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集團研制的熱成像科技儀器。(海峽時報)
作者 侯佩瑜
蟻粉最近在各大醫院、工作場所、機場、學校等應該都看到一台台利用紅外線來檢測體溫的機器吧?你知道嗎?首台紅外線體溫測量器(Infrared Fever Screening System)其實是新加坡人發明的。一切要追溯到在2003年那一場聞風喪膽的沙斯(SARS)疫情。那段期間,每當有從疫區飛來的班機抵達新加坡,入境旅客就會被“全副武裝”的護士拉到一旁、等著(用溫度計)“塞耳朵”的窘境,這無形中對旅客造成壓迫感,也讓外國人以爲新加坡是嚴重的沙斯疫區。爲了更快捷的確認發燒的抵境旅客,國防科技局于是和新科電子工程師攜手合作,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研發出紅外線體溫測量器!紅外線體溫測量器主要由熱像儀、釋熱器、中央處理器及電腦螢光屏組成。當時這個機器可厲害了,護士不需要攔截出入境旅客,逐個量體溫,而是透過一個攝像機探測3米以外經過的旅客是否有發燒迹象,才把他請到一邊,作進一步檢驗。這台紅外線體溫測量器啓用後,減少了護士的工作壓力,也提高了體溫檢測的速度。
(聯合早報)紅外線體溫測量更神的地方是,它的前身其實是軍事探測系統,用來探測肉眼不易看見的軍事目標,可以從空中探測到地面上被樹葉掩蓋的軍機和坦克。科研小組就這樣巧妙地將它由軍用轉民用,成了抗沙斯工具。這種測量器後來被部署在新加坡邊防的各出入境渡口,包括機場和陸路海路關卡,成爲防範沙斯的第一道防線,無論是海陸空關卡或醫院等都能看到它的蹤影。這台測量器的好口碑,備受世界各國重視,亞洲各國更是紛紛向我國訂購!購買的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斯裏蘭等。那時每台紅外線體溫測量器售價約爲9萬新元(5萬美元)。這個發明後來還受到世界各地廣泛采用,甚至在2003年獲選爲美國《時代》周刊(Time Magazine)全球最酷的發明,還獲得本地“優異工程成就獎”和東盟傑出工程成就獎。2004年,又獲得美國科技博物院獎(The Tech Museum Awards)衛生組別優勝獎。這個獎項的獲獎條件很嚴格:要求應用科技必須對解決環球挑戰或問題有所幫助,並超越現有方案。它還必須具備繼續創新和啓發他人的潛能,從而對人類生存條件作出顯著貢獻。身爲新加坡人的你,看到這裏是不是覺得非常長臉呢?時隔17年,新加坡很不幸又遇上了2019冠狀病毒疾病(簡稱冠病19)疫情,愛創新的新加坡這次又有什麽驚人的新發明呢?除了日前公布用來追溯感染冠病但已康複的漏診病例的全球首創的血清檢測技術,原來還出台了這個新技術:
(聯合早報)
由綜合保健信息系統公司(IHiS)和起步公司Kronikare共同研發的人工智能感熱掃描儀iThermo。這台看似很普通,跟智能手機沒兩樣的儀器,能快速並准確地探測出人群中是否有人發燒,一分鍾可爲八至10人進行體溫檢測。若使用體溫計,以每人20至30秒計算,一分鍾只能爲兩三人測量體溫,不僅費時也費人力。
看似智能手機的機身裝有熱成像和3D立體激光攝像頭,並借助人工智能科技測溫。只要將掃描儀放在入口處,攝像機就會捕捉訪客進出的影像,再借助人工智能科技探測訪客,測量對方額頭的溫度。掃描儀可探測三米距離內的任何訪客,對方戴著眼鏡、口罩或帽子,掃描儀同樣也能精准地探測出溫度。一旦測出體溫超過37.5攝氏度,掃描儀就會發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爲這些人做進一步檢測。掃描儀也可將掃描人數以及有多少人發燒等實時數據發送至中央信息中心,讓負責團隊可遠程監控多個出入口的最新情況。有別于體型較大、比較沉重較難移動、價格又比較貴的紅外線體溫測量器,iThermo只有650克重,成本也較低。掃描儀將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給客戶,每個月的費用爲1000元。不僅如此,一般紅外線體溫測量器需要有人從旁一直盯著查看是否有人發燒,iThermo則可以自行運作,一旦探測到異常情況就會發出通知,不必派人一直盯著看。 這個掃描儀是IHiS和Kronikare花費兩周時間,從熱能影像分析系統改編而成的新儀器。熱能影像分析系統是Kronikare兩年前推出的醫療設備,只要拍下傷口圖像,就能在30秒內詳細分析傷口,目前在多家醫療機構使用。 這台掃描儀兩周前已在IHiS總部,以及聖安德烈社區醫院試用。
更多好讀
全球首創的血清檢測技術 原來是協助新加坡“破案”的冠病“追蹤神器”
“閱讀原文”不翻牆就能大咬特咬
日行一善 點個