幅地段,發展自身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